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插花地研究:以明清以來貴州與四川、重慶交界地區為例》是2015年8月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出版的圖書,作者是楊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插花地研究:以明清以來貴州與四川、重慶交界地區為例
- 作者:楊斌
- 出版社:中國社會科學出版社
- 出版時間:2015年8月1日
- 頁數:307 頁
- 定價:76.00
- 開本:16 開
- 裝幀:平裝
- ISBN:9787516166987
- 版次:1-1
內容簡介,作者簡介,圖書目錄,
內容簡介
插花地是中國本土術語,清道光年間就已出現於有關歷史文獻中,但其科學內涵並不為人們所熟知。清代學者、官員胡林翼將插花地歸納為“華離之地”、“犬牙之地”和“甌脫之地”三種類型。本書認為,插花地是特定時期、特定歷史條件下、特定區域內的各個政區(或行政區劃)在形成、發展和變遷過程中形成的各種穿插交錯或各種經界不正之地的總稱,包括飛地和犬牙之地兩種基本類型。本書在詳細占有檔案與歷史文獻資料、並深入實地考察的基礎上,綜合運用歷史地理學、經濟學、社會學和行政管理學等學科理論與方法,對明清以來貴州與四川、重慶交界地區的插花地問題進行了深入研究。
作者簡介
楊 斌 1970年7月生,土家族,貴州思南人。1993年畢業於西南師範大學歷史系,獲歷史學學士學位;2011年畢業於西南大學歷史地理研究所,獲歷史學博士學位。1993-1998年在貴州大學人口研究中心工作,1999年至今在貴州師範大學工作。現為貴州師範大學社會科學處副處長、貴州省高等學校人文社會科學研究基地——貴州師範大學喀斯特生態文明研究中心主任、教授(三級)、博士生導師。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同行評議專家、國家社會科學基金項目通訊評審專家、中共貴州省委“服務決策專家智庫”專家、中共貴州省委政策研究室決策諮詢專家、貴州省宣傳文化系統“四個一批”人才、貴州省地理學會歷史地理專業委員會主任、貴州省土家學研究會副會長。主要研究方向:區域歷史地理、區域人口學。1997年被破格晉升為助理研究員,2006年被破格晉升為教授。
主持、參與各級各類項目近30項,其中,主持國家社會科學基金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項目各1項、國家社會科學重大項目子項目1項、省部級項目4項、國際合作項目1項。出版個人專著3部:《紅燈·警鐘——貴州人口增長的錯位》《貴州人口與全面建設小康社會的關係研究》《農村男性弱勢群體的婚姻邊緣化問題研究——以貴州為例》,參編著作4部,在《地理研究》《中國人口科學》《中國歷史地理論叢》等刊物上發表論文50餘篇,獲貴州省哲學社會科學優秀成果二等獎1項、三等獎2項。多項成果獲省部級領導批示或被有關部門採納。
圖書目錄
緒論
一 概念內涵
(一)插花地
(二)飛地
(三)行政區劃
二 選題背景與時空說明
(一)選題背景
(二)時空說明
三 價值意義
(一)理論意義
(二)現實意義
四 研究思路與主要研究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主要研究方法
五創新之處
(一)理論創新
(二)思路、方法與資料創新
第一章 學術研究回顧
一 插花地研究
(一)研究概況
(二)主要研究內容
(三)深入研究插花地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二 行政區劃研究
(一)政區原理
(二)政區沿革
(三)政區邊界
(四)政區改革與經濟社會發展
(五)西南行政區劃研究
第二章 川(含渝)黔交界線的形成與演變
一 貴州布政使司的建立與川(含渝)黔交界線的初步形成
(一)永樂十一年(1413)前今貴州行政區劃格局
(二)貴州布政使司的建立
(三)川(含渝)黔交界線的初步形成
二 播州楊應龍叛亂與川(含渝)黔交界線的首次大調整
(一)播州楊應龍叛亂
(二)川(含渝)黔交界線的首次大調整
(三)政區沿革(1413-1600)
三 康雍年間川(含渝)黔交界線的再次大調整
(一)川(含渝)黔交界線的再次大調整
(二)政區沿革(1601-1728)
四 1729-2000年川(含渝)黔交界線的局部調整
(一)政區沿革(1729-2000)
(二)川(含渝)黔交界線的局部調整
(三)川(含渝)黔交界線的正式形成
第三章 明清以來川(含渝)黔交界地區插花地基本情況
一 明清時期川(含渝)黔交界地區插花地基本情況
(一)1413-1600年川(含渝)黔交界地區插花地基本情況
(二)1601-1726年川(含渝)黔交界地區插花地基本情況
(三)1727-1912年川(含渝)黔交界地區插花地基本情況
二 民國時期川(含渝)黔交界地區插花地基本情況
(一)秀山縣與松桃縣交界地區
(二)沿河縣與酉陽縣、彭水縣交界地區
(三)彭水縣與務川縣交界地區
(四)南川縣與桐梓縣交界地區
(五)綦江縣與桐梓縣交界地區
(六)習水縣與綦江縣、江津縣交界地區
三 新中國成立以來川(含渝)黔交界地區插花地基本情況
(一)概況
(二)典型個案
第四章 明清以來川(含渝)黔交界地區插花地產生的原因
一 犬牙交錯的政區劃分原則
(一)犬牙交錯原則的基本內涵
(二)犬牙交錯原則在川(含渝)黔交界地區的運用
二 山川形便的政區劃分原則
(一)山川形便原則的基本內涵
(二)山川形便原則在川(含渝)黔交界地區的運用
三 明代的衛所
(一)基本情況
(二)衛所與川(含渝)黔交界地區插花地
四 元、明之土司
(一)基本情況
(二)土司與川(含渝)黔交界地區插花地
五 土地私有制下“地隨人走”的土地管理政策
(一)土地私有制
(二)“地隨人走”的土地管理政策
(三)土地私有制與“地隨人走”的土地管理政策
六 貴州特殊的自然地理環境
(一)貴州自然地理環境概述
(二)貴州自然地理環境與川(含渝)黔交界地區的插花地
第五章 明清以來川(含渝)黔交界地區插花地的影響
一 對行政管理的影響
(一)容易產生管理衝突與管理空白
(二)不利於提高行政管理效率
(三)不利於降低行政管理成本
二 對社會穩定的影響
(一)土匪、盜賊橫行
(二)糾紛策源地
三 對經濟發展的影響
(一)不利於田間地頭管理
(二)不利於統一規劃與經營
四 對人民民眾生活的影響
五 典型個案:赤水河流域犬牙交錯政區格局的影響
(一)赤水河流域犬牙交錯的政區格局
(二)赤水河流域犬牙交錯政區格局的影響
(三)解決赤水河流域犬牙交錯政區格局的對策與建議
第六章 明清以來川(含渝)黔交界地區插花地清理撥正
一 明代的清理撥正
(一)鎮遠知府周瑛的建議
(二)巡按貴州御史蕭端蒙的建議
(三)川湖貴總督李化龍的建議
(四)巡按貴州御史楊鶴的建議
二 清代的清理撥正
(一)雍正年間的清理撥正
(二)道光年間的清理撥正
(三)鹹豐年間的清理撥正
(四)光緒年間的清理撥正
三 民國時期的清理撥正
(一)川黔兩省自行清理撥正(1940-1944)
(二)內政部主持下的清理撥正(1945-1946)
(三)長壩槽之爭
(四)龔灘設治之議
四 新中國成立以後的清理撥正情況
第七章 清理撥正插花地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 明清以來的清理撥正經驗總結
(一)明清以來清理撥正的總體特徵
(二)明清以來清理撥正不徹底的原因
二 清理撥正應注意的幾個問題
(一)清理撥正插花地的客觀必然性
(二)清理撥正插花地面臨的新形勢
(三)清理撥正插花地應注意的問題
附錄一 行政區域界線管理條例
附錄二 省市縣勘界條例
附錄三 縣行政區域整理辦法大綱
參考文獻
後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