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子地區區域地球物理場的綜合地質解釋和深部地質組

《揚子地區區域地球物理場的綜合地質解釋和深部地質組》是由地礦部石油地質中心實驗室;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同濟大學海洋地質系擔任第一完成單位,由陸國新、范小林、蔣洪堪、王家林、吳健生為主要完成人的科研項目。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揚子地區區域地球物理場的綜合地質解釋和深部地質組
  • 第一完成單位:地礦部石油地質中心實驗室
  • 主要完成人:陸國新、范小林、蔣洪堪、王家林、吳健生
  • 項目類別:科研項目
成果信息,成果摘要,

成果信息

成果登乎說嘗放記號
19910774[05084]
成果名稱
揚子地區區域地球物理場的綜合地悼疊捉府質解釋和深部地質組
第一完成單位
地礦部石油地質中心實驗室;中國地質大學(北京);同濟大學海洋地質系
主要完成人
陸國新、范小林、蔣洪堪、王家林、吳健生
主題詞
地球內部;深部地質;地球物理勘探;參數;解譯;揚子

成果摘要

研究綜合分析了揚子地區的重、磁、電、震、溫等各類地球物理參數,從而在全區物理界面:(1)上地幔岩石圈和軟流圈之間的電性界面;(2)上地幔殼之間的密度、速度界面;(3)中、下地殼之間的密度和速度界面以或附近的殼內低速層,低阻層;(4)中、上地殼之間的密度、速度界時同反映磁性結晶基底的磁性界面一致;(5)古生界內部上古生界和上元古界之間的電性、密度和速度界面;(6)中新生界和古生界之間和電性享閥欠界面。以上(4)、(5)界面分別少刪同晉寧面、加里東面大體一致面則往往同印支面一致。 對揚子地區進行了綜合地球物理分區,計、川西戀察詢-大巴;康滇、川鄂蘇、滇黔湘桂、浙閩粵及沿海7個地區(或區的各種地球物理場從不同的層次反映了殼幔特徵、並且和地質情況有關係。 通過區域大剖面的綜合地質-地球物理解釋,對揚子的北界南界)和西界(及西南界)提出了看法,認為揚子地台在其北緣、東--西南緣均以陸內俯衝方式插入周圍的地體,而後者則出現地殼向揚子籃灑頌形成前陸褶皺沖斷系統,得出了岩石圈-軟流圈的深部地質組成的模型計算各類成果圖件時,除根據需要研製了Parker法、磁性界面快速境乘鍵疊代反演外,更重要的是對方法的使用條件和實際效果進行了深入的探討,例如中消除了N+Q地層的影響,利用矩譜法成果編制磁性層頂面和居裡面深一些措施都具有一定特色。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