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州清曲音樂穩態特徵研究》是2013年光明日報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王小龍。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揚州清曲音樂穩態特徵研究
- 外文名:The Continuity of the Musical Structure in Yanzhou Qingqu Narrative
- 作者:王小龍
- 語言:簡體中文
- 出版時間:2013年6月1日
- 出版社:光明日報出版社
- 頁數:334 頁
- ISBN:9787511248084, 751124808X
- 開本:16 開
內容簡介,圖書目錄,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揚州清曲音樂穩態特徵研究》以揚州清曲音樂為研究個案進行形態分析,試圖達到三個目的:第一,找出揚州清曲音樂中穩定性的因素,確定這些因素在揚州清曲演唱實踐中所起的作用,探討這些穩定性因素對揚州清曲整體風格所產生的影響。第二,通過對揚州清曲代表性曲牌與兄弟曲種的相關曲牌形態的對比分析,確認這些代表性曲牌音樂形態上的共性因素,從而辨認出明清俗曲音樂形態的某些遺存。第三,進一步追蹤形成揚州清曲穩態特徵的原因,進而弄通穩態特徵研究在中國傳統音樂本質屬性研究中所占有的價值含量。本書由王小龍著。
《揚州清曲音樂穩態特徵研究》是一本中國傳統音樂形態學研究著作。以“揚州清曲”為研究對象,探究了中國傳統音樂“穩態特徵”的表現和形成緣由。第一、二章以揚州清曲的主體曲牌[滿江紅]和[南調]為分析對象,採用譜例比較、範式描寫、抽樣統計等定量與定性相結合的研究方法,對其結構和不同場合下的套用狀況作了詳細深入的考察,發現了“材料穩態”、“結構穩態”和“旋律穩態”特徵。第三章追尋了揚州清曲穩態特徵的形成緣由,認為“材料穩態”由口傳文化的一般特性決定;而“結構穩態”和“旋律穩態”則源於揚州清曲傳承中獨特的規約性機制,即以“曲會”等作為揚州清曲嚴格規範的傳承方式、以及傳承中對“板眼”、“擺字”等藝術要素的嚴格強調等因素造成。作者進而認為這與中國傳統音樂“高文化特點”有關,使得“曲調考證”命題成為可能。
圖書目錄
導言
一、研究動機
二、解題
三、與本課題相關的研究領域研究情況綜述
四、關於本書的研究方法和使用材料的說明
五、本書前期準備工作簡介
六、本書的研究思路及章節安排
七、本書部分術語說明
第一章 主體曲牌[滿江紅]的音樂形態
第一節 完整(滿江紅)曲牌的音樂結構分析
第二節 相同演唱者在不同曲目中演唱的[滿江紅]
第三節 不同演唱者在相同曲目中演唱的[滿江紅]
第四節 不同演唱者在不同曲目中演唱的[滿江紅]
第五節 更廣範圍的考察(滿江紅)
一、南京白局中的[滿江紅]
二、清淮小曲中的[滿江紅]
三、鹽城牌子曲中的[滿江紅]
四、海州牌子曲中的[滿江紅]
五、徐州絲弦中的[滿江紅]
六、江南牌子曲中的[滿江紅]
七、民間器樂曲中的[滿江紅]
第六節 更廣範圍的考察[滿江紅](續)
一、湖南絲弦中的[滿江紅]、[淮調]
二、河南鼓子曲中的[滿江紅]
三、安徽淮詞[滿江紅調]
第七節 本章小結
第一章 譜例
第二章 主體曲牌[南調]的音樂形態
第一節 (南調)的音樂結構形式
第二節 不同人演唱相同曲目中的[南調]
第三節 相同演唱者演唱不同曲目的[南調]及不同時候演唱相同曲目的[南調]
第四節 不同演唱者演唱不同曲目中的[南調]
第五節 更廣範圍的觀察(南調)——江蘇其他牌子曲類曲種中的[南調]
第六節 更廣範圍的觀察(南調)(續)
一、湖北長陽南曲中的(寄生)
二、單弦牌子曲中的(寄生草)
三、四川清音中的[寄生調]
四、廣西文場中的[寄生草]
五、崑曲中的[寄生草]
第七節 本章小結
第二章譜例
第三章 揚州清曲傳承機制考察——揚州清曲音樂穩態特徵形成緣由探析
第一節 “151傳心授”是揚州清曲基本的傳承方式
一、藝人的回憶
二、口傳音樂的形態特徵一一根據“口頭程式理論”作出的推導
第二節 書面形式在揚州清曲傳承中所起的作用
一、輔助記詞
二、輔助記曲
第三節 揚州清曲音樂傳承中的規約性機制
一、“曲會”一一嚴格規範的傳承機制
二、強調“板眼”、“擺字”
第四節 揚州清曲傳承中積沉的審美取向:尊重傳統、保守求穩
一、清曲藝人藝術觀的表現種種
二、兩種不同文化類屬之間的思想衝突
結論
參考文獻
附錄一
《中國曲藝音樂集成·江蘇卷(上)》所載揚州清曲套曲曲牌接續規律
《中國曲藝音樂集成·上海卷(下)》所載揚州清曲套曲曲牌接續規律
附錄二
採訪時間地點列表
附錄三
部分採訪記錄稿
後記
作者簡介
王小龍,男,1969年生,江蘇如東人,現為江蘇省常熟理工學院藝術學院副教授,“吳地音樂文化研究所”所長。“中國傳統音樂學會”和“中國音樂史學會”會員。1997年碩士畢業於南京師範大學音樂系,專業方向為“二胡教學與研究”,導師沈正陸教授。2005年博士畢業於上海音樂學院音樂學系,專業方向為“中國傳統音樂理論研究”,導師江明惇教授。所獲榮譽有:1993年獲“全國民族器樂南京邀請賽”二胡青年組三等獎,2009年獲“全國第二屆大學生藝術展演高校藝術教育科研論文”三等獎,2012年獲“蘇州市優秀教育工作者”稱號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