摩擦原理

摩擦原理本質就是一個物體的某個表面與另一個物體的表面相互接觸並相對掠過,在接觸時,一個物體中的分子必然與另一個物體中的分子近距離地相互作用;在掠過時,這個物體的分子必然會碰撞另一個物體的分子;在碰撞過程中分子的運動就會更加劇烈起來,也就是物體更熱了。而分子間撞擊得激烈的話,就可能把原本束縛在原子裡的外層電子撞出來,這個撞出來的電子還可能跑到另一個物體上,這就是摩擦起電啦。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摩擦原理
  • 類型:物理知識
不同物質的原子束縛電子的能力有大小的不同。非導體的原子束縛電子的能力強,幾乎所有電子都被束縛在單個原子或單個分子的內部,沒有可自由移動的電子。當有外電場時,外電力一般不足以使束縛的電子跑出來(但摩擦時的撞擊卻可以),於是就無電流通過。不過,外電場足夠大時,電子就會被拉出來參與導電。雷電就是典型的例子。
不同的絕緣體的原子束縛電子的能力(其實也就是吸引電子的能力)也有強弱之分,所以,兩塊不同的絕緣體摩擦時才可能一個帶正電(它吸引電子的能力較弱,所以被對方搶走了不少電子)另一個帶負電,否則,兩塊相同的絕緣體相互摩擦,摩擦撞擊時逃脫束縛的電子跑到哪一邊的可能性都差不多,也就不會明顯帶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