控制革命是指1986年,貝尼格在其代表作《控制革命:信息社會的技術與經濟起源》中表達的有關解釋電腦技術等信息傳播新技術在當代社會的重要地位的新穎理論,引起了美國學術界的廣泛關注。概而言之,他是一種強調信息傳播技術作為社會控制手段的理論。
研究背景,主要觀點,工業革命激發控制革命,傳媒和信息的控制功能,評價,作者簡介,
研究背景
二十世紀八十年代後期以來,以電腦技術為基礎的一系列信息傳播新技術和信息傳播系統的作用日益凸現,電腦網際網路已迅速崛起為最新的媒介。被稱為“第四媒體”的因特(互聯)網,已成為新媒介的最傑出代表。在這樣的新形勢下,學界業界在有關媒介分析理論的研究中,顯然應加倍關注那些以探討比電視更新的傳播新技術與新型傳播系統為切入點的媒介技術分析理論。美國傳播學者詹姆斯·貝尼格(James Beniger)1986年在其專著《控制革命:信息社會的技術與經濟起源》中表達的闡述電腦技術等信息傳播新技術在當代社會中的重要地位的“控制革命”論,正是這樣一種媒介理論。這一理論透過信息傳播新技術的發展,透視社會發展的信息化動向的由來,探溯“信息社會”的起源。貝尼格的專著發表後,贏得了“美國出版者協會社會與行為科學最傑出書籍獎”,一系列學術性刊物和《紐約時報》書評專欄,對該書論述的深度、廣度和精闢,讚譽有加。“控制革命”論迅速引起了美國學術界和國際上傳播學術界的廣泛關注。
主要觀點
工業革命激發控制革命
貝尼格認為,控制革命起源於工業革命帶來的整個社會物質經濟運轉速率的大幅度提高對於社會控制的挑戰。在這場革命中,採集、儲存、處理和傳播信息的技術與經濟排列形式中,集中出現了許多速度變化革新,標誌著人類運用信息能力的相應的大飛躍。沒有控制革命,由工業革命所加速的物質經濟運轉不可能有序的進行。當今以電腦技術為核心的信息傳播新技術的突飛猛進,可以說是這場控制革命的繼續。
傳媒和信息的控制功能
貝尼格提出,大眾傳媒的控制功能,主要是通過廣告來實現的。對於廣義的社會控制而言,貝尼格則將行政機構的改革和數據處理等信息硬體技術同控制革命聯繫在一起。
評價
貝尼格的“控制革命”論,將傳播技術同社會控制相聯繫,在有關信息傳播技術及其發展同社會變遷的關係問題上,探究信息傳播技術發展的原因與社會經濟如何來促進傳播技術的突飛猛進。與麥克盧漢的媒介理論相比:一方面,他的關注點集中於工業革命以來現在經濟發展史的探索;另一方面,不同於麥克盧漢把媒介技術及其發展視為社會變遷的動因,貝尼格著重研究傳播技術的變遷受到社會其他領域變化的推動這一方面,探究信息社會和信息傳播新技術革命的起源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