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揚子筆石

揚子揚子筆石是產於湖北省宜昌市夷陵區分鄉鎮棠埡村的晚奧陶世(O3)的化石。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揚子揚子筆石
  • 外文名:Yangzigraptus yangziensis Mu
  • 形成時代:晚奧陶世(O3)
  • 產地:宜昌市夷陵區分鄉鎮棠埡村
特性描述,保存單位,

特性描述

由於隔板刺特別發育,此種筆石作梯形保存,即一排胞管的口部向上,另一排胞管的口部向下,兩旁為隔板刺網。筆石體長約40mm,梯形保存的寬度約為5mm(不計隔板刺網),自始至終寬度變化不大,因而兩側近於平行,如將隔板刺網計算在內,則寬度可達12mm。筆石體始部網線不發育,網線細弱,結構不明顯。胎管不清楚。始部的隔板刺較細,向外平伸,略微向上斜伸,末部分叉成為3-4分刺,其間有薄膜相聯。此種薄膜向外伸展,形成浮胞,即所謂刺膜狀結構(scoplate)。向筆石體末部,隔板刺逐漸變粗,漸向上斜,刺膜結構消失,相鄰隔板刺間有橫靶相聯,結成隔板刺網。近末部的隔板刺網相當規則,長10mm左右。隔板刺與筆石體的軸向之間的夾角由45°漸變到25°。隔反刺排列整齊,相互平行,相鄰隔板刺之間有橫靶4-5個。橫靶的寬度與刺相當,而且與刺成正交,但分布距離並不規則。大網與細網均甚發育,大網的口線較粗,在梯狀保存的標本上可以見到中間一排方形至多角形網孔,即口線位置。其性質與尹氏筆石相同,在半梯形保存的標本一側可以見到口刺刺網,其性質與尹氏筆石及擬絞筆石相似。從口線及隔板刺的數目計算,10mm內大概有5-8個胞管,即始部10mm內有7-8個胞管,末部同樣距離內有5-6個胞管。中軸細,僅在筆石體末部見到。

保存單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