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摸魚兒·謝鄰女韓西饋食》是清代詞人賀雙卿所創作的一首詞。此詞的上片寫韓西前來饋食,通過景物描寫來烘托見到韓西時的喜悅心情,但這次愉快的見面極為匆忙和短暫,雙卿在感激之餘又添愧疚;下片寫對韓西的感念,雙卿身染瘧疾,而無人關問,所以韓西的一片殷勤實在是一份莫大的安慰。此詞沒有典故,沒有藻飾,純為白描手法,而真摯情感,警策語句,感人肺腑。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摸魚兒·謝鄰女韓西饋食
- 作者:賀雙卿
- 創作年代:清代
- 出處:《雪壓軒詞》
- 作品體裁:詞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摸魚兒·謝鄰女韓西饋食
喜初晴、晚霞西現,寒山煙外青淺。苔紋乾處容香履,尖印紫泥猶軟。人語亂。忙去倚、柴扉空負深深願。相思一線。向新月搓圓,穿愁貫恨,珠淚總成串。
黃昏後,殘熱誰憐細喘。小窗風射如箭。春紅秋白無情艷,一朵似儂難選。重見遠。聽說道、傷心已受殷勤餞。斜陽刺眼。休更望天涯,天涯只是,幾片冷雲展。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摸魚兒:唐玄宗時教坊曲名,後用為詞牌名。雙調,一百十六字。仄韻,上片六韻, 下片七韻。上片第四、下片第五韻,定十字須一氣貫注,有作上三、下七,亦有以一字領四言一句,五言一句者。雙結倒數第三句第一字皆領格,宜用去聲。此調又名《摸魚子》《陂塘柳》等。
2.香履:指女子的繡鞋。
3.尖:指鞋尖。紫泥:此處指泥。
4.儂:你。
5.殷勤:情深意厚。借指禮物。餞:送。
白話譯文逐句全譯
整天都是陰沉沉的,直到傍晚才放晴,西邊天空現出晚霞,四周青山在雲霞霧靄籠罩下顏色深淺各異。恍惚中,似覺在傍晚時分,韓西踩著長滿苔蘚的泥濘的小徑,她的尖尖的小腳還不時陷在紫色的軟泥中。只聽到一陣嘈雜的人聲,我急忙起身,靠著柴草門,眼看韓西離去,白白辜負了她對我的一片深情厚意。相思的情懷就象扯不斷的絲線。拋向一彎新月,我要把它搓圓,這條祉不斷的相思情線,貫穿我們無邊的愁思和遺憾,這些離愁別恨又匯成一串串淚珠傾瀉而下。
黃昏過後,熱潮漸退,餘熱未消,氣促細喘,有誰來憐恤我呢?從小窗吹來的朔風如冷箭刺骨。不論是春天的花還是秋天的花,那些紅色、白色都艷麗光彩,賀雙卿無法與她們中的任何一朵相比,只能獨自憔悴。再相見的時日太遙遠了,聽家人說已經收下你一片誠意送來的宴餞,這使我更加傷感。韓西饋食歸去時,當時已是斜陽餘暉刺眼的黃昏。不要再天涯望歸人了吧?天際邊不過是幾片緩緩移動的冷雲,阻隔了我的視線。
創作背景
此詞大約作於雍正十一年(1733年)十二月初八日。史震林將整束離綃山返原籍,準備明年北游,勸慰賀雙卿自珍重,言此行定使雙卿名滿天下。適逢雙卿的女友韓西新嫁回娘家,在返夫家前父母為她餞行,韓西邀雙卿來家作客。雙卿因瘧疾仍在發作,不能前往。韓西特意分食給雙卿,並親自送到她家。雙卿感動泣下,寫下這首詞。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上片開端三句寫寒冬晚晴之時,下接“苔紋”二句,寫韓西來探望她留下的足跡猶在。聽到“人語亂”,以為韓西又來問病,但“倚柴扉”等待,好友沒有來。她倚門對月盼望韓西,四句語意絕妙。她思念知己之情,像一縷“穿愁貫恨”的線,對著新月,簌簌珠淚穿成一串。在這令人傷感的一刻,她用了一個無比珍貴,而又無比悽美的比喻:所有的眼淚,都可以用思念的絲線串起來,可以搓成人世間完美的弧形,拋向天際,彌補那上弦新月的殘缺,賀雙卿淚眼模糊,而月亮亦在她的淚光中模糊,她用她的思念,用她的眼淚,使得新月變成了圓月。上片在美好的晚霞中開始,又在惆悵的新月中結束。
下片寫作者自己瘧疾發作,破屋小窗不能蔽風,像箭似的射進,使她病體更受寒風的摧殘。下接比喻奇妙:窗外的花枝,雖亦禁風受寒,但“似儂難選”,哪一朵也不像她這樣憔悴。“重見遠”以下俱言韓西將遠去,家人已為餞別,此後思念知友更為傷心。結尾“休更望天涯”二句,寫出她悵望天涯,無可奈何的情感。
這首詞的比喻較為獨特,無論是用眼淚補全新月,還是小窗風射如箭,都有非常清奇的想像和意境情感;亦非常纏綿悱側。另外值得關注的是,整首詞想像與現實水乳交融,無法區分。韓西的來去,賀雙卿只是聽說,然而她用自已細膩的想像,勾勒出了現實的情境,並且,隨著情緒的流動,雙卿不斷修正自己的想像。所以,一開始令人喜悅的晚霞,後來變得刺眼;一開始是柔和的青山,後來卻變成冷冷的天涯。這種不斷變化的想像,也暗示著時間的流淌,暗示著時間流淌之中女詞人豐富的內心變化。
名家點評
清代學者陳廷焯《白雨齋詞話》卷七:余最愛雙卿《摸魚兒》……纏綿悽惻,隴頭流水,不如是之鳴咽也。
作者簡介
賀雙卿(1715—約1735),清代女詞人,字秋碧,江蘇丹陽人。賀雙卿生在綃山一農家,“負絕世才”,“秉絕代姿”,嫁金壇村夫周某,姑惡夫暴,僅20歲左右即勞瘁以死。生平所為詩詞,不願留墨跡,每以粉筆書蘆葉上,以粉易脫,葉易敗也。因此作品多散佚,流傳下來的詞只有14首,後人輯為《雪壓軒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