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桴,漢語詞語,拼音是yáng fú,意思是舉起鼓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揚桴
- 拼音:yáng fú
- 出處:《西征賦》
- 注音: ㄧㄤˊ ㄈㄨˊ
揚桴,漢語詞語,拼音是yáng fú,意思是舉起鼓槌。
揚桴,漢語詞語,拼音是yáng fú,意思是舉起鼓槌。出處潘岳《西征賦》“砰揚桴以振塵,繣瓦解而冰泮。”解釋見“揚枹”。1舉起鼓槌。...
豈許所據禮經楣作睂與。張載注靈光殿賦亦云睂梁。從木。孚聲。附柔切。三部。組詞 乘桴、土桴、揚桴、援桴、棟桴、桴京、桴人、桴子、桴應、桴思、桴木、桴棟、桴栰、桴槎、桴檝、桴炭、桴筏、桴粥、桴苡、桴革、桴鼓、桴鼓相應、浮桴、漁桴、玉桴、蕢桴、重桴、陶桴、鳴桴、鼓桴 ...
揚枹 揚枹,拼音yáng bāo,漢語詞語,是指舉起鼓槌。解釋 1.亦作"揚桴"。2.舉起鼓槌。3.謂擊鼓。出處 《楚辭·九歌·東皇太一》:“奠桂酒兮椒漿,揚枹兮拊鼓。” 晉 潘岳 《金谷集作詩》:“揚桴撫靈鼓,簫管清且悲。” 晉 潘岳 《西征賦》:“砰揚桴以振塵,繣瓦解而冰泮。”
砰揚桴以振塵,繣瓦解而冰泮。超遂遁而奔狄,甲卒化為京觀。倦狹路之迫隘,軌崎嶇以低仰;蹈秦郊而始辟,豁爽塏以宏壯。黃壤千里,沃野彌望。華實紛敷,桑麻條暢。邪界褒、斜,右濱汧、隴,寶雞前鳴,甘泉後涌。面終南而背雲陽,跨平原而連嶓冢。九嵕𡽱嶭,太一巃嵷;吐清風之飂戾,納歸雲之鬱蓊。...
(8)禰衡被魏武謫為鼓吏①。正月半試鼓,衡揚桴為《漁陽摻撾》,淵淵有金石聲,四坐為之改容②。孔融曰:“禰衡罪同胥靡,不能發明王之夢③。”魏武慚而赦之。【注釋】①禰(mí)衡:漢末建安時人,孔融曾向魏王曹操推薦他,曹操想接見。他不肯去見,而且有不滿言論。曹操很生氣,想羞辱他,便派他做...
(8)禰衡被魏武謫為鼓吏①。正月半試鼓,衡揚桴為《漁陽摻撾》,淵淵有金石聲,四坐為之改容②。孔融曰:“禰衡罪同胥靡,不能發明王之夢③。”魏武慚而赦之。【注釋】①禰(mí)衡:漢末建安時人,孔融曾向魏王曹操推薦他,曹操想接見。他不肯去見,而且有不滿言論。曹操很生氣,想羞辱他,便派他做...
【81】 桴:擊鼓之槌。潘岳《西征賦》:“砰揚桴以振塵,繣瓦解而冰泮。”盪:清除,廓清。《禮記·昏義》:“盪天下之陰事。”【82】 探賾索隱:探,指尋求,探測。賾,指幽深玄妙。索,指搜求。隱,指微奧。謂探究幽深的道術,搜尋微奧的事理。競:競進,競爭。【83】 兩翼:松江工業園區創建於1992年...
試闈即事三絕 是宋代詩人蘇籀所作詩詞之一。詩詞正文 鼓士揚桴警五更,爨清檠冷旋吹生。深衣鄉彥都君子,摩厲三秋炫此行。
《正月十日夜大雷震二首》是南宋詩人范成大創作的一組六言詩。 作品原文 其一 阿香真是健婦,夜半鼓行疾驅。直恐南山破碎,絕憐窗紙枝梧。其二 人言有物司鼓,春到揚桴發聲。但要蟄蟲啟戶,何須一許震驚。作者簡介 范成大(1126~1193),南宋詩人。字致能,又字幼元、友生,號山中居士,又號石湖居士,蘇州...
蓬頭圜目互奮踴,植鼓揚桴各凌厲。東西挽引力若停,賦彩自分傾奪勢。畫來已歷數百年,牆壁巋然今不廢。觀風使者集賢翁,每游其下幾忘味。因令搨手裂齊紈,橫卷傳看得形似。精神氣韻信瑰詭,毫髮輕濃皆仿佛。持來都下示朋僚,一見飄然動詩思。諸公詩豪固難敵,形容物象尤精緻。氣完語健雋眾口,二子聲名...
蓋聞鼓篸懷音,待揚桴以振響;天地涵靈,資昏明以垂位。是以俊乂之臣,借湯、武而隆;英達之君,假伊、周而治。蓋聞懸飢在歲,式羨藜藿之飽;重炎灼體,不念狐白之溫。故才以偶時為劭;道以調俗為尊。蓋聞習數之功,假物可尋;探索之明,循時則缺。故班匠日往,繩墨之伎不衰;大道常存,機...
唐代詩人劉禹錫在《競渡曲》描繪:“揚桴擊節雷闐闐,亂流齊進聲轟然,蛟龍得雨耆鬣動”。 [27] 中華各地各民族,每月都有龍的節日,如正月的雲南瑤族祭龍節,三月山東祭龍王,四月大同雷音寺會,五月的吳越分龍日,六月曬龍袍,七月的無錫龍娘廟會…… [28] ...
振響,意思是振奮響亮 詞語釋義 zhèn xiǎng ㄓㄣˋ ㄒㄧㄤˇ 振響 詞語解釋 振奮響亮。 晉 孫綽 《游天台山賦》:“法鼓琅以振響,眾香馥以揚煙。”《南齊書·劉祥傳》:“蓋聞鼓鼖懷音,待揚桴以振響。” 清 陳田 《明詩紀事戊簽·皇甫濂》:“ 景純 振響於仙遊, 摩詰 攄懷於禪寂。興到斯...
陳琳·檄吳將校部曲文》:太尉帥師,甫下滎陽,則七國之軍,瓦解冰泮。《文選·潘岳·西征賦》:砰揚桴以振塵,繣瓦解而冰泮。《荀子·大略》: 霜降逆女,冰泮殺內。《文選·左思·蜀都賦》:木落南翔,冰泮北徂。《後漢書·卷六一·黃瓊傳》:光武以聖武天挺,繼統興業,創基冰泮之上,立足枳棘之林。
又如:勒馬;勒帛(系帛作腰帶);勒限(給一定的期限);勒口(套上帶嚼口的籠頭);勒子(婦女用的,由形如兩片葉子連線起來的帽圈)基本信息 ◎ 勒 lè 〈動〉(1) 約束;收緊韁繩以止住馬騾等或使馬轉身 [restrain;rein in]勒騏驥而更駕兮,造父為我操之。——《楚辭·九章·思美人》揚桴上隴坂,勒騎...
隋·虞世基《出塞》詩之二:“揚桴度隴坂,勒騎上平原。”《漢書·地理志下》“隴西郡”唐顏師古註:“隴坻謂隴阪,即今之隴山也。”明何景明《送賈君博之階州》詩:“隴坂盤雲上,秦城向斗看。”參見“隴山”。《後漢書·馮衍傳下》:“上隴阪,陟高崗,游精宇宙,流目八紘。”唐·李白《北上行》:...
揚桴上隴坂,勒騎下平原。——虞世南《出塞》又如:勒馬;勒帛(系帛作腰帶);勒限(給一定的期限);勒口(套上帶嚼口的籠頭);勒子(婦女用的,由形如兩片葉子連線起來的帽圈)雕刻〖carve〗。如:勒功(把記功文字刻在石上);勒石(刻字於石);勒銘(勒碑,勒石。鐫刻銘文);勒巧(把記巧文字刻...
《弩俞新福歌》是三國漢魏間詩人王粲的作品,錄入《王粲全集》。作品原文 材官[1]選士[2],劍弩[3]錯陳[4]。應桴[5]蹈節[6],俯仰[7]若神[8]。綏[9]我武烈[10],篤[11]我淳仁[12]。自東自西,莫不來賓。注釋 [1]材官:量才使用官員。武卒或供差遣的低級武職。[2]選士:選擇士子。士,指...
顧潛(1471年8月23日—1534年5月8日),字孔昭,號桴齋,晚號西嚴居士,南直隸蘇州府崑山縣(今江蘇省蘇州市崑山市玉山鎮)人,祖籍南直隸蘇州府吳縣(今江蘇省蘇州市吳中區),明朝中期官員。弘治九年(1496年)進士,選庶吉士,授山西道監察御史。弘治十三年(1500年),奉命前往山東、河南等郡縣,負責印信...
賴忠誠(先公後第十三代人),居河南活州豐寧(今河南臨潁縣域),官都尉,為避戰亂,棄職還鄉,於三國末年率領族人舉家南遷來到吳國南邊的偏僻山區,當時的揭陽縣桴源(今江西寧都肖田鄉美佳山村)隱居。他們開創耕讀之路,一邊蓽路藍縷開闢山林,一邊還堅持以詩書教育後代。寧都--賴氏 自賴碩、毅兄定居雪竹坪後...
崇禎六年(1633),敬岩至崑山,收陸桴亭、吳殳為弟子。陸桴亭是以理學聞名的遺民學者,吳殳是石敬岩武藝的主要繼承人和傳揚者。歷史評價 石敬岩的武藝以槍法為核心,兼及刀法(雙刀、倭刀),都是臨陣實用的軍旅武藝。石敬岩教人習槍,最重戳、革二法。石敬岩的槍法樸實無華,極具實戰價值,在明朝諸多槍法名家中獨...
桴海 作品名:《桴海/FLOAT》&《風/FLY SERIES》作品從道家“沉浮與歸隱”這一命題得到啟發,以竹和木為主要材料,空心之木與火燒之土這兩件土木構造之物亦是中國營造的根源,中國人深邃的哲思與智慧的器物觀比現於此作。風 作品利用時間的“定格”,將“堅硬”轉化為靜止的“柔軟”,以簡潔的造型語言不加贅述...
農香優204,該品種屬三系雜交一季晚秈,在我省作一季晚稻種植,全生育期127天左右。株型適中,分櫱力較強,葉色較深,劍葉挺直,穀粒桴尖紫色,後期落色好。省區試結果:株高120厘米,每畝有效穗15萬左右,每穗總粒數170粒左右,結實率79%,千粒重28克。抗性:平均葉瘟4級,平均穗瘟9級,稻瘟病綜合抗性指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