揖墓粿

揖墓粿,台灣一帶的傳統節日風俗。在清明節中有一個特殊的習俗“揖墓粿”。清明節祭拜完後,將祭拜過的粿(不夠分也以硬幣代替之)分散給前來乞討的孩童,又稱“乞墓粿”、“印墓粿”,有時也會出謎要他們猜,故也稱為“猜墓粿”。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揖墓粿
  • 性質:傳統節日風俗
  • 地區台灣
簡介,意義,

簡介

台灣諺語中一句“踏青青,生後生(男生)”,表達家族興旺、子孫綿延的願望,將自然節氣與家族命脈結合,至今這仍是清明“培墓”習俗中精神的表征。清明是二十四節氣之一,在冬至後的第105天,是現今與冬至一起擁有節慶與節氣性質的兩個習俗節慶日。
早期農業社會裡,只要一聽到墓地理傳來的鞭炮聲,就有許多的兒童圍攏過來,等候掃墓人家分送墓粿,墓主就會將祭畢的粿等分給他們。墓粿主要是面粿或紅龜粿,如果不給,在地小孩可能會在墓上塗牛糞或泥土。

意義

一般而言,台灣的“揖墓粿”有兩個意義。第一是表示福份分享、祖德流芳,所以從前每以“揖墓粿”的孩童多寡來象徵家道的興旺與否。第二是請住在墓地附近放牛的兒童,幫忙看管墳墓,不要隨意將牛牽到墓區踐踏墓園。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