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前埋葬

《提前埋葬》是美國作家愛倫·坡創作的短篇小說。

在故事中,主人公患有“強直性昏厥症”,時刻都面臨著被活埋的危險,對此主人公作了一系列努力,但還是逃脫不了對死亡的恐懼。主人公變得神經脆弱,被恐懼折磨得痛苦不堪,他對一切要走出家門的活動都猶豫再三,甚至懷疑他最親密的朋友的關心和忠誠。一次醒來後的失憶令他以為自己被埋在棺材裡,經歷了極端的恐懼之後,他竟然不再害怕死亡,“強直性昏厥症”也不治而愈。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提前埋葬
  • 外文名稱:The Premature Burial
  • 文學體裁:短篇小說
  • 作者:【美】愛倫·坡
內容簡介,作品鑑賞,作者簡介,

內容簡介

小說一開始,看上去飽經世事的敘述者在對生死、文學、歷史等問題侃侃而談,並且以十分嚴謹的口吻敘述了四個有關“活埋”或者“死而復生”的恐怖案例。隨後,敘述者突然將話題轉移到自身,展示了自己所患的名為“強直性昏厥”的怪病,即時常出現“假死”的症狀,這讓敘述者終日生活在被“提前埋葬”的恐懼之中。為了避免被活埋的厄運,他做了大量的準備工作,例如終日與了解自己病情的親人和朋友呆在一起、設計一個有生命保障措施並且易於逃脫的私人墓穴,等等。但是,敘述者越是理性、精心地策劃,越是感到焦慮不安,總擔心友人會背棄對他的承諾,借他發病之機將他埋葬。一天,他醒來後發現噩夢成真:自己被困在一個充滿泥土和潮濕的氣息、黑暗狹窄的“棺材”里,頓時嚇得大喊大叫,直到被朋友“解救”出來才知道,自己實際上是與朋友出行時睡在一個狹小的船艙里。經過了這樣一次可笑又可怕的“活埋”,敘述者開始蟠然醒悟:
我的靈魂恢復健康—獲得安寧。我出國旅遊。我進行高強度的體育鍛鍊。我呼吸天空的自由空氣。我思考死亡以外的其他問題。我摒棄了那些醫學書籍。我把“巴肯”付之一炬。我不再閱讀《夜思》—不再閱讀有關墓地的浮誇的文章—不再閱讀鬼怪故事—例如本文。

作品鑑賞

愛倫·坡給讀者呈現了一個人如何整日生活在死亡的恐懼中,為非理性的思想與理性的分析所困擾,二者相互作用,將恐懼推向極點—然而,預期的死亡並未來到,反倒是以一場鬧劇的方式結尾。不僅如此,當敘述者開始用“例如本文”四個字改變外敘述層的性質,方才還沉迷在恐怖情節,甚至從中獲得快感的讀者會發現,自己正是和倒霉的主人公一樣沉迷於恐怖小說,而主人公的悲慘遭遇及隨後生活方式的轉變,正對喜歡從恐怖中尋找刺激的讀者構成一種諷刺,逼迫讀者在釋卷後反思自身—甚至在某種程度上,己經帶上了一絲倫理上的勸誡意味。
《提前埋葬》中描寫的主人公對死亡的恐懼,喚起了眾多讀者的共鳴。這一恐懼沉積在人們內心深處,是人們在頭一秒鐘划過腦海,不願意花費第二秒鐘多加考慮的事情。然而愛倫·坡卻以洋洋灑灑數千字,通過引用醫學上和平常經歷中的直接證據來證明活埋一直在上演。被活埋者有男人有女人,有炮兵軍官有市民的妻子,對於活埋的時間、地點,主人公均加以詳細說明。最令人毛骨悚然的是,主人公通過自己因為失憶令他以為自己被埋在棺材裡的真實經歷,讓讀者與其共同經歷了一次起死回生的體驗。通過這一途徑,小說所營造出的恐怖可謂達到了令人毛骨悚然的地步。然而主人公豁然醒悟,原來自己只是虛驚一場,是被壓在狹窄的甲板下面。想來讀者被揪起的心也終於落了地。愛倫·坡所營造的死亡之美也圓滿地揭下了它神秘的面紗。
誠然,讀者不能簡單地說愛倫·坡只是為了製造恐怖來取悅讀者。他借主人公之口表達了他對人生的看法:“有那么些時候,甚至在理性清醒的眼裡,我們悲慘的人類世界也會像一個地獄——可人類的想像力絕非卡拉蒂絲,能泰然地去探測其每一個洞穴。哀哉!那些數不清的陰森恐怖不可被視為純然的想像——但就像陪著阿弗拉斯布順奧克蘇斯河航行的那些魔鬼,它們必須沉睡,不然它們會吞噬我們——必須讓它們沉睡,不然我們將滅亡。”小說結尾這一段話意味深長。愛倫·坡借主人公的死亡經歷闡明了這樣一個道理:人要戰勝恐懼,不能被恐懼打倒。或者也可以說,人最大的敵人是自我,恐懼是內心深處畏懼前進的表現,要戰勝恐懼,惟有戰勝自我。

作者簡介

埃德加·愛倫·坡(Edgar Allan Poe),生於1809年1月19日,逝於1849年10月7日,美國作家,詩人,編輯和文學評論家,美國浪漫主義思潮時期的重要成員。坡以神秘故事和恐怖小說聞名於世,他是美國短篇故事的最早先驅者之一,又被尊為推理小說的開山鼻祖,進而也被譽為後世科幻小說的始祖。他是第一個嘗試完全依賴寫作謀生的知名美國作家,從而導致貧困潦倒。
提前埋葬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