換道超車駕駛行為安全性預警方法研究

換道超車駕駛行為安全性預警方法研究

《換道超車駕駛行為安全性預警方法研究》是依託吉林大學,由金立生擔任項目負責人的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換道超車駕駛行為安全性預警方法研究
  • 項目類別:青年科學基金項目
  • 項目負責人:金立生
  • 依託單位:吉林大學
項目摘要,結題摘要,

項目摘要

道路交通安全已成為全球性問題,而中國面臨形勢更為嚴峻,公路交通事故更為嚴重和頻繁。雖有一些汽車安全輔助駕駛的研究成果達到實用化程度,但在換道超車駕駛行為安全性預警方法研究等方面仍未突破,面臨的主要問題在於環境感知可靠性和魯棒性低、預警模型不能準確反映駕駛員操縱行為等原因導致的誤警率和漏警率高、駕駛員接受性差等。為此,本項目重點研究複雜環境下基於單目視覺與毫米波雷達信息融合算法的側後方車輛識別方法,適合不同環境與駕駛人特性的駕駛員行為模型、安全換道預警模型及危險狀態等級劃分方法,利用統計學和主成分分析方法探索人性化的警告觸發方式,並研究藉助車間無線通訊技術實現近距離範圍內車輛間實時動態網路建立、信息傳遞和補充融合方法以提高信息獲取可靠性和魯棒性;並通過道路試驗驗證算法的有效性,為發展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汽車輔助駕駛主動安全保障系統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提高行車安全並改善交通環境。

結題摘要

主動安全技術研究已成為國際智慧型車輛和智慧型交通系統領域研究的重點內容,國內外各大汽車廠商和研究機構已經取得了許多成果並部分達到實用化程度。但是,由於複雜環境下環境感知信息的可靠性和魯棒性低、預警模型不能準確反映駕駛員行為導致的誤警率和漏警率高、警告觸發方式不符合駕駛人特性而導致的駕駛員接受性差等問題,限制了換道超車駕駛行為安全性預警系統的發展和廣泛套用。為此,本項目重點開展了複雜環境下的環境感知技術、駕駛員行為模型建立、安全輔助換道模型開發及預警邏輯制定、人性化的預警方式研究等方面的研究。基於毫米波雷達與機器視覺信息融合技術實現對前方車輛和側後方車輛的高可靠性、準確性和魯棒性識別,並利用GPS和基於Ad-hoc無線網路車間通訊技術,實現近距離範圍內節點(車輛)間的各車位置、車速及所在車道等各類信息的互動傳遞,提高系統所獲環境信息的可靠性和準確性。根據交通環境、車輛運行狀態、駕駛員操縱行為等相關信息,基於特徵選擇和模式識別方法建立具有中國特色的駕駛員行為模型,有效降低了系統誤警率和漏警率。建立了一種符合我國駕駛員實際操縱行為的安全換道預警模型,並進行了安全等級的劃分以及預警邏輯的制定。在國內首次對不同警告觸發方式對駕駛員操縱行為的影響作了研究分析,從而提出了能適應不同駕駛員特性的不同危險等級的警告觸發方式,提高了駕駛員的可接受性與系統的實用性。最後,通過實車試驗,驗證了所建立模型的有效性。因此,開展本課題研究對於避免和減少我國高速公路相關交通事故的發生具有重要意義,同時也為發展具有自主智慧財產權的汽車輔助駕駛主動安全保障系統提供理論和技術支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