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滑移隔震

摩擦滑移隔震是通過把建築物上部結構做成一個整體,在上部結構和建築物基礎之間設定一個滑移面,允許建築物在發生地震時相對於基礎作整體水平滑動。由於摩擦滑移作用,削弱了地震作用向上部結構的傳遞,同時,建築物在滑動過程中,通過摩擦耗散了地震的能量從而達到緩震效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摩擦滑移隔震
摩擦滑移隔震的作用,摩擦滑移隔震的優點,

摩擦滑移隔震的作用

採用滑移隔震技術後,在地震作用下建築物基本處於彈性狀態,因此餘震對建築物的威脅比較小,不論什麼時間、地點發生地震,建築物與人員的損失均可減少。

摩擦滑移隔震的優點

(1)解決了地震的超烈度問題。地震烈度是人們根據地質因素人為制定的,由於地震動的隨機性,加之記錄地震的時間與地球壽命相比很短,很難在地震發生時將地震烈度定準,而抗震、減震有很多人為對自然的依賴性,很難解決超烈度問題。採用了滑移隔震技術後,由於地震超烈度變化對建築物的影響很小,如按烈度十度計算與按烈度九度計算變化很小,這就非常可靠地解決了地震超烈度問題。
(2)避開由於建築物自振周期和地震周期接近而產生的共振採用滑隔震技術後,由於滑移隔震層的作用,不論地震波的頻帶與建築物自振頻率如何接近,均不產生共振,從這個角度講滑移隔震的防震效果可高達90%以上。在眾多防震技術中,只有滑移隔震技術唯一具有不產生共振的優點。
(3)地震中建築物的加速度放大問題。現有的抗震方法中,由於房屋與基礎牢固地聯接在一起,地震作用下,建築物是一個加速度的“放大器”,形成所謂的倒三角形分布,對於建築物十分不利。採用滑移隔震技術後,在地震作用下,建築物的加速度不僅不放大而且還有所變小,變形相應減小。這對處理建築物受衝撞最厲害的底層部位和薄弱層部位十分有利。
(4)層間剪力過大的問題。現有的抗震方法,建築物受到很大的層間剪力,特別是砌體結構,層間剪力常常是造成破壞的重要原因。採用滑移隔震技術後,層間剪力僅為現有抗震方法的20%—30%,極大地提高了建築物的防震能力。
(5)樓層最大剪力問題。在地震作用下,採用抗震方法時,建築物是否能滿足最大剪力的要求是驗證建築物能否抗震的重要指標。採用滑移隔震技術後,樓層最大剪力僅為採用現有抗震方法下的樓層最大剪力的20%~40%,因此可以極大地減少抗水平側向力的強度,增加建築物的層數,由此產生的經濟效益是十分可觀的。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