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樹的弟子很多,提婆是龍樹門下最傑出的一位,繼龍樹之後,在南印度傳播大乘空宗。佛教史上,提婆與龍樹兩人的思想一同被稱做“龍樹提婆之學”,就是印度初期大乘佛教的中觀學說。
基本介紹
人物故事,成就,
人物故事
提婆是師子國人,早在提婆拜師龍樹之前,便熱衷印度文化,博學多聞,才辯超絕,備受當世人推崇。傳說他曾挖鑿大自在天神金像的一隻左眼,後又自挖左眼,真心供養大自在天,感動天神。由於他只剩下一隻右眼,因此世人稱他為“迦那提婆”,意譯是“隻眼提婆”。
提婆初見龍樹時,龍樹令弟子盛滿一缽水置放其前,提婆一言不發,掏出一枚針投入水中,在無言妙辯中,兩人欣然契合,於是出家為龍樹弟子,以智辯著稱,遊歷印度各地,大振破邪之見。
有一次,提婆在缽羅耶伽國,與外道婆羅門論辯高手進行辯論。
婆羅門問:“你叫什麼名字?”
提婆回答:“我的名字叫‘天’。”(提婆的梵語是 Deva,意譯是天。)提婆的回答並沒有錯,但是婆羅門外道非常不滿意,再問:“天是誰?”
提婆回答:“是‘我’。”
那位外道一計未成,便又順著提婆的回答再問:“我是誰?”
提婆回答:“狗。”
這是提婆罵外道的高明處,但外道並未會意過來;因為“我”是印度哲學家經常討論的問題。提婆的“狗”字,也意味狗也有自己的本性。所以外道以為提婆正在回答他的問題。他接著又問:“狗是誰?”
提婆答:“你。”
兩人往復問來答去,總是在“天、狗、我、你”幾個字之間來迴轉,那位婆羅門外道才覺得事情有些不對頭,仔細一想,原來自己被提婆辱罵了,禁不住放聲大笑,對提婆的幽默風趣佩服得五體投地。
提婆為傳播大乘佛法,曾感化了一位南印度國王,使他皈依佛教。這位國王建立一座法壇,請提婆說法,引起其他教派的嫉妒與不滿,於是展開一場大辯論。一時,來自四面八方的各派論師一起雲集到提婆的壇場,向他挑戰。提婆憑著智慧與辯才,展開長達三個月的辯論會,降伏了八方的論師萬餘人,最後外道都成了提婆的弟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