搬馬燈

搬馬燈

江西寧都民俗,多稱“搬竹馬燈”,以區別用於照明的“馬燈”。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搬馬燈
  • 另名:搬竹馬燈
  • 類型:江西寧都民俗
  • 時間:每年的年初二至元宵節
詳情,祝詞,榮譽,

詳情

燈,用竹篾、彩布(多用染好的各色夏布)紮成馬頭、馬尾,裝置在人的腰部,像是騎馬。與北方人娛樂的“跑驢”相同,習俗各異。每年的年初二至元宵節,城鄉普遍有搬馬燈的習俗。因為有“駿馬馳騁”的舞姿表演與“洗馬拆牌”的武術表演,還有“神馬進村,平安吉慶”的禳神含義,故千百年來深受民眾的歡迎。今劉坑、竹笮、會同、石上、東山財主、洛口、長勝、田埠、湛田等鄉鎮的一些村莊仍保留了古老的“馬燈勝會”民眾性的燈會組織。燈會每到一村,家家都以鞭爆迎送。每進一家,先在廳內轉一圈,即由喝彩師朗誦祝詞,俗稱“喝彩”。

祝詞

多為“人壽年豐,吉祥如意”等吉利話。例如:
手端承盤撒米糧,神馬進村大吉昌;
田裡五穀大豐登,生意興隆財源廣;
百般手藝都興發,舉子科考登金榜;
聽我弟子口祝讚,人財兩旺福滿堂。
各戶走完後,即在廣場或大廳、祠堂進行表演。開始,鑼鼓鏗鏘,嗩吶高奏,黑鬃烈馬(俗稱“馬王”)率領三馬繞場數周,以固定表演區,即進行喝彩。祝詞舉例:
恭請神馬下天堂,盡心盡意保地方;
一保國泰民安康,二保門畜大興旺,
三保五穀齊豐登,四保買賣財源廣;
聽我弟子口祝讚,村村興隆萬年昌。
喝彩完畢,在鞭爆與鑼鼓聲中,馬童(俗稱“洗馬師”)翻筋斗上,用模擬的動作進行表演:手持馬鞭牽馬上,拴馬,餵馬,洗鈀,上馬鞍,訓馬。這一套表演,俗稱“洗馬”。“走邊”的結束身段引來四馬燈奔騰起舞,進行各種組合表演。此即俗稱“搬馬燈”。接著為拳術、棍棒、雜藝表演。最後為全武行,俗稱“拆牌”。其中有單槍破盾,四槍破四盾,大刀破盾等。項目繁多,視各馬燈會掌握的套路各顯身手。
正月十六日下午,還要舉行歡送神馬返回天庭的儀式。由頭手(總管)率領四馬燈扮演者用鼓樂送至河邊,點燃香燭,叩拜上蒼,把事先用紙做好的四色小神馬點火焚燒,邊燒邊喝彩。祝詞舉例:
燈會弟子喜洋洋,歡送神馬返天堂,
來有定向歸有路,看好方向莫亂闖。
黑馬歸東方,紅馬歸南方,
黃馬歸西方,綠馬歸北方。
他年新春佳節時,再請神馬下凡鄉。
聽我弟子口祝讚,全村家家永安康。
喝彩完畢,燒完紙馬,鳴放鞭爆,把紙馬灰撒下河裡讓水流去。立即停鑼息鼓,竹馬燈從腰間解下提著回家。

榮譽

關於寧都的竹馬燈,相傳於明末從蘇州傳入,原有36種表演身段,今僅存8種。1953年春,縣文化館派文藝幹部鄧文欽與李賢瓊將劉坑馬燈會的《洗馬拆牌》加工整理,改名《洗馬舞》與《盾牌舞》,被贊選拔參加當年贛南地區與江西省第一屆民間藝術會演,均獲節目獎。
裝古史:又稱“裝故事”。因扮裝的內容為歷史事件和民間傳說而得名。用木製衙轎式的小轎,只造底座與框架,使用時以彩綢、紙花、金銀首飾裝點得絢麗別致,內坐兒童裝扮成故事人物。舊時,縣城、田頭、長勝、大布、小源、東山壩等地在新年或廟會時有此習俗。尤以田頭最盛行,那裡已約定俗成,規定每年正月十二日和十五日舉行“古史”游展,俗稱“樣古史”;額定24台,每時增加一台“船古史”(即“旱船”),其中有5台馬古史。每台“古史”四人抬,四人保護,互相換班(馬古史與船古史例外),並配一堂西皮鑼鼓。*隊伍前後各配3把三眼銃,三銃齊響,俗稱“打九子炮”。“古史”經過的商店和村莊鞭爆響個不停。方圓百里都有人前去參觀。這一盛舉,耗資頗多(民眾樂助建有基金會,還有各行業臨時贊助),有數百人無償地自動參與活動。相傳延續近200年,“文革”迄今已中斷。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