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測器8號重5375公斤,於1970年10月20日由質子K/D型運載火箭發射, 成功飛掠月球並返回地球。攜帶有生命體、相機。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探測器8號
- 外文名:Detector 8
- 所屬國家:蘇聯
- 質量:5375公斤
- 主要儀器:相機
- 發射時間:1970年10月20日
- 發射載體:質子K/D型運載火箭
- 目的星球:月球
- 其他信息:成功飛掠月球並返回地球
探測器8號重5375公斤,於1970年10月20日由質子K/D型運載火箭發射, 成功飛掠月球並返回地球。攜帶有生命體、相機。
探測器8號重5375公斤,於1970年10月20日由質子K/D型運載火箭發射, 成功飛掠月球並返回地球。攜帶有生命體、相機。簡介“探測器”計畫是為蘇聯的載人繞月飛行提供技術基礎而實施的,主要解決從月球返回地球以及太空人能...
嫦娥八號探測器,是由中國空間技術研究院研製實施無人取樣返回太空飛行器。未來,嫦娥八號除了繼續進行科學探測試驗以外,還要進行一些關鍵技術月面實驗。2023年2月7日,央視新聞報導,中國將全面推進探月工程四期。其中,嫦娥八號將在2028年...
火星8號,也叫火星96 ,是一個俄羅斯在1996年所進行的火星太空探測計畫,與火星計畫中相同名稱的任務並無關聯性。當第二次的第四節火箭點火失敗時,探測器零件重新返回大氣層並在太平洋、智利、玻利維亞一帶解體成一條320公里長的碎片帶...
月球8號(俄語:Луна-8)是蘇聯於1965年12月3日發射的無人月球探測器。蘇聯航天部門計畫讓它在月球上實現軟著陸,但由於制動火箭沒能及時點火而於1965年12月6日(UTC時間21:51:30)撞毀於月面風暴洋。月球8號 發射載具...
徘徊者8號(英語:Ranger 8)是美國的無人行星探測任務徘徊者計畫的第8顆無人探測器,於1965年2月17日(UTC時間17:05:00)發射。它的設計是為了以拋射的軌道抵達月球,並在撞擊前的最後幾分鐘飛行時間內傳送回高解析的月球表面影像...
水手8號探測器原計畫與水手9號探測器一同前往火星探測。但由於發動機故障而重新墜入大氣層,最終墜落在大西洋內。水手探測器 水手號探測器是美國行星和行星際探測器系列。從1962年7月至1973年11月共發射10個,其中3個飛向金星2個成功6...
火星探測車(別稱:火星車、火星漫遊車)是指在火星登入用於火星探測的可移動探測器,是人類發射的在火星表面行駛並進行考察的一種車輛。火星車之前由美國和前蘇聯多次發射。火星車傳來了大量的火星資料,為人類了解火星做出了巨大的貢獻。
這枚探測器後來被稱為“宇宙419”號,因為前蘇聯事後否認這枚探測器將要前往火星。火星2號於1971年11月27日在火星著陸,因遇到火星沙暴一著陸就與地面失去聯繫,但它仍然是第一個到達火星表面的人造物體。軌道器則運行到1972年8月22日...
可承受很高的太陽輻射熱負荷:天線系統拋物面反射器的溫度達到400℃;太陽電池在128℃時仍能正常工作。“太陽神”號探測器裝有以下8種儀器:電漿探測器、磁通門式磁強計、線圈式磁強計、射電探測儀、空間望遠鏡、電子探測儀、黃道光光度...
1971年,美國向火星發射了兩枚探測器,嘗試進入火星軌道,環繞火星飛行,以獲取火星的高清晰照片。5月8日,水手8號發射升空,幾分鐘後因火箭故障墜入了大西洋。5月30日,水手9號發射升空,這是有史以來第一枚成功進入環繞火星軌道的...
尤里塞斯探測器不僅要以這種前所未有的速度飛往木星,而且還要展開長達72.5米的天線。其科學目標是對太陽極地上空區域進行探測。尤里塞斯需要以極高的精度發射,以便飛行8億公里到達木星,然後穿過一條只有160.9公里寬的軌道通路,藉助木星引力...
旅行者號探測器 1977年8月20日和9月5日,美國發射了一對旅行者號探測器——“旅行者“2號和1號,獲得探測土星的新成果。這對探測器在考察了木星之後,於1980年11月13日和1981年8月26日飛近土星考察。“旅行者”1號掠過土星時,...
“徘徊者號”(Ranger)探測器是美國為了“阿波羅計畫”的實現發射的三種系列的月球探測器之一,另外兩種是月球軌道環行器和月球勘探者探測器。從 1961年8月~1965年3月,美國先後向月球發射了9顆“徘徊者號”探測器,它的主要目的是...
美國在1972年3月發射的先驅者10號探測器 ,已在1986 年飛越冥王星的平均軌道,成為第一個飛出太陽系的太空飛行器。美國1989年5月發射的麥哲倫號探測器,於1990年8月後一直繞金星飛行,1991年發現金星仍存在地質活動。日本於1991年8月發射...
隨後1965年2月17日發射的徘徊者8號和3月24日發射的徘徊者9號,都在月球上著陸成功,並分別拍回7137張和5814張月面近景照片。1966年5月30日發射勘測者1號新型探測器,經過64小時的飛行,在月面風暴洋軟著陸,向地面發回11150張月面照片...
例如,美國“旅行者”2號探測器的速度比雙切軌道所要求的大0.2公里/秒,到達木星的時間縮短了將近四分之一。為了保證探測器沿雙切軌道飛到與目標行星軌道相切處時目標行星恰好也運行到該處,必須選擇在地球和目標行星處於某一特定相對...
2018年11月26日,美國國家航空航天局官網發布訊息稱,火星探測器“洞察號”將於美國時間11月26日,在火星表面著陸。著陸前,它將以19800公里的時速進入火星大氣層頂部,並在三條腿落地火星表面之前,慢慢降至時速8公里,相當於人類慢跑的...
先驅者號探測器是美國發射的行星和行星際探測器系列之一, 1958年10月到1978年8月發射,共13個。用來探測地球與月球之間的空間, 金星、木星、土星等行星及其行星際空間。先驅者11號於1973年4月6日啟程,它以探測土星為主要責任。1979...
按照美國“水手計畫”美國前後一共發射了10個水手號探測器。1962年7月22日發射的第一個水手1號重202千克,帶兩塊太陽能電池板,但因火箭偏離軌道,發射失敗。一個月後的8月27日,水手2號發射成功,到12月14日從距金星34800千米處...
勇氣號火星探測器是美國宇航局研製的系列火星探測器中的一個,於2004年1月4日在火星南半球的古謝夫隕石坑著陸,預定的科學考察使命為90天,實際上考察時間大大延長。火星上沙塵暴和塵捲風並沒有預計的嚴重,探測器的除塵功能有效發揮,...
阿聯希望號火星探測器計畫於杜拜時間2020年7月15日0時51分(台北時間2020年7月16日凌晨4時51分),從日本種子島太空中心發射升空。7月15日是阿聯火星飛行任務發射視窗的開啟日,該視窗一直持續到2020年8月13日。如果受天氣等原因...
1973年1月8日發射的“月球”21號把“月球車”2號送上月面,取得了更多成果。最後一個探測器“月球”24號於1976年8月9日發射,8月18日在月面危海軟著陸,鑽采並帶回170克月岩樣品。型號 月球1號 月球1號——人類歷史上的第一個...
2015年4月6日,美國宇航局發射的“黎明”號探測器,在經歷了近8年,超過50億公里的星際探索後,成功抵達穀神星軌道。今天,美國宇航局正式公布了“黎明”號拍攝的穀神星表面彩色照片。這張照片就是“黎明”號傳回的穀神星近照。通過圖片...
水手1號原本企圖飛越金星,嘗試於1962年7月22日發射,但升空後約五分鐘搭載它的阿特拉斯火箭故障偏離軌道,而遭到空軍靶場安全官員(RSO) 摧毀。水手二號 “水手二號”探測器於1962年8月27日成功從發射場上發射。 做為“水手1號”太空...
勘測者號探測器系列是為阿波羅飛船登月作準備而發射的不載人月球探測器系列(見空間探測器)。它的主要任務是進行月面軟著陸試驗,探測月球並為阿波羅號飛船載人登月選擇著陸點。自1966年5月至1968年1月共發射7個,其中2個失敗,5個成功...
該探測器發射視窗時間將延伸至8月15日,如果這段時間該探測器無法順利升空,它將被封存起來,等待2022年下一次發射視窗時間到來再發射(地球和火星每26個月會出現為期幾周的發射最佳時期)。台北時間2021年2月19日4點55分(美國東部...
1號發射前出現故障而延期,結果延至1977年9月5日發射,2號按預定計畫在1977年8月20日發射。1號探測器 1號探測了木星和土星,2號則探測了木星、土星、天王星和海王星,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發回約5億個數據。提供了有關木星磁場、磁...
Mini-RF 首席研究員是休斯敦月球與行星研究院的斯圖爾特·諾澤特(Stewart Nozette)博士。該儀器重13.8公斤(約合30磅),平均功率為7瓦。搭載儀器 “月球勘測軌道飛行器”攜載7大科學儀器,主要任務是搜尋月球表面適宜將來載人探測器...
惠更斯號是任務是調查雲,大氣層,及土星的衛星土衛六的表面地貌狀況.惠更斯號被設計為能夠突破進入土衛六的大氣層,並且執行一系列機器人指令展開降落傘到達土衛六表面惠更斯號探測器系統包括降落在衛星表面的探測器,還有一個探測器支持系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