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紅斑

摩擦紅斑是指皮膚的皺褶部位由於溫暖、潮濕、互相摩擦等刺激引起、以患處皮膚紅斑、糜爛為特點的皮膚急性炎症。多見於身體肥胖的嬰兒和成人,夏日濕熱季節好發。本病又稱間擦疹、擦爛紅斑。

基本介紹

  • 別稱:間擦疹,擦爛紅斑
  • 就診科室:皮膚科
  • 多發群體:身體肥胖的嬰兒和成人
  • 常見發病部位:皮膚皺褶部位
  • 常見病因:由於溫暖,潮濕皮膚的皺褶部位,互相摩擦等刺激引起的皮膚炎症
  • 常見症狀:初起為局限性鮮紅或暗紅色水腫性斑片,邊界清楚,有瘙癢和燒灼感
病因,臨床表現,檢查,診斷,鑑別診斷,治療,護理,

病因

由於溫暖、潮濕皮膚的皺褶部位、互相摩擦等刺激引起的皮膚炎症。

臨床表現

1.好發於容易摩擦或排出物(如汗液、白帶、尿液等)容易瀦積在皮膚皺褶部位,如頸部、腋窩、乳房下、腹股溝、肝門周圍、指(趾)縫等處,特別是肥胖患者為主,嬰兒多發於頸部和肛門周圍。
2.炎熱和潮濕的季節多見,有瘙癢和燒灼感。
3.損害初起為局限性鮮紅或暗紅色水腫性斑片,邊界清楚,可發生糜爛、滲出、甚至潰瘍,如繼發感染,可伴發局部淋巴結炎。

檢查

詳細詢問病史及行相關體格檢查。

診斷

1.本病好發於炎熱和潮濕季節,多見於體格肥胖者。
2.皮膚皺褶部位好發,如頸部、腋窩、腹股溝、肛門周圍。
3.皮損初起為局限性紅色紅腫性斑片,隨後可出現糜爛、滲出、潰瘍、局部淋巴結炎等。

鑑別診斷

1.濕疹
可見紅斑、丘疹、水皰等多形性皮疹,並不局限於皮膚皺褶部位,有明顯的滲出、瘙癢,邊界不清,可反覆發作。
2.股癬
多見於腹股溝,單側或雙側,向後可延及會陰、肛周及臀部,向上可累及陰囊和恥骨上部,甚至腹部。皮損為紅斑、丘疹、水皰和丘皰疹等,鱗屑呈環狀,邊緣炎症明顯,一般皮損真菌鏡檢陽性。
3.念珠菌病
皮損周圍常有散在的、頂平而圓形的針頭大小的丘疹,常有白色鱗屑,鱗屑真菌鏡檢陽性。

治療

1.局部治療
以乾燥、消炎及止癢為治療原則。糜爛、滲出時可用3%硼酸溶液濕敷。
2.全身治療
繼發感染者,應給予抗生素治療。

護理

保持局部乾燥,避免用肥皂、熱水擦洗,避免搔抓,避免使用軟膏。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