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梭族禮俗

摩梭孩子長到13歲時,家人依俗要為之舉行成年禮,女孩叫"穿裙禮",男孩稱"穿褲禮"。成年禮在農曆正月初一清晨舉行。到時男孩站在正房左邊柱下,女孩站在右邊柱下,左腳踩著豬原肉,右腳踩著糧食口袋,象徵今後吃用不盡。女孩由母親為她脫去舊的麻布長衫,穿上美麗穿裙禮的金邊衣、百榴裙,繫上繡有花卉圖案的腰帶,為其盤纏髮辮,配上項鍊、耳環、手錫等飾物。

簡介,歷史傳說,傳承與發展,

簡介

男孩則由舅舅為其脫去舊的長衫,穿上新的上衣和長褲,紮上腰帶,佩上腰刀。這時,穿上新裙或新褲的孩子,還要把狗喚進屋來,給狗餵飯糰和豬肉,並說:"狗能活60歲,人只能活13歲,咱們換個歲數,我才能長命百歲。"

歷史傳說

關於這一換歲數的習俗,摩梭人中流傳著一個神話故事A遠古時期,人與動物雜處一起,但都沒有固定的壽命。後來司已神要給動物規定生命年限了,並告訴人類要在半夜傾聽他的呼聲,也可得到長壽。天神是在大年三十午夜喊歲數的,誰答應了便把這歲數給誰。天神第一次喊1000歲時,動物都在沉睡之中,只有機警的白鶴聽見,它答應一聲,便得了一千歲。第二聲喊100歲,讓水鴨聽見領去了。第三聲喊60歲,讓狗答應領受了。直到天神喊13歲時,人才驚醒應諾。人類覺得壽命太短,求得天神的允許,與狗換了歲數。於是,人每天要給狗餵三頓飯,並且每當舉行成年禮時都要餵狗,以示感謝狗的換歲之恩。儀式結束後,大人帶著穿上新裙、新褲的孩子,在村里轉一圈,接受村民的祝福和賀禮。同時,這也是向眾人宣布,孩子經歷了一生中第一周的十二生肖,已長大成人了,今後可參加各種社交活動了。

傳承與發展

摩梭先民認為,未滿十二歲的孩子還沒有靈魂,既不享了氏族的權利,也不承擔義務,不能參加正式的社交活動,死後也不能葬在氏族公共墓地上。而一旦滿了十二歲時,必須興趣行以拴系靈魂(拴素)為內容的男穿褲女換裙的成年儀式,從此成了氏族的正式成員,便匹敵得了人生的各種權利。
摩梭人在13歲以前,不論男女都穿長衫,少男剃光頭,少女則留小辮、佩戴彩珠。到13歲舉行成年禮後,便開變服飾。成年女子頭上盤繞加以穩牛尾做的粗長假辮,戴交纏式布包頭,雙耳戴金銀銅質耳環為飾。上衣多用黑色或紅色金絲絨布料縫製成大襟右衽短衣,長不過臍,袖口緊小,外翻寸許露紅里為飾,銅銀紐扣從頸項、右胸、腋下分三組兩副排列。腰間纏繞花紋艷麗的寬布帶子,胸前配戴雙須銀鏈,手上多戴玉石、象牙、銀質鋪子或金銀戒指作飾。下著筒狀百槽長裙,色彩以素白為普遍,僅在裙身中間用紅線彩飾兩圈,走起路來,長裙搖曳擺動,頗為美觀大方。成年男子頭戴寬邊呢氈帽,上穿金邊大襟短衣,系紅花腰帶,配腰刀。富有者外罩一件厚呢及膝長衫,寬衣長袖,俗稱"楚巴"。外配長刀及偌囊作飾,下穿寬腳長褲、長統皮靴。褲腳折放在靴筒內,不穿長統靴的,則裹綁腿,扎彩帶,保有古代牧民遺風。他們走起路來,顯得精神抖擻,瀟灑利落。
瀘沽湖納西人(摩梭人)的服飾,古代興頭戴氂牛帽,穿自織的左襟麻布衣裳,耳貫銅、銀質的大壞,外披羊毛氈毯。近代以來,依性別、年齡不同,服飾略有差異。男女兒童十二歲前均穿長衫,不著褲,十三歲行過成年禮後,換著成人的服裝。成年婦女蓄長發,用氂牛尾上的毛摻在頭髮內,梳成粗大的假辮盤在頭頂上,再在假辮之外纏上一圈藍、黑色絲線,井將絲線後垂至腰部。她們出門時,用青布包頭,系勒成菱形,也有些婦女用一段頭帕,從左至右將鼻子和下齶遮住,只留兩隻明亮的眼睛在外面顧盼。她們喜穿紅。藍。紫色的上衣。用彩色布條鑲邊。釘雙排鈕扣,系淺藍和白色襯裡的雙層百褶裙,上用五色絲線繡一圈花邊,裙長及足背。她們還喜戴紅。黃色腰帶,穿青布繡花鞋,裙上用紅絲線繡一圈花邊,以穿黑布衣裙為尊貴。而貧窮的女子只能穿粗白麻布,著黑布鞋或赤腳。貴族女子則多穿紅、黃、灰色的綢緞和毛呢之類的衣裳,並在領、襟、袖口、裙邊等處鑲金、銀邊,用金、銀、玉石、瑪刑做紐扣,以顯示奈華。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