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沿革
1957年建鄉,屬山東省聊城專署臨清縣。1958年,改稱公社。1962年,建小公社,隸屬下堡寺區。1964年12月22日,劃歸河北省邢台專區,屬臨西工委。1965年3月27日,屬臨西縣。1984年5月1日置鄉。
地理環境
該鄉地勢平坦。衛西乾渠、臨館渠分別於中部、東部縱穿,西南有孫樓渠承館陶客水入衛西乾渠。屬潮土土類,以輕壤質褐化潮土為主。
行政區劃
搖鞍鎮鄉鄉政府駐搖鞍鎮(後鎮)村,在縣城西南偏北15千米處,轄前鎮、後鎮、東郭七寨、西郭七寨、東賀伍莊、西賀伍莊、中賀伍莊、柴莊、林莊、車莊、李莊、任頗廟、王頗廟、楊頗廟、李頗廟、馬爾寨、南杏元、姚爾莊、前大屯、後大屯、前胡官莊、後胡官莊、前於林、後於林、秦白地、王白地、常白地、張白地、趙白地、修老官寨、修棗科、萬莊、西周莊、范莊、史莊、張堂、羅莊、吳老官寨、大老官寨、何老官寨、小老官寨、指揮墓、王莊、西曲莊、張黃營、楊黃營、黨爾寨、楊莊、西來寨、東來寨、林麻寨、洪瞳頭52個行政村。
代碼 130535203:~201東郭七寨村 ~202西郭七寨村 ~203東賀伍莊村 ~204西賀伍莊村 ~205中賀伍莊村 ~206柴莊村 ~207林莊村 ~208車莊村 ~209李莊村 ~210任頗廟村 ~211王頗廟村 ~212楊頗廟村 ~213李頗廟村 ~214馬爾寨村 ~215南杏園村 ~216姚爾莊村 ~217後鎮村 ~218前鎮村 ~219前大屯村 ~220後大屯村 ~221前胡官莊村 ~222後胡官莊村 ~223前於林村 ~224後於林村 ~225秦白地村 ~226王白地村 ~227常白地村 ~228張白地村 ~229趙白地村 ~230修老官寨村 ~231修棗科村 ~232萬莊村 ~233西周莊村 ~234范莊村 ~235史莊村 ~236張塘村 ~237羅莊村 ~238吳老官寨村 ~239大老官寨村 ~240何老官寨村 ~241小老官寨村 ~242指揮墓村 ~243王莊村 ~244西曲莊村 ~245張黃營村 ~246楊黃營村 ~247黨爾寨村 ~248楊莊村 ~249西來寨村 ~250東來寨村 ~251林麻寨村 ~252洪疃頭村
人口數據
(第五次人口普查數據)
總人口
| 37433
|
男
| 19073
|
女
| 18360
|
家庭戶戶數
| 9186
|
家庭戶總人口(總)
| 37433
|
家庭戶男
| 19073
|
家庭戶女
| 18360
|
0-14歲(總)
| 9885
|
0-14歲男
| 5178
|
0-14歲女
| 4707
|
15-64歲(總)
| 24989
|
15-64歲男
| 12675
|
15-64歲女
| 12314
|
65歲及以上(總)
| 2559
|
65歲及以上男
| 1220
|
65歲及以上女
| 1339
|
戶口本地住在本地
| 37367
|
經濟狀況
搖鞍鎮鄉經濟上農、工、商並舉,域內地勢平坦,衛西乾渠、臨館渠分別由鄉境內中部、東部縱穿,形成排灌網路。是優質小麥和優質棉花基地。盛產小麥、玉米、棉花等農作物,工業上養殖業立鄉,養殖業基礎雄厚。
2001年全鄉工農業總產值18242萬元,人均收入803元。
該鄉以農業增效、農民增收為重點,大力調整農業產業結構,波爾山羊養殖、植桑養蠶已成為兩大特色產業。1999年,鄉黨委、政府經多方考察、論證,從南非引進世界唯一公認的著名肉羊波爾山羊改良本地白山羊,並逐步形成以臨波公司為龍頭,以“三八”集貿市場為依託,以廣大養殖戶為基礎的“三位一體”養羊業產業化格局。利用波爾山羊雜交改良當地白山羊使農民獲得了較高的經濟效益,僅靠養羊改良一項就使農民人均純收入提高了320元,引起了社會的強烈反響。2001年,該鄉抓住農業結構調整的有力契機,因勢利導,種植桑樹560畝,其中育苗60畝(每畝3萬株,總計180萬株)。通過實地種植,每畝獲利2500多元,是棉花及其他糧食作物的2-3倍,效益十分可觀,已成為該鄉的第二大支柱產業。
經濟以農業為主。有耕地42492畝,其中水澆地32103畝,主種小麥、玉米、棉花等。有林地2405畝。果園383畝。鄉辦企業有磚瓦廠、皮毛廠、麵粉廠、修造站等。共有鄉、村、聯戶、個體企業352個,從業勞力1458人,占勞力總數的24.6%。1989年,工農業總產值1724萬元,比1985年增長173%,人均收入501元。 有鄉辦中學1所,村辦國小21所。衛生院1處,村醫療點30個。鄉敬老院1處。鄉駐地設有供銷社、糧站、棉站、信用社、公安派出所、稅務所等單位。 1987年4月,修建張(三寨)賀(伍莊)公路,縱穿鄉境大部,北端與邯(鄲)臨(清)公路呈“T”字會結,交通較便。境內中賀伍莊北建有“四·二九”烈士陵園,為縣級重點文物保護單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