揷,念chā,漢字,古同“插。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揷
- 拼音:chā
- 注音:ㄔㄚ
- 繁體字::揷
基本資料,詳細解釋,音韻參考,古籍解釋,
基本資料
拼音: chā
注音: ㄔㄚ
繁體字:揷
漢字結構:左右結構
簡體部首:扌
部首筆畫:3
總筆畫:12
筆順:橫豎橫撇橫豎撇豎橫折橫橫
五筆86:RTFV
五筆98:RTGH
UniCode:U+63F7
四角號碼:52057
倉頡:XQHJL
GBK編碼:9363
詳細解釋
古同“插”。
音韻參考
[國 語]:chā
[閩南語]:chhah4,chhap4
古籍解釋
康熙字典
【卯集中】【手字部】插
《唐韻》楚洽切《集韻》《韻會》《正韻》測洽切,𠀤音鍤。《說文》刺肉也。《廣韻》刺入也。《前漢·高帝紀》羽檄徵天下兵。《注》魏武奏事云:今邊有警,輒露檄插羽。
又《急就篇·師古注》插者,擔也。兩頭鑯銳,所以插刺禾束,而擔之也。《集韻》或作捷。
又與鍤同。刺土器也。《戰國策》坐而織蕢,立則杖插。
又《集韻》七接切,音妾。搢也。與扱同。
又側洽切,音眨。攝也。 從乾從臼。俗作揷挿,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