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揚子鱷自然保護區)

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揚子鱷自然保護區一般指本詞條

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安徽省宣城市的宣州區、郎溪縣、廣德縣、涇縣和蕪湖市的南陵縣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18°21′18′′—119°27′55′′,北緯30°37′54′′—31°04′12′′之間,總面積為18565公頃。始建於1979年,1982年升級為省級自然保護區,1986年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主要保護對象是揚子鱷及其生活環境。

基本介紹

  • 中文名稱: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 地理位置:安徽省宣城市、蕪湖市 
  • 氣候:亞熱帶季風氣候
  • 級別:國家級
  • 區域面積:18565公頃 
  • 保護對象:揚子鱷及其生活環境
  • 管理單位: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 批准時間:1986年7月 
歷史沿革,地理環境,位置,地貌,氣候,水文,土壤,保護目標,動物,植物,區域範圍,保護機構,生態價值,

歷史沿革

1979年1月,經安徽省政府批准在原宣城縣南郊創建“安徽省揚子鱷養殖場”。
1982年6月,安徽省政府批准成立安徽省揚子鱷自然保護區。
1986年7月,保護區升級為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更名為“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1988年,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安徽省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合署辦公,系“一個機構,兩塊牌子”。

地理環境

位置

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安徽省宣城市的宣州區、郎溪縣、廣德縣、涇縣和蕪湖市的南陵縣境內,地理坐標為:東經118°30′-119°35′ ,北緯30°18′-31°18′,總面積為18565公頃。
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地貌

保護區濕地地處長江下游丘陵平原水網區,為皖南山區向長江沿岸平原的過渡地帶,海拔20~200米,包括河流濕地、湖泊濕地、沼澤濕地等濕地類型,主要由青弋江、水陽江、漳河、南漪湖等水體及周邊沼澤灘地組成。

氣候

保護區屬北亞熱帶濕潤和暖溫帶半溫潤季風氣候,年均氣溫15.9℃,年均降水量約1294毫米,年均相對濕度28%,年均無霜期229天。

水文

保護區內南漪湖為宣城市內的天然湖泊,分為東西二湖,湖面面積約為100平方千米,水位為8.5米時,總蓄水量為3.5億立方米,入湖水流發源於南面山區,出水經水陽江向北流入長江。

土壤

保護區土壤類型以紅土壤、水稻土、黃棕壤等為主。

保護目標

保護區的工作重點轉向野生保護,努力恢復和改善揚子鱷棲息地,提高揚子鱷自然繁殖力和幼鱷存活率,不斷擴大野生種群數量。

動物

保護區內有國家級重點保護植物7種,國家級重點保護動物30種,真菌116種。
有野生植物776種,其中蕨類植物28種、裸子植物12種、被子植物736種。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植物有2種,包括水杉、銀杏;
國家二級重點保護植物有5種,包括香樟等。作為揚子鱷洞穴隱蔽及營巢用的植物有44種。
有野生脊椎動物340種,其中魚類有54種,兩棲類有24種,爬行類有50種,鳥類有176種,獸類有36種。此外,還有昆蟲類470種。
國家一級重點保護動物有4種,包括揚子鱷、雲豹、黑麂和梅花鹿;國家二級重點保護動物有26種,包括虎紋蛙、鴛鴦、白鷳、勺雞、穿山甲、小靈貓等。
保護區為野生揚子鱷主要分布區之一,有揚子鱷分布的池塘面積約0.41平方千米,分布有揚子鱷約150條。

植物

保護區內植被以亞熱帶常綠闊葉林為主,其中丘陵地區植被以灌草叢為主。人工營造經濟林主要有馬尾松、國外松、杉木、茶樹及毛竹、油桐等樹種。
以上數據截止2013年

區域範圍

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總面積18565公頃,其中核心區面積5188公頃,緩衝區面積2506公頃,實驗區面積10871公頃。保護區的範圍在東經118°21′18′′—119°27′55′′,北緯30°37′54′′—31°04′12′′之間。保護區由朱村片區、高井廟片區、楊林片區、紅星片區、夏渡片區、雙坑片區、中橋片區和長樂片區8片區域組成。
朱村片區東界自田村起,經觀音墩北、河東林場、郭家灣、縣光榮院至盧村水庫大壩;南以盧村水庫南界為界;西界自茶場起,經小靈山、上姚、中姚、下姚、崩口嶺、崩口村、十五里店、上保、荷花崗至莫村;北界自趙家村起,經林家灣、方家邊至田村。朱村核心區東自沈村起,經田村西、山觀、觀音墩西、東家沖東、夭村北至飛虎山;南自飛虎山西起至中姚村;西自中姚起,經崩口村、下保至許家竹林;北自許家竹林起,經林家灣至沈村。
高井廟片區東界自桐子山邊起,經方里橋、官塘沖、大官塘、楊家大堰、崗村、東莊、盆形大隊林場、竹山咀、張家墩、塘溝、張村至駱村;南界自駱村起,經駱村林場至挖金坑;西自挖金坑起,經小潘家沖、張家沖、新安大隊林場、杜花村、胡家沖、范家沖、袁家灣至兩王塘;北界自兩王塘起,經二里村、一里村水庫至桐子山。高井廟東南核心區東自松樹咀起,經沈王村大路至鴨蛋沖;南以王家窪為界;西自東莊水庫起至油桐地;北自二道丫子起經上望山至松樹咀。高井廟西北核心區東自桐子山起至官塘沖;南自七號洞起至四號洞;西自范家沖大塘起至梅塘沖;北自范家衝起至桐子山。
楊林片區東界自上袁村起,經六家沖、梅村、六村至殷村;南界自殷村起,經前進隊山腳、古塘、石山下、毛家沖、王家沖至老樹坡;西界自老樹坡起,經宣港公路、桑園至高灣;北界自高灣起,經紫竹園、桃沅沖、棗樹園、金家祠至上袁村。楊林核心區東自周家沖山腳起,沿山凹經楊林林場、黃渡鄉梅村與方村山場交界處,到楊林林場與黃渡鄉楊林村殷村山場交界處;南界自楊林林場與黃渡鄉楊林村殷村山場交界處起,經楊林林場前進作業隊與楊林村古塘山場交界處、楊林村王村與楊林林場山場交界處,至楊林村石山下河邊;西界自楊林村石山下河邊起,經謬葉溝南山山崗至楊林林場棗樹園工區南山山崗;北界自楊林林場棗樹園工區南山山崗起,沿山崗分水嶺至楊林—安蓬村級公路,沿楊林林場與黃渡鄉安蓬村金家祠交界山崗分水嶺,經楊林林場八村山崗分水嶺,至楊林林場周家沖山腳。
紅星片區東界自榨屋起,向北經許村、壩方村、宋家壋、王村、更樓、梅村至洪村;北界自洪村起,沿山崗分水嶺向西經鳳凰沖、方家榨、沈村、下村灣、河東庵、燕子窩、潘家灣、西山鋪、矮子店至小張村;西界自小張村起,向南經丁家橋、姚占墩、梅村、七里崗至東溝;南界自東溝起,向東經大房村、金雞山、躍進水庫至榨屋。紅星核心區東自周王鎮雲峰村楊四衝起,經查村、茅棚至茶葉沖;南自周王茅栗崗三叉路起,經周王紅洋牛場、橫山至楊四沖;西自楊柳華村起,經劉村、鄧家灣、麻家沖、楊華公路至周王茅栗崗三叉路口;北自楊柳劉村起,經周王紅洋村毛塘、潘家沖、槽坊、橫山至橫山邊土公路。
夏渡片區東起李莊,沿山脊分水嶺向南,至夏渡林場八畝田作業區,向西至場部作業區,向北至汪沖,再向東至李莊。
雙坑片區東界自老油榨起,經羅家村東北界、殷家沖西界至毛山頭村東界;南界從毛山頭村東南界起,向西經金山村東界、潘村南界、汪沖村南界至山茅村南界;西界從山茅村南界起,向北經低田程村東界、靠山左家村西界至鄭家湯村北界;北界從鄭家湯村北界起,向東至胡村東界向南,經西河村南界向東至洲里崗村北界,再向南經沈家湯村東界、董村北界、向北經五里崗村北界、劉家村西北界、官塘口村北界、向東經紀村北界、馬家村北界、至老油榨村北界。雙坑核心區東界從劉家村東北界起,向南至上窯村東界;南界從上窯村東界,向西經方家村南界至官塘口村西南界;西界從官塘口村西南界起,向北經趙家村西界、吳家村西界至夏家村西界;北界從夏家村西界起,經雙坑村西北界向東至劉家村北界。
中橋片區東界從昌橋鄉袁店村老虎山起,沿海拔108米山脊向南經譚村、石龍頭水庫、丁家村、周沖村至老屋棵;南界為向西沿海拔63米山脊至小嶺海拔65米山脊;西界從小嶺起,沿海拔65米山脊向北經興塘沖、上宅、石壁山、汪家沖、岩山至螺絲地;北界從螺絲地起,向西北經碾家沖、袁店鄉村公路、小坂、程家坂、西風廟、八角亭至老虎山。中橋核心區東界自老虎山南麓起,沿山脊向南經快活嶺至石龍頭水庫;南界為向西經興塘沖順山脊至汪家沖;西界從汪家衝起,向北經碾家沖、金雞塔、小灣至程家坂;北界從程家坂起,向東過西風廟至老虎山南麓。
長樂片區東界從陶村起,向南沿距青弋江經金村、聯村、東河、六甲、前頭村、沙河丁至三甲村;南界從三甲村起,向西經范家埂、八甲村、四甲村、姚村、蒲橋、南弋公路至石浦;西界從石浦起,向北經上徐村、潘村、曹村、張家灣至官壩;北界從官壩起,向東經碼橋頭、蔣家村、西埂、南埂頭至陶村。長樂東北核心區東界從青弋江以南柏山渠灌點起,沿青弋江、柏山渠向南,經六甲、前頭村、七房穆、大村丁至沙河丁;南界從沙河丁起,過灌渠向西,經八字門、橋頭埂至朱家村;西界從朱家村起,向北經小村潘、合義、六甲潘、西彭、小拐至汪家墩;北界從汪家墩起,向東經馬家墩、劉家祠堂、東古橋、沙墩至東河。長樂西南核心區東界從塘埂起,經喬村、夏村、宋村至大彭村;南界從大彭村起,向西經小彭村至乾甲紀;西界從二甲紀起,向北經官塘埂、落弓橋至小村;北界從小村起,向東經揚王、半壩、紀官塘至塘埂。

保護機構

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安徽省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為安徽省林業廳直屬單位,參照公務員管理正縣級單位。
為拯救揚子鱷這一瀕危物種,1979年1月經省政府批准在原宣城縣(現宣州區)南郊創建“安徽省揚子鱷養殖場”,1982年6月,省政府批准成立安徽省揚子鱷自然保護區,
1986年省級揚子鱷保護區晉升為國家級保護區,直屬省林業廳,處級建制。
1988年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與安徽省揚子鱷繁殖研究中心合署辦公,系“一個機構,兩塊牌子”,性質為全額撥款事業單位,下轄宣州區、郎溪縣、廣德縣、涇縣、南陵縣等五個保護站。
2007年6月經安徽省機構編制委員會辦公室批准為“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

生態價值

自2003年以來,該保護區已連續10年實施揚子鱷野外放歸活動,累計投放66條人工繁育的揚子鱷。揚子鱷是中國特有的珍稀物種,但由於野外棲息地遭受人為破壞、大量使用化肥農藥造成的環境污染以及人為捕殺等原因,野生種群走向衰落,僅存150多條,遠遠少於野生大熊貓數量,因此國家林業局決定啟動揚子鱷野外放歸自然工程,將人工繁育的揚子鱷放到野外,復壯野生揚子鱷種群。作為全球最大的揚子鱷種群繁育基地,安徽宣城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內的人工繁育揚子鱷已達10000餘只。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