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接見西藏國慶觀禮團,參觀團代表的談話
- 時間:1954年6月
- 類別:談話
- 相關:朵噶·彭錯饒傑
相關背景,全文內容,
相關背景
新中國成立後,對於少數民族地區的改革問題,中國共產黨向來主張在堅持民族平等的基礎上謹慎對待。這種謹慎立足於從實際情況出發,強調改革要以條件是否充分和成熟為前提。1950年6月9日,毛澤東在中共七屆三中全會上講話時指出,必須謹慎對待少數民族地區的社會改革,無論如何不能急躁。“條件不成熟,不能進行改革。一個條件成熟了,其他條件不成熟,也不要進行重大的改革……沒有民眾條件,沒有人民武裝,沒有少數民族自己的幹部,就不要進行任何帶民眾性的改革工作。”
這一講話精神不僅強調了少數民族地區改革條件的必要性,而且注重改革條件的充分性,認為只有在這些條件成熟時,改革才有基礎與保障。對於西藏也是如此,《十七條協定》簽訂的當天下午,毛澤東在與進軍西藏的十八軍軍長張國華談話時指出:“在西藏考慮任何問題,首先要想到民族和宗教問題這兩件事,一切工作必須慎重穩進。”西藏和平解放之初,由於當時的歷史和現實條件的制約,《十七條協定》不可能馬上全部實行。
1952年4月6日,毛澤東在《關於西藏工作的方針》中比較了西藏和新疆的情況後指出,西藏至少在兩三年內不能實行減租,不能實行土改。他還就執行《十七條協定》問題強調,當時沒有全部實行協定的物質基礎、民眾基礎和上層基礎,勉強實行,害多利少。他指出:“只做生產、貿易、修路、醫藥、統戰(團結多數,耐心教育)等好事,以爭取民眾,等候時機成熟,再談全部實行協定的問題。”這就是說要等待時機,時間拖得愈久,實行協定的理由就愈多,同時積極創造條件為實行協定作準備。
在封建農奴制度下,政教合一的封建領主專政既統治又代表著西藏,因此,西藏實行民主改革,既要做好民眾工作,又要做好上層的反帝愛國統一戰線工作。能否實現西藏民主改革,關鍵在於當時西藏的上層統治集團。1952年4月6日,毛澤東在《關於西藏工作的方針》中指出:“要用一切努力和適當辦法,爭取達賴及其上層集團的大多數,孤立少數壞分子,達到不流血地在多年內逐步地改革西藏經濟、政治的目的。”這一指示進一步闡述了《十七條協定》關於西藏民主改革要協商進行的精神。一方面,中央對達賴及其上層集團的大多數採取“爭取”的方針,並把商量辦事作為實現西藏民主改革的重要方式。1953年10月18日,毛澤東在接見西藏國慶觀禮團、參觀團代表的談話中指出:“西藏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的發展,主要靠西藏的領袖和人民自己商量去做”。
全文內容
我們要和各民族講團結,不論大的民族、小的民族都要團結。例如鄂倫春族還不到兩千人,我們也要和他們團結。只要是中國人,不分民族,凡是反對帝國主義、主張愛國和團結的,我們都要和他們團結。團結起來,按照各民族不同地區的不同情況進行工作。有些地方可以做得快一點,有些地方可以做得慢一點,不論做快做慢都要先商量好了再做,沒有商量好就不勉強做。商量好了,大多數人贊成了,就慢慢地去做。做好事也要商量著做。商量辦事,這是共產黨和國民黨不同的地方。國民黨勢力大就壓迫人。他們不僅壓迫少數民族,還壓迫大多數漢人。國民黨是做壞事的。壞事是不應當做的。我們的幹部有了錯誤就要批評。我們在西藏的工作有什麼缺點和錯誤,請你們講,你們不同意的和你們認為不利於人民的都可以講,便於我們糾正。有了缺點就馬上糾正,這是我們和國民黨不同的地方。
過去兩年來,中央人民政府和西藏地方之間的相互了解以及漢藏兩個民族之間的相互了解是有進步的,西藏地方對中央以及藏族和漢族之間都是一天一天靠攏的,相信將來會更加靠攏。
整箇中國現在還很落後,需要發展。這是因為過去有帝國主義和國民黨壓迫的關係。他們現在已被我們趕走了,這四年來我們就有很大進步。在國家經濟恢復以後,今年開始了第一個國家建設的五年計畫,預計在三個五年計畫以後,我們的大工業就建立起來了。蘇聯在三十六年前趕走了帝國主義和國內的壞人,建設了三十六年才有現在的成績。我們建設起來比蘇聯還要快些,因為我們有蘇聯的幫助。中國人口很多,有五萬萬幾千萬,是全世界人口最多的國家,土地也很廣大,有三個五年計畫就能建設得很好了,對西藏就會有更大的幫助了。
中央有什麼東西可以幫助你們的一定會幫助你們。幫助各少數民族,讓各少數民族得到發展和進步,是整個國家的利益。各少數民族的發展和進步都是有希望的。
西藏政治、經濟、文化、宗教的發展,主要靠西藏的領袖和人民自己商量去做,中央只是幫助。這點是在和平解放西藏辦法的協定里寫了的。但是要做,還得一個時間,而且要根據你們的志願逐步地做。可做就做,不可做就等一等;能做的,大多數人同意了的,不做也不好。可以做得慢一些,讓大家都高興,這樣反而就快了。
總之,我們的方針是團結進步,更加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