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鱷棲息地生態修復技術規程》(DB34/T 3718-2020)是2020年12月27日實施的一項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地方標準,歸口於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林業局。
《揚子鱷棲息地生態修復技術規程》(DB34/T 3718-2020)規定了揚子鱷(Alligator sinensis)棲息地生態修復的技術路線、地點選擇、環境容納量、水源、水體處理、地形塑造、植被修復、食物鏈修復、修復工期選擇、修復工程驗收等技術要求。該標準適用於揚子鱷棲息地生態修復工作。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揚子鱷棲息地生態修復技術規程
- 外文名:Technical regulations of ecological restoration for the Chinese alligators’ habitat
- 標準號:DB34/T 3718-2020
- 發布日期:2020-11-27
- 實施日期:2020-12-27
- 中國標準分類號:B05
- 國際標準分類號:65.020.01
- 技術歸口: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林業局
- 批准發布部門: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
- 行業分類:農、林、牧、漁業
- 標準類別:方法標準
- 性質:推薦性地方標準
- 狀態:現行
制定過程,制定背景,編制進程,制定依據,起草工作,標準目次,內容範圍,引用檔案,實施建議,意義價值,
制定過程
制定背景
截止2019年,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核心區面積雖然多達5188公頃,但是適宜揚子鱷生存的棲息地面積確很小。同時由於自然和人類因素,野生揚子鱷主要分布8個片區的個別塘口,每個片區相互隔離,片區間早已無種群交流,同時大多片區內也存在基因交流障礙。目前,野生揚子鱷棲息地面臨的主要問題就是揚子鱷適宜棲息地面積萎縮與質量下降問題,主要表現在缺乏足夠的營巢繁殖區域和條件、棲息區域食物嚴重短缺;其次是棲息地島嶼化與生態廊道缺失,主要表現在不同片區內或片區之間缺乏滿足揚子鱷遷移的生態廊道,從而導致基因交流障礙。因此,制定了地方標準《揚子鱷棲息地生態修復技術規程》(DB34/T 3718-2020)。
編制進程
- 起草階段
根據《2019年安徽省地方標準制修訂項目計畫》(皖市監函〔2019〕510號),規程立項後,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和安徽師範大學成立規程編制小組,並制定了詳細的起草工作計畫。隨後生態修復技術規程小組召開研討會,學習了有關地方標準制修訂工作指南,標準格式和有關要求,研討了標準的編寫提綱和內容。主要編制人員多次赴野生揚子鱷現有棲息地進行現場考察,同時收集整理之前揚子鱷保護區在棲息地恢復建設方面的經驗。編制小組於2019年11月,形成了《揚子鱷棲息地生態修復技術規程》初稿,並廣泛徵求了相關專家的意見,經過多次修改,於2020年4月完成了規程徵求意見稿。
- 發布實施
2020年11月27日,地方標準《揚子鱷棲息地生態修復技術規程》(DB34/T 3718-2020)由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和安徽師範大學共同提出,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林業局歸口,由中華人民共和國安徽省市場監督管理局發布。
2020年12月27日,地方標準《揚子鱷棲息地生態修復技術規程》(DB34/T 3718-2020)實施。
制定依據
地方標準《揚子鱷棲息地生態修復技術規程》(DB34/T 3718-2020)依據中國國家標準《標準化工作導則—第1部分:標準化檔案的結構和起草規則》(GB/T 1.1-2020)規則起草。
起草工作
起草單位: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安徽師範大學。
主要起草人:張方、吳孝兵、聶繼山、汪仁平、馬曉燕、蔣宣清、吳榮、孫四清、金瑩瑩、晏鵬。
標準目次
前言 | Ⅰ |
---|---|
1範圍 | 1 |
2規範性引用檔案 | 1 |
3術語和定義 | 1 |
4技術路線 | 1 |
5地點選擇 | 2 |
6環境容納量 | 2 |
7水源 | 2 |
8水體處理 | 3 |
9地形塑造 | 3 |
10植被修復 | 4 |
11食物鏈修復 | 6 |
12修復工期選擇 | 6 |
13修復工程驗收 | 6 |
附錄A(規範性)揚子鱷棲息地植被修復常用陸生植物 | 7 |
附錄B(規範性)揚子鱷棲息地植被修復常用水生植物 | 9 |
附錄C(規範性)揚子鱷棲息地食物鏈修復可利用的動物名錄 | 10 |
參考資料:
內容範圍
《揚子鱷棲息地生態修復技術規程》(DB34/T 3718-2020)規定了揚子鱷(Alligator sinensis)棲息地生態修復的技術路線、地點選擇、環境容納量、水源、水體處理、地形塑造、植被修復、食物鏈修復、修復工期選擇、修復工程驗收等技術要求。該標準適用於揚子鱷棲息地生態修復工作。
引用檔案
DB34/T 1815 揚子鱷飼養繁殖通用技術標準 | DB34/T 2831 濕地植被修復技術規程 |
參考資料:
實施建議
組織實施:該標準歸口安徽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並進行貫徹指導。
技術措施:起草單位網站、行業內部、對該規程的頒布以及主要內容進行宣傳報導。對該標準實施範圍內相關人員進行培訓,邀請相關人員,進行現場培訓和解釋,促進規程的執行和宣傳。該標準制定人員和相關人員及時跟蹤規程執行中出現的技術問題,適時提出規程的複審和修訂工作。
意義價值
《揚子鱷棲息地生態修復技術規程》(DB34/T 3718-2020)通過修復擴大現有核心棲息地面積,同時對核心棲息地的水系、地形和食物鏈以及植被等進行適度的修復,使得擴大後的野生揚子鱷棲息地可以滿足一定數量揚子鱷野生種群在當地的長期生存和繁衍。該標準的意義是堅決貫徹黨中央關於生態環境保護的決策部署,堅持人與自然和諧共生,堅持節約優先,保護優先、自然恢復為主的方針。根據安徽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關於印發《揚子鱷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問題整改工作方案》的通知(皖辦發﹝2019﹞3號)檔案精神要求,加強保護區已有核心棲息地改造,使得野生揚子鱷日漸減少的棲息地面積得到有效的恢復和擴大,滿足一定數量的野生揚子鱷長期生存的需要。最大限度減輕人類活動干擾,改善野生揚子鱷生活環境,提高野生揚子鱷棲息地的質量,為揚子鱷的種群復壯提供必要的棲息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