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絨花製作技藝

揚州絨花製作技藝,第一批市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名錄傳統技藝類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揚州絨花製作技藝
  • 類別:傳統技藝
歷史淵源,工藝特徵,

歷史淵源

揚州絨花,亦稱宮花、喜花,是一種雅俗共賞的民間藝術品。它歷史悠久,早在唐代就已進入宮廷,千百年來作為南方絨花的傑出代表,占據著中國制花業的半壁江山;它在民間根植尤深,自古“揚人無貴賤,皆戴花”,其製品數量之大,從業藝人之多,是其他工藝品種所無法比擬的;它艷麗多姿,卻艷而不俗,優美動人,卻美而不嬌,被世人被之為工藝品中的“小家碧玉”。
揚州絨花工藝的發展,經歷了三個重要的階段。早先的絨花是在做成花型的紙面上繞上花絨,稱為“繞絨花”;以後則發展為紙面上表好花絨,刮光後,再做成各種花型,稱為“刮絨花”;清末以來,又發展成先制絨坯,滾成絨條,再組合造型成千姿百態的絨製品,稱為“滾絨花”。著名藝人王以仁、王繼康父子,又創造出燙絨、輕絨等新工藝,揚高了絨花工序的表現力,使揚州絨花變得更加豐富多采、琳琅滿目。

工藝特徵

傳統絨花只作鬢花和裝飾用,而近代揚州絨花實現了三次質的飛躍。以鳥獸為主要內容的“案頭小品”,在色彩和造型上使絨花得到豐富和發展,被稱為“第二代產品”;採用浮雕、半立體浮雕技法,將絨花設計進畫面、裝入屏框,成為“絨制掛屏”,提升了絨花的文化品位,被稱之為“第三代產品”;借鑑揚派盆景藝術,將絨花鑲入盆缽之中,越發風雅宜人,成為高檔藝術品,被稱之為“第四代產品”。
揚州絨花秀雅精細,活色生香,以簡勝繁、以少勝多、以小勝大,是一門“迷人的藝術”。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