簡介
紫外光(UV light)由於具有較高的
光子能量,被廣泛套用於生物檢測、
健康醫療、
電子器件製造等各個領域。通常的大功率紫外光是由低壓氣體等離子放電管產生,但是由於其
電漿的產生過程需要高頻電源供給,因而在低成本、攜帶型的大功率紫外光發生器件的製備上受到很大的限制。
中國科學院北京納米能源與系統研究所王中林院士研究小組在自驅動紫外光發生器件的研製上獲得重要進展,首次通過摩擦電效應驅動電漿放電,實現了自驅動紫外光的發射,相關研究成果發表於最新一期的
Nano Research(DOI 10.1007/s12274-014-0634-5)。
發展歷程
由韓昌報博士和張弛博士等組成的主力團隊,在
王中林院士的指導下,通過摩擦過程中產生的交變電場引起低壓Ar-Hg電漿放電,研製出可產生253 nm紫外光的摩擦電致UV器件。所產生的紫外光能夠激發
三基色螢光粉,實現自驅動白光發射; 同時,由摩擦引起的紫外光對
大腸桿菌具有良好的殺菌效果。實驗表明,連續摩擦30分鐘所產生的紫外線能夠消滅98%的大腸桿菌。該自驅動紫外光發射器具有成本低、體積小、無需電源供給、壽命長、使用方便等優點,在未來的戶外醫療、探測甚至照明等領域具有廣泛的套用前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