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導演:彼得·卡坦紐
- 編劇:瑪雅·福布斯、華萊士·沃羅達斯基
- 主演:雷恩·威爾森,泰迪·蓋格
- 製片人:肖恩·利維
- 發行公司:21 Laps Entertainment、Fox Atomic
- 中文名:搖滾之王
- 外文名:The Rocker
- 其它譯名:搖滾家、搖滾青春夢
- 出品時間:2008年
- 製片地區:美國
- 拍攝日期:2007年6月18日
- 類型:喜劇、音樂
- 片長:102分鐘
- 上映時間:2008年8月20日
- 對白語言:英語
- 色彩:彩色
演職員,電影視頻,電影評論,劇情簡介,演職員表,演員表,職員表,角色介紹,音樂原聲,製作發行,上映信息,製作信息,影片評價,
劇情簡介
“小魚”羅伯特·菲什曼是一個極度活躍、過於亢奮、自我標榜的鼓手,作為一個樂隊的創始人之一,“小魚”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個超級搖滾巨星。然而太過專注於音樂的“小魚”顯然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面不太在行,因為他隨即就被自己組建的樂隊除名,夢想的大門也在他面前轟然關閉。
20年之後,“小魚”的侄子就像他當初一樣,一頭扎進搖滾的世界中著迷不已。由於之前受過傷害,“小魚”儘量避免和侄子的樂隊 “A.D.D.”有任何接觸,然而對音樂共同的愛卻只會將他們越拉越近,終於,“小魚”忍不住向這幾個年輕人展示了自己作為一名鼓手的天賦,並告訴他們,只要心中有夢,自己是不會向年齡屈服的。於是,“小魚”加入到了侄子的樂隊中,填補了鼓手的空缺,最終他戰勝以前的樂隊,重新拿回自己夢寐以求的“搖滾上帝”的寶座。同時他還帶領著這些在音樂的世界中稍顯稚嫩的樂隊成員,進行了一場有關成長的生命之旅。
演職員表
演員表
角色 | 演員 | 配音 |
---|---|---|
羅伯特·菲什曼 | 雷恩·威爾森 | ---- |
柯蒂斯 | 泰迪·蓋格 | ---- |
阿米莉亞 | 艾瑪·斯通 | ---- |
Matt Gadman | 喬什·蓋德 | ---- |
Leon | Vik Sahay | ---- |
Stan | 傑夫·格爾林 | ---- |
Sticks | 隆尼·羅斯 | ---- |
David Marshall | 傑森·蘇戴奇斯 | ---- |
Jeremy | Jonathan Malen | ---- |
Moby Kid | 凱爾·吉克瑞斯特 | ---- |
Amelia's Mom | 勞拉·德卡特瑞特 | ---- |
Amy | Talia Russo | ---- |
職員表
製作人 | 導演 | 副導演(助理) | 編劇 | 攝影 | 配樂 | 剪輯 | 選角導演 | 藝術指導 | 服裝設計 | 視覺特效 | 布景師 |
---|---|---|---|---|---|---|---|---|---|---|---|
肖恩·利維 Tom McNulty Stephen R. Campanella Lyn Lucibello Billy Rosenberg | 彼得·卡坦紐 Peter Cattaneo | Jack Boem Michael T. Burgess Tim Cushen Brian Giddens Patrick Hagarty David C. Malcolm Jeff Muhsoldt Branko Racki Brian Spitz Christen Reynolds | 瑪雅·福布斯 華萊士·沃羅達斯基 Ryan Jaffe | Anthony B. Richmond | Chad Fischer | Brad E. Wilhite | Julie Ashton | 布蘭登特·戈登 | Christopher Hargadon | Aaron Weintraub | Clive Thomasson |
角色演員介紹
- 羅伯特·菲什曼演員:雷恩·威爾森柯蒂斯的叔叔,藝名“小魚”,他是一個極度活躍、過於亢奮、自我標榜的鼓手,作為一個樂隊的創始人之一,“小魚”最大的夢想就是成為一個超級搖滾巨星。然而太過專注於音樂的“小魚”顯然在處理人際關係方面不太在行,因為他隨即就被自己組建的樂隊除名,夢想的大門也在他面前轟然關閉。
- 柯蒂斯演員:泰迪·蓋格“小魚”的侄子,就像叔叔當初一樣,他一頭扎進搖滾的世界中,並為之著迷不已。柯蒂斯與朋友們成立了一個名叫“A.D.D.”的樂隊,對音樂共同的愛將他和叔叔“小魚”越拉越近。柯蒂斯看到了叔叔作為一名鼓手的天賦,於是邀請叔叔加入樂隊,填補鼓手的空缺。
- 阿米莉亞演員:艾瑪·斯通樂隊經理人的妹妹,青春靚麗,性格活潑開朗,她從小就對搖滾樂有著極大的熱情,因為哥哥的關係,認識許多搖滾樂隊的樂手。阿米莉亞認為“A.D.D.”是一個非常特別的樂隊,希望能夠幫助“A.D.D.”,讓更多的人認識和喜歡“A.D.D.”。
音樂原聲
序列 | 曲目 | 歌手 | 原聲帶封面 |
---|---|---|---|
01 | Tomorrow Never Comes | Teddy Geiger | |
02 | Bitter | ||
03 | Living for the First Time | ||
04 | Down | ||
05 | Great Escape | ||
06 | Coming Through in Stereo | ||
07 | Nothin' But a Good Time | ||
08 | Too Far | ||
09 | I'm So Bitter | ||
10 | Promised Land | Vesuvius | |
11 | Pompeii Nights | ||
12 | The Rocker Score Suiter | Chad Fische |
製作發行
上映信息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 國家/地區-上映/發行日期 |
---|---|
美國2008年8月20日冰島2008年8月20日 俄羅斯2008年9月4日 墨西哥2008年9月19日 義大利2008年9月19日 巴西2008年9月26日 匈牙利2008年10月2日 澳大利亞2008年10月9日 英國2008年10月17日 | 愛沙尼亞2008年10月31日 委內瑞拉2008年11月7日 西班牙2008年11月7日 秘魯2008年11月13日 挪威2008年11月14日 瑞典2008年11月14日 波蘭2008年12月5日 法國2009年1月7日 德國2009年1月29日 |
製作信息
製作公司 | 1. 21 Laps Entertainment [美國]2. Fox Atomic [美國] |
---|---|
發行公司 | 1. 華納兄弟公司 [荷蘭] (2008) 2. 二十世紀福斯電影公司 [美國] (2008) 3. Twentieth Century Fox C.I.S. (2008) (俄羅斯) 4. 二十世紀福斯公司 [新加坡] (2008) |
影片評價
《搖滾之王》為觀眾提供了觀察“癲狂”的一個視角,並不是說“玩搖滾”的是癲狂病人,而是從鼓手羅伯特身上看到了很可能隱藏於人類本性中不可分割的一些東西,而這些東西正是連線著生命的某種潛力,人們需要慶幸並珍惜這份“癲狂”。該片是一部喜劇電影,笑料自然是必不可少的,鑒於影片的“動感”特徵,笑料大多來自動作而非語言,仔細觀察這些動作類的笑料,觀眾就會發現笑料的核心就是“虐待主演”,看多了其實也沒什麼意思,但觀眾仍然會笑得非常開心(新浪娛樂評)。
《搖滾之王》雖然在上映前就贏得了一些較為正面的評論,但也不過是口頭上的叫好罷了,其票房成績並不理想(網易娛樂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