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津望京口

《揚子津望京口》是唐朝詩人孟浩然所創作的一首五言絕句。此詩前兩句以遠視角度寫京口的地勢,視野開闊,境界壯麗;三四句寫江口吹起大風,湧起如山白浪,愁殺了想要渡江的人們。全詩四句,都寫得平易質直,明白如話,有襄陽民歌風味。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揚子津望京口
  • 創作年代:唐朝
  • 作品體裁:五言絕句
  • 作者:孟浩然
  • 作品出處:《孟浩然集》
作品原文,注釋譯文,詞句注釋,白話譯文,創作背景,作品鑑賞,文學賞析,名家點評,作者簡介,

作品原文

揚子津望京口1
北固臨京口2,夷山近海濱3
江風白浪起,愁殺渡頭人4

注釋譯文

詞句注釋

1.揚子津:指揚州南面揚子江渡口;京口:即今鎮江市,與揚子津隔江相望。
2.北固:山名,在京口東北,長江南岸。
3.夷山:京口東北方江中有焦山,焦山旁有松寥、夷山二小山,稱海門山。
4.愁殺:愁煞,愁得要死。

白話譯文

北固山緊靠著京口,夷山臨近大海之濱。
江風吹來掀起了白浪,愁死渡頭上的過江人。

創作背景

詩人孟浩然隱居襄陽至四十歲,方始赴京應考。然時運不濟,滯留長安約一年後,於開元十七年(729年)冬,鬱郁返歸故里。翌年夏、秋之交,他又離鄉赴洛陽,開始遊歷,此詩便作於他自洛陽至揚州,欲渡江南行之時。

作品鑑賞

文學賞析

這首詩,抒發了詩人旅途中所感受到的愁情。
詩是由題中之“望”而展開的,首二句以工整的對仗形式,寫出孟浩然站在揚子津眺望南岸京口的地勢。主要是從京口的北固、夷山二山來進行描述。北固山在鎮江之北約一里,由於詩人是在江北南望京口,故以“臨”字寫出二者關係。而夷山在鎮江以東約九里,詩人隔江相望,只隱約可見,故想像其綿延至海濱,以“近”字點刷山之態勢,頗具動態感與延伸感,給人以藝術的聯想。而那個方向又是詩人將去的處所,從中透露出他的幾分企盼之情。二句中涉及到與京口有關的三個地名,且其中山名有二,然並不覺冗贅,顯得十分自然貼切。二句以山為對象,展現了京口的粗略地理位置。
以上兩句主要寫遠望之山,緊接一句,則寫近望之江。隨視線的移動,目光投視在大江之上,只見江風陣陣,白浪滾滾,顯出一種奔涌氣勢。此句與前二句形成動、靜對比,於動中將波翻浪卷、風聲水聲,分別觸發人的視、聽感覺,產生能影響人的官能感受的強烈效果。所以,最後一句之始,便以“愁”字作為一種心理回應,作為由聽、視覺轉換到感覺的審美活動的結果,表現出詩人見此物象而生髮的特定心境,自然地由景入情。這裡的“愁”,並非一般的鄉愁、思愁、遊子之愁,而包含著更深一層的意蘊。詩人久隱山林,年屆四十始應試,結果不第而歸,充滿了難覓知音、厭倦京洛、意欲歸隱的複雜感懷。這個“愁”字,除鄉愁之外,還隱隱含藏著一種失意之愁。那浩浩,長河,滔滔江流,是詩人行程中的險途。同時,也可能又暗喻那使詩人“愁殺”的仕途上的阻隔。“渡頭人”展現了憂鬱愁苦的詩人自我形象,在結構上,又形成掉領全詩的特殊格局。
全詩以題中之“望”作為基點,寫瞭望中之景與望中之愁。其中,詩脈的條理和情感的邏輯十分清晰。以“望”起,望山(靜態)、望江(動態),由此引起“愁",從主體對客體的審視中,展示詩人心緒。情景彌合無間,意境悠遠深厚,語言平實清淳。

名家點評

中國社科院文學研究所研究員陶文鵬《王維孟浩然詩選評》:浩然詩末二句顯然從(梁代)何遜詩後一聯化出,但側重抒寫羈旅愁情。“愁殺”之句,口吻、情調酷似江南樂府民歌,於淺近通俗中顯出新鮮活潑。

作者簡介

孟浩然(689—740年),唐代詩人。本名浩,字浩然。襄州襄陽人,世稱孟襄陽。因他未曾入仕,又被稱為孟山人。早年有志用世,在仕途困頓、痛苦失望後,尚能自重,不媚俗世,以隱士終身。曾隱居鹿門山。年四十,游長安,應進士不第。曾在太學賦詩,名動公卿,一座傾服,為之擱筆。後為荊州從事,患疽卒。曾遊歷東南各地。詩與王維並稱“王孟”。其詩清淡,長於寫景,多反映山水田園和隱逸、行旅等內容,絕大部分為五言短篇,在藝術上有獨特的造詣。有《孟浩然集》。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