摺疊鏈纓狀模型

摺疊鏈纓狀模型是非晶態高分子模型的一種,1972年Yeh提出了,又稱兩相球粒模型,folded-chain fringed micellar grain model。這被認為是局部有序模型的一個代表。該模型認為:非晶態高分子內部的規整度不盡相同,它具有3-10nm的局部有序性,由摺疊鏈構象的“粒子相”和無規線團構象的“粒間相”構成。“粒子相”包括鏈節尺度約為2-4nm的有序區和外面的1-2nm的粒界區,粒子之間由大小均勻的“珠串(string of beads)”穿成。在粒子本體,即“有序區”內,分子鏈平行排列,形成比近晶型還好的有序性,而“粒界區”內結構複雜,幾乎全是摺疊鏈的彎曲部分、纏結點、貫穿各“珠串”的連線等等。

“粒間相”是介於各“粒子相”之間的部分,其尺度約為1-5nm,內部結構之複雜較之“粒界區”尤有過之。無序狀態下的高分子的密度是這兩者綜合作用的結果,介於完全無序和結晶態之間。
這個模型最成功之處在於它引入了粒間相的概念,它解決了以前的局部有序模型在橡膠彈性的解釋上碰到的難題,同時,晶區有序區的存在也使某些結晶現象並生成摺疊鏈結構提出了說明。但是,這個模型的最大問題在於它的實驗論據匱乏,目前只有電鏡和密度的測定,作為一個學說,顯得很單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