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笛:女,漢,1971年生於新疆喀什,1996年畢業於新疆教育學院美術系;新疆美術家協會會員。2006年畢業於首都師範大學美術學院現代水墨研究生班。出版《喀什噶爾—揚笛畫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揚笛
- 民族:漢
- 出生地:新疆喀什
- 出生日期:1971年
藝術簡歷,1997年,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5年,2008年,2009年,2010年,2011年,2012年,藝術賞析,藝術成績,
藝術簡歷
個展:
2006年
《喀什噶爾-揚笛現代水墨人物個展》 北京今日美術館;(北京)
出版《喀什噶爾—揚笛畫集》 ;
7月在北京798藝術區和上海展出;
群展:
1997年
《雨過天晴》獲新疆喀什地區美展一等獎;
2000年
《哺育》獲新疆教育系統美展一等獎;
2001年
《秋韻》獲新疆地區美展一等獎,《喜》獲二等獎;
2002年
《艾德萊斯》獲新疆喀什地區美展一等獎,《盼》獲優秀獎;
2003年
《絲路明珠》獲新疆喀什地區美展二等獎;
2004年
《喔,喀什噶爾》獲新疆自治區優秀獎,編入《新疆美術作品集》;
2005年
《非具象造型》首師大“以心接物首屆全國藝術院校中國畫系列展”;(中國國家畫院)
《維族長老》入選中國藝術研究院美術館舉辦的“以心接物首屆全國藝術院校中國畫系列展”;(北京)
2008年
捐贈《絲路風情系列》 “5.12’’四川地震受災地區援建希望國小;(四川)
入駐中國-宋莊東區藝術中心2號院202成立工作室-揚笛水墨立方;(北京)
“生活在宋莊—宋莊藝術家群落田野調查展之三” 宋莊美術館;(北京)
“中國畫.油畫學術提名展”; (北京)
“中國水墨2008年度匯展”; (北京)
“僅女性women only! ”; (上海)
“水墨精粹展” ; 水墨同盟美術館(北京)
2009年
第五屆宋莊藝術節“水墨社會” 展 ; 上上國際美術館(北京)
“有鳳自東方來”中韓展; 上上國際美術館(北京)
首師水墨展 ; 中國國家畫院(北京)
第12屆西湖藝術博覽展; (上海)
2010年
中國當代藝術年鑑展; 上上國際美術館(北京)
2011年
首屆中國美術作品邀請展; 法國羅浮宮(巴黎)
“陽春三月——三·八婦女節宋莊女藝術家聯展”萬盛園國際藝術交流中心;(北京)
《火紅的歲月》——慶祝建黨90周年美術作品展 萬盛園國際藝術交流中心;(北京)
歷史-新宋莊; 上上國際美術館(北京)
墨-色宋莊水墨名家書畫; 小堡驛站美術館(北京)
水墨同盟美術館的聯展; 東區藝術(北京)
“藝術家基層田野考察展”; 宋莊美術館(北京)
2012年
描繪美麗鄉村,百名畫家大型採風作品展; 中華世紀壇美術館(北京)
為“西部公益固沙減碳林”藝術作品義展義賣; (上海)
“中國當代藝術新浪潮” 中德證券; (北京)
“集體通道”——當代水墨與傳統水墨對照展; 北京當代藝術館台灣明道畫廊(北京)
2012北京國際頂級生活品牌(奢侈品)博覽會; 中國國際貿易中心(北京)
“夏日的清風”當代藝術精品聯展 ; 京門書畫院(北京)
第二屆中非民間論壇中國名家書畫展; 蘇州太湖文化論壇會議中心(蘇州)
“水墨無極”首屆水墨名家邀請展 ; 中國易硯美術館 (北京)
“超越”當代水墨藝術家邀請展 ; 四維時代(北京)文化藝術交流中心(北京)
作品《在記憶中》參加第四屆“從心出發,讓愛回家——分享-愛”當代藝術展,並作為慈善義拍品,將拍賣收入捐贈給上海真愛夢想公益基金會 上海
藝術賞析
揚笛近幾年來在眷戀大漠邊緣的同時,她的心境游向那遙遠的西南邊陲少數民族的侗寨,《晃悠悠·情悠悠》系列作品是她的旅途見聞?還是她期待明天要去的地方?在探索題材創作的方向和造型的契合方面跨出了相當可觀的一步。如果說故鄉系列,依然強調以敘事和形象的力量打動觀者,那么接下來的作品中,畫家致力怎么能夠把一個觸動她的形象之“象”和“物”,把它變化成一個“境”和“悟”,如何完成這個轉化的過程,使自己的藝術語言不斷純粹化,這是她今後想做的事情。在西南邊陲少數民族的侗寨系列作品中,筆墨的凝重與物象的提煉融為一體。往往是厚重的積墨、淡彩點綴、氣氛的渲染、刪繁就簡、極其代表她的表現功夫。她筆下的稚嫩的少數民族姑娘行走在上學和回家的路上,或是在漆黑的夜晚裡,侗寨前晾曬著幾條蠟染的藍彩布在臨風中飛舞,或是一幫童年在侗寨上抬頭遙望那屬於他們的遠方,是在共放希望的風箏?是的,這是大山孩子的心愿。同時也是這位感情細膩的女畫家的感性觀察和理性哲思的體現。
在揚笛的水墨畫概念是用水墨這一具有中國特色的工具來作為媒介的繪畫形式,這與傳統對於中國畫的稱謂已經有了微妙的意義的轉變,在她的一系列重墨點彩的作品中充分體現出,既用水與墨為媒介的水墨畫未必要承載以筆墨為技術核心中國畫的必要的功能。而對於這一點在她的身上已經可以明顯地感覺到。好比她的新疆喀什人物頭像系列作品中,有時在狂野中的線條中尋找自身的筆墨價值,有時在符號和概念中化解圖像中的筆墨意義,有時在使用重彩賦色,整體基調以深著色為主,渲染的遍數在增加,在黑色氤氳的世界中,一彩提神,使其水墨獲得獨立審美情趣。無論從筆墨語言,造型特色,創作題材表現形式來自她的豐富情感世界,尤其是在個人圖式的追求和視覺形式語言的拓展上都呈現出很強的生命力和創造力。不難看出揚笛的創作當中,這位女水墨畫家已經將造型、筆墨、意蘊,以及她的性情、哲思和情緒都融於畫面上了。舉足輕重的形象,言簡意深的刻畫手法,精謹靈動的筆墨語言,使其繪畫呈現出一種對生活的渴望。這種創作趨向對當代水墨畫的探索發展必將產生不容忽視的啟示。
此外,“85’美術新潮”後,在求新求異美術理論的影響下,當代水墨畫家一進入創作便自覺地尋找自身和他人的“差異性”——“差異性”是信息泛濫讀圖時代的生存法則。學院出身的揚笛,他清醒地認識到沒有必要強求自己在這種法則中游離,而是在鮮活的生活中尋找探索他個人的深邃精神內涵、特殊語法和繪畫語言的水墨藝術。她用筆墨造型,從而體現到“象”的妙處和“跡”的趣味。好比《獨語者》系列作品,我們不難看出她是在漂浮不定的揚塵中,尋找落英,一塵一世界,誰與論生活?如果說水墨畫家晁海把人與牛當作泥土來畫,那么我認為揚笛是把心化為塵風來寫,泥土的母性,塵風的吹拂,都是大地的召喚。泥土粗狂,風之來,即為塵,塵之細膩,大地能容。塵風即逝,塵,更為人珍惜,這是性別不同在藝術思考中引起的差異,這樣評述不知是否妥當?我似乎可從中觀看到揚笛的作畫過程——墨與彩隨著水在紙上陰沉沉地暈化開來,留在宣紙上的是一層層塵土,這位獨語者面對剛剛發生的一瞬間,所形成永恆的跡象。有時不知所措而產生懷疑,懷疑這種跡象是否能夠保存下來,懷疑它的真實性。當然,這樣說未免過於索問。她感到繪畫技巧的追求從來就是藝術發展的動力,石濤的“筆墨當隨時代”在當今仍具有深刻的號召力,無論在哪個繪畫領域都引申出無限追求的課題。在繪畫邊界模糊的今日,繪畫技巧的滲透為水墨畫帶來了無限的生機。很明顯地,也是很有意識地,這位女畫家在紙上實踐著自己的學養和展現各自對水墨的理解。她對水痕、墨韻、筆致的細膩追求,反映出她在傳統水墨領域的大膽試探。水墨對於她來說,永遠是個謎!這也是難得可貴之處。
藝術成績
2008年6月在"燃起明天的希望"--書畫藝術家賑災助學義捐義賣大型公益活動中,向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捐贈書畫作品《絲路風情系列》作品。
2009年9月作品《阿娜1、2、3、4、5》參加上上美術館舉辦的第五屆宋莊藝術節“水墨社會”展和“有鳳自東方來”中韓展;11月參加首師水墨展;2009第12屆西湖藝術博覽展。作品在《中國美術》、《國畫大家》、《世界華人精英》《藝術狀態》、《翰墨典藏》、《收藏家名錄》《大韓國中國新聞報》等專業性刊物以及在中青線上、華夏聯通網、人民網-書畫收藏頻道、世紀線上中國藝術網等網站上刊登。作品被國內外藝術機構及個人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