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樂村系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揭樂鄉第一大行政村,位於縣城東北部,距縣城2公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揭樂村
- 行政區類別:村
- 所屬地區:福建省龍巖市連城縣揭樂鄉
- 地理位置:位於縣城東北部,距縣城2公里。
- 面積:7.3平方公里
- 人口:人口3110人
基本概況,村風村貌,歷史人文,
基本概況
境內東與本鄉布地村相鄰,西與蓮峰鎮大坪村以九曲文川河為界,北至本鄉呂屋村九龍湖小溪為界址,南與大坪村相接。交通便利,連塘公路、觀景路川穿村中而過。村落面積7.3平方公里,現全村人口3110人,815戶,轄10個自然村,38個村民小組。揭樂村是聞名遐爾的“地瓜名村”地瓜乾加工產業是公司加農戶,加工、行銷為一體生產經營模式。全村家家戶戶都種植地瓜,加工紅心地瓜乾。
揭樂自清朝年間就有傳統的“正月十一廟會”村民信仰“五位公王”神像,每年的“正月十一廟會”莊嚴隆重,有彩旗執事、鑼鼓十番、舞獅、古事、裝頂馬、招五位公王神像出遊,幾百人路穿街走巷,各戶村民鞭炮焚香迎接,祈求全家平安順遂,來年風調雨順,國泰民安。還請來古裝戲劇,有年頭還請兩班戲劇唱對台,場面壯觀、熱鬧非凡。好客熱情的揭樂人民利用廟會期間宴請親朋好友,加深親情友誼。每年的“正月十一廟會”是我縣春節期間的第一廟會,這是顯示了揭樂當時在我縣的獨特魅力。揭樂村有國家AAAA級旅遊區冠豸山五大景區之一,其主要景點有:壽星巒栩栩如生,水門牆天然屏障,摩天嶺驚險有趣,一線天景色獨特,古遺址引人入勝,遊客流連忘返。
村風村貌
揭樂村是由揭氏為開山祖的村落,現已有14個姓氏定居的大村。由於姓氏多,村民聯姻結親,編織成盤根錯節的姻親關係網。原人性善良,民風淳樸,相互尊重,和諧共處。從未發生過有大姓欺小姓和族房之爭,更未有聚眾鬧事、聯名上訪等事件發生。構建成厚道淳樸,勤勞謙讓的風氣,流傳至今成為風範。自1993年建鄉後,揭樂村成為鄉政府所在地,也是教育、經濟、文化的中心,建立了衛生院、農貿市場,村風村貌有了更大的變化。在上級的支持下,2005年、2006年相繼建起了村委會辦公大樓和精神文明老年活動中心大樓後,村風村貌又有了進一步提高,村民素質也有所變化。目前80%以上的戶安裝上電話和有衛星接收器的電視,青年人用上手機、機車,全村還有小車10輛。去縣城的公車每個小時有1班車,現連塘路、觀景路擴建穿村而過,路兩旁和新村新建樓房如雨後春筍,今後竹安寨、九龍湖的旅遊業的開發,會更大的促進和帶動揭樂村經濟的騰飛及村容村貌的變化。目前已縮小了農村與城市的差別,並開始向建設社會主義新農村邁進。
歷史人文
揭樂村1952年9月歸屬第一區(附城區)揭樂鄉,1958年10月歸屬附城公社,1976年1月歸屬城郊公社,1984年9月屬文川鄉,1993年9月歸屬揭樂鄉。揭樂村建村落是由揭姓為先,揭氏遷入連城是揭五郎,始於宋朝紹興13年(1143年)已有864年歷史,由江西省廣昌東遷連城揭屋坑(現蓮峰鎮赤嶺村)因揭屋坑地域狹小,不利發展,後復遷東由堡揭坊村(今揭樂鄉揭樂村)六甲門自然村定居,成為連城縣揭氏子孫的發祥地和世祖。後經繁衍生息,有的後裔遷本鄉的呂屋村溪背。有的遷現蓮峰鎮的大坪村,經大坪村繁衍的後代再遷本鄉的官峰村、達礫村。有一分支由揭樂六甲門遷出到北團鎮渡頭橋,有一支遷移到長汀縣館前鎮和大水頭。還有第十六代後裔遷往廣東省揭陽市,還有一支第十七代後裔遷往廣東省廉江市的較為發達,現有80多個村莊均有揭姓人居住,總人口有三萬餘人,出了一批商賈巨子,他們都多次回六甲門尋親拜祖。在20世紀20年代由揭樂六甲門移居今印度尼西亞雅嘉達經商,現已繁衍三代的揭崇酋在雅嘉達經過努力奮鬥已成為當地的富商。在1942年任印度尼西亞福建會館館長和雅嘉達華僑總商會會長等職,他們也有與其親人聯絡。追溯歷史淵源,由於當時揭樂的人性較為善良淳樸、勤勞謙讓和相互尊重蔚然成風,所以才能吸引眾多的姓氏前來定居,造就了目前有14個姓氏的格局。後遷來的李姓較為發達,現有人口已超過開山祖揭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