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尼安島登入戰

提尼安島登入戰是1944年太平洋戰爭後期美軍在馬里亞納群島戰役中的一次登入作戰。提尼安島是馬里亞納群島中具有戰略地位的島嶼之一。1944年7月24 日,美海軍第四陸戰師在第五十八特混艦隊的艦炮和航空火力支援下,在提尼安島北部海灘突擊登入。經激戰,兩天后將日軍壓迫至南部高地和懸崖,28日美軍攻克格關角,30日,美軍攻占提尼安城,8月2日占領全島。此戰美軍以較小傷亡,僅九天時間就攻下了提尼安島,基本全殲守島日寇,堪稱島嶼登入戰的經典,被譽為太平洋戰爭中最成功的兩棲登入戰。

基本介紹

  • 名稱:提尼安島登入戰
  • 地點:馬里亞納群島
  • 時間:1944年7月24日-8月2日
  • 參戰方:美國,日本
  • 結果:基本全殲守島日寇
戰爭背景,戰爭地點,戰爭過程,戰爭結果,戰爭意義,

戰爭背景

進入1943年下半年,美軍經過一年半的艱苦奮戰,終於扭轉了戰爭初期的被動局面,從戰略防禦轉入了戰略進攻。浩瀚的太平洋,縱橫萬里,對日本的進攻路線主要有三條,一是北太平洋,二是中太平洋,三是西南太平洋,哪裡作為主攻方向是美軍發動戰略進攻最重要的問題,北太平洋天氣嚴寒,海面上風大浪急,不利於實施大部隊作戰,而且對日本維持其戰爭的生命線——與東南亞的海上交通,起不了多大作用,無法迅速解決戰爭,因此美軍自1943年5月收復阿留申群島後,就未在這個方向採取進一步攻勢。中太平洋與西南太平洋作為主攻方向的爭論,在美軍上層產生了尖銳的分歧,以麥克阿瑟陸軍上將為代表的一方,主張
提尼安島登入戰提尼安島登入戰
速度可想而知。相反,從中太平洋發動攻勢,可將日軍在太平洋上的部署攔腰截斷,切斷日本本土與東南亞之間的海上交通線,這對於日本而言是致命的,而且中太平洋上所要奪取的,大多是相距遙遠的一些面積較小的珊瑚礁和島嶼,即便日軍在這些島嶼上的防禦比較堅固,也會由於面積小而力量單薄,彼此距離遠而難以得到增援與補充,容易為美軍各個擊破,加之這條路線與美軍後方基地路程較近,能節省部隊與運輸船隻,從而迅速結束戰爭。
表面上看是進攻路線之爭,實際上卻反映出美國陸海軍之間的深刻矛盾,因為如果從西南太平洋發起攻擊,主要依靠陸軍實施地面進攻,海軍只不過擔任保護海上運輸,以海空火力支援地面作戰,並掩護陸軍近海側翼的次要任務。而從中太平洋展開進攻,關鍵是掌握制空權與制海權,海軍的航母編隊將是絕對的主力,由於所需占領的島嶼面積較小,地面戰鬥只需要小規模陸軍部隊,海軍才是主角。因此這場爭論,雙方都分別得到了陸海軍頭面人物——陸軍參謀總長馬歇爾上將和海軍作戰部長金上將的鼎力支持。由於這個問題事關重大,美國參謀長聯席會議進行了極其慎重和細緻的研究,最後決定採取以中太平洋為主,西南太平洋為輔的雙管齊下戰略,這樣既可避免單線進攻易遭日軍集中全力的抗擊和暴露側後的危險,又能迷惑日軍,使其難以判斷美軍的主攻方向,分散日軍兵力和注意力,為戰略進攻的順利實施創造有利條件。之所以選擇中太平洋為主攻方向,還有一個原因是因為隨著美國軍事工業全面轉入戰時生產,大批航空母艦和登入艦艇的建成服役,使中太平洋的海軍部隊擁有了一支以航母為核心具有極高機動力和極強突擊力的艦隊,能夠確實保證掌握制空權和制海權。

戰爭地點

馬里亞納群島,是個南北走向,綿延長達425海里的火山群島,由大小近百個島嶼組成,較大的火山島有十六個,自北向南主要有第二大島塞班島,第三大島提尼安島羅塔島和最大島嶼關島,著名的葡萄牙航海家麥哲倫於1521年發現該群島,以當地土著人使用的船隻命名為三角帆之島,1565年起成為西班牙的屬地,為紀念西班牙國王菲利普四世的馬里亞納王后,才稱為馬里亞納群島。1898年美西戰爭中,美國占領了關島,此時的西班牙國力已經衰弱,便決定以400萬美元的價格出售馬里亞納群島的其餘島嶼,加羅林群島和馬紹爾群島,美國認為這些島嶼值不了400萬美元,沒有買,結果被德國買去。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日本以委任統治地的名義將這些島嶼盡數據為己有。並於太平洋戰爭爆發後的第三天,即1941年12月10日占領關島。
提尼安島登入戰提尼安島登入戰

戰爭過程

提尼安島位於塞班島西南約五公里,美軍覺得提尼安島雖然面積較小,但距離塞班島太近,對塞班島威脅較大,而且該島建有設施完備的大型機場,只要稍加改建,就可成為B—29轟炸日本本土的出發基地,所以決定北部登入編隊在攻取塞班島之後儘早奪取該島。
提尼安島上日軍兵力海軍第五十六警備隊、第八十二、第八十三防空隊,以及第一航空艦隊的空勤、地勤和司令部機關人員,共約4100人,配置有140毫米岸炮10門、75毫米高平兩用炮9門。陸軍為步兵第二十九師團之第五十聯隊、步兵第一三五聯隊第一大隊和一個坦克中隊,共4000餘人,配屬75毫米山炮12門、37毫米反坦克炮6門、坦克12輛。第五十聯隊原是駐紮在中國東北的關東軍,訓練有素,裝備精良,是島上防禦的中堅力量。島上軍銜最高的是第一航空艦隊司令角田覺治海軍中將,但他所屬的部隊是岸基航空兵,而且已在戰鬥中幾乎損失殆盡,所以實際指揮地面戰鬥的是五十聯隊聯隊長緒方敬志大佐。
美軍在6月11日進攻塞班島開始後,始終分派部分飛機、軍艦對提尼安島進行火力壓制,並吸取塞班島登入的經驗教訓,大力加強了炮火準備。6月20日起,美軍就將第二十四野戰炮兵軍的近200門155毫米火炮部署在塞班島西南海岸,對提尼安島北部地區進行炮擊,在十五天中,發射的炮彈多達24536發,平均每分鐘就落彈一發,與此同時,美軍偵察機和水下爆破隊對提尼安島進行了周密系統的偵察,發現提尼安島地形不像塞班島那么複雜,比較平坦,但其海灘多是由珊瑚礁組成的懸崖峭壁,適合登入的灘頭只有西南部的桑哈隆灣和東部的阿西加灣,然而,日軍在這兩處灘頭布設有大量水雷,海灘上密布鐵絲網,防禦工事比較堅固。除了上述兩處灘頭外,美軍還發現在西北部有兩處適合登入的地點,缺點就是灘頭寬度太窄,美軍代號“白一灘”的灘頭寬度僅30餘米,代號“白二灘”的灘頭也不過50米寬,日軍在此的防禦非常薄弱,近乎是不設防的,特納與史密斯商議後,認為這裡可以得到塞班島地面炮兵的有力支援,而且出乎日軍的意料,能夠出其不意,最終決定在這兩個灘頭實施登入,以達成進攻的突然性。但如何在這樣狹窄的灘頭將兩個師的人員、車輛、物資運上岸,還從來沒有過,好在美軍已經通過幾年來的戰爭逐步學會了戰爭,能夠在複雜情況下應付自如。7月22日,美軍首次出動P—47戰鬥攻擊機使用凝固汽油彈攻擊提尼安島。7月23日,美軍將提尼安島劃分為五個區域,投入了艦載機、岸基航空兵、艦炮和地面炮火進行了全面火力準備,使日軍火炮陣地和防禦工事遭到了嚴重破壞,美軍在炮火準備中故意對桑哈隆灣和阿西加灣進行了猛烈轟擊,而對預定登入的西北部地區轟擊很輕微,以迷惑日軍。緒方將其主力調到上述兩個灘頭,但他還是留了一手,命令各地部隊必須將三分之二的兵力作為機動兵力,隨時準備調往其他地區,以應付突發情況。當天夜間,美軍登7月24日,美軍陸戰二師兩個團在桑哈隆灣和阿西加灣實施了佯動登入,當日軍開始還擊後,就重新登上運輸艦,前往真正的登入地點。陸戰四師則由37艘坦克登入艦運載,在西北海灘實施登入。美軍乘坐履帶登入車分為十五個波次,以很小間隔向灘頭衝擊。七時五十分,第一波搶灘登入,履帶登入車卸下登入兵立即調頭,運載後續部隊,儘管每一波只相距四分鐘,但美軍沒有一點混亂,秩序井然,日軍抵抗極其輕微。八時二十分,已有三個營上岸。十時三十分,推土機上岸,迅速拓寬了灘頭,改善了灘頭狹窄的不利局面。十一時三十分,第一批M—4坦克上岸。十三時十五分,75毫米榴彈炮運上岸,隨即在預定位置就位,開始以炮火支援登入部隊的推進。黃昏時分,塞班島運來的兩個浮橋碼頭開始架設,於次日早晨開始發揮作用,滿載人員和物資的車輛可以從浮橋碼頭直接開上岸,大大提高了卸載的速度和效率。十七時四十五分,陸戰四師全部上岸。
十八時五十分,75毫米半履帶式自行火炮也開始上岸。二十時,佯動登入的陸戰二師先頭營也已登上灘頭。日終時,美軍已有15614人上岸,並形成了鞏固的登入場。7月25日凌晨,緒方投入了兩個步兵大隊和12輛坦克,發動了反擊。總共向美軍發起了三次衝鋒,在美軍猛烈炮火下,陣亡達到1200人,但日軍的進攻一直持續到天亮才告平息。這次反擊傷亡的都是提尼安島上最具戰鬥力的第五十聯隊的精銳部隊,慘重傷亡使日軍的防禦力量遭到了極大削弱,此後日軍就再也沒有實施有組織的反擊。7月25日,美軍採取白天進攻,夜間防禦的戰法,當天猛攻馬 加山和拉索山,雙方發生了激烈的戰鬥。而美國海軍第五十八特混編隊出動了三個特混大隊從25日至28日對加羅林群島日軍機場和軍港進行了空襲,以使上述地區的日軍無法增援提尼安島。7月26日,美軍陸戰二師全部上岸,投入戰鬥。陸戰四師則占領了北機場,並於7月29日起修復使用。一年後,1945年8月,美軍在日本廣島投下核子彈的B—29轟炸機就是從這個機場起飛的。下午,美軍的105毫米榴彈炮也被運上島,開始猛烈轟擊島上日軍,日軍在美軍猛烈炮火轟擊下,通信聯繫全部中斷,失去了統一的指揮,只能各自為戰,憑藉著防禦工事負隅頑抗。7月27日,美軍兩個師並肩突擊,步步為營,穩紮穩打,由北向南逐步推進,日軍由於失去了統一指揮,而且島上多是開闊的甘蔗田,沒有險峻地形可供日軍利用,因此節節敗退。7月28日,美軍攻占了格關角。7月30日,美軍占領了提尼安城。美軍已經控制了提尼安島五分之四的地區,日軍被壓縮到島的南部,仍在拚死頑抗。8月1日,美軍先後占領了東南角的馬波角和最南端的拉婁角,當晚史密斯將軍宣布全部占領了提尼安島,但在此後的數天時間裡,還有小股日軍殘部進行自殺性的衝鋒,已經無力回天。緒方等日軍指揮官下落不明,估計多半已經按照日軍的傳統剖腹自殺。

戰爭結果

提尼安島登入戰,美軍陣亡389人,傷1816人。日軍守島部隊大部被殲,僅美軍掩埋的日軍屍體就有5000具,日軍還有252人被俘,其餘守軍有的隱藏在叢林或岩洞中,有的乘小艇逃往其他島嶼,直到戰爭結束後,還有61人從叢林中走出來投降。美軍在此次登入戰中,付出極小的傷亡,僅用九天時間就攻下了提尼安島,堪稱島嶼登入戰的經典,被史密斯將軍譽為:“太平洋戰爭中最成功的兩棲登入戰。”這主要是美軍充分吸取了塞班島的經驗,炮火準備和支援比較得力,計畫周密,指揮得當,選擇登入地點出其不意。美軍攻占提尼安島,並基本全殲了守備部隊,導致日軍在太平洋上的戰略防禦態勢嚴重惡化,大本營規定的“絕對國防圈”由於核心地區的喪失而面臨崩潰,日本本土將遭到從馬里亞納群島起飛的美軍B—29轟炸機的直接空襲,並使美軍獲得了在中太平洋上繼續進軍的前進基地。

戰爭意義

戰後,日本最後一任戰時內閣首相近衛文麿在接受美軍審訊時,承認當戰役失敗後,他就確信日本已經在戰爭中失敗了!許多人也從戰役的勝敗中,清楚地認識到日本的最後失敗已經無可避免。這就是戰役的重大意義!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