採藥(端午節習俗)

採藥(端午節習俗)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7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採藥,即採集藥草,是最古老的端午節習俗之一。民俗認為,端午日午時陽氣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藥。端午期間,我國不少地方有采草藥煮草藥水沐浴的習俗,端午草藥的藥性在其中發揮了至關重要的作用。《歲時廣記》卷二十二“采雜藥”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采雜藥,可治百病。”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採藥
  • 拼音:cai yao
  • 理論:陽氣旺盛,藥性最強
  • 起源:上古
民俗簡介,其它相關,

民俗簡介

端午日午時陽氣旺盛,是草木一年中藥性最強的一天,端午遍地皆藥。採藥是因端午前後草藥莖葉成熟,藥性好,才於此日形成此俗。中國各地民間至今仍普遍保留著端午所采之藥最為靈驗的信仰。支撐這類俗信的原理,自然也是基於一種宇宙論式的解說:端午或這天午時,由於季節變動致使陽氣極盛,但同時也是各種草藥的生長最為茂盛之時,所以,這天采的草藥最為靈驗、有效。《清嘉錄》載:“采百草之可療疾者,留以供藥餌,俗稱草頭方。”中國很多地方的民間俗語對此也有反映,如“端午節前都是草,到了端午便成藥”、“五月初六艾——過時”等。
端午草藥端午草藥
在中國南方的很多城市,市民不方便出城採藥,鄉民就進城兜售綑紮成把的“端午藥”。漸漸地,很多地方就出現了以端午為期、以藥材為主要交易商品的集市或墟日,即端午藥市。廣西壯鄉村寨端午時“趕藥市”是一項傳統的風俗,趕藥市除了買藥、看藥,還識藥、聞藥,人們普遍相信,五月初五的草藥生長茂盛,藥力大,療效好,去藥市飽吸百藥之“氣”,一年中就少生或不生病。南方沿海地區,如廣東端午有“浴苦草”之俗,用苦草、麥藥又或菖蒲、艾蕊等燒水給孩子洗澡,以祛除百病;還有的地方或以“午時水”洗澡,或在端午日采刺蒺藜等草藥枝蔓煮湯沐浴,認為可消風治病。在端午時通過沐浴的方式淨化身心,以達到驅邪、避瘟、禳病之目的的傳統,在東亞各國至今仍以多種變通的形態存續著。
端午採藥及其這天所采之藥靈驗的觀念,後來也逐漸地被東亞各國所共享。在日本歷史上的飛鳥時代,據《日本書紀》記載,公元611年,即推古十九年五月五日,宮廷曾有“藥狩”之舉,亦即去野地采草藥,同時取鹿茸等為藥。至於所采草藥,一般認為當包括菖蒲和艾草在內。日本民間有的地方還把端午這天稱為“藥日”,若下雨則叫作“藥雨”,認為是很吉祥的。在韓國和朝鮮,據說端午這一天尤其是午時采來的艾草、益母草等草藥,經晾乾製藥,會非常有效。人們或在端午當天的黎明時分去野外收集青草上的露水,將其用於化妝;或在午時把艾草把安置在門口以為辟邪,或特意在午時洗端午澡。
採藥採藥

其它相關

在端午採藥與設定種種可驅邪的花草,其來源久遠,這一風俗在漢代時已影響廣泛,後來也逐漸影響到東亞各國。《夏小正》載:“此日蓄藥,以蠲除毒氣。”《歲時廣記》卷二十二“采雜藥”引《荊楚歲時記》佚文:“五月五日,競采雜藥,可治百病。”後魏齊民要術·雜記》中,有五月捉蛤蟆的記載,亦是製藥用。後來有不少地區均有端午捉蟆蛤之俗,如江蘇於端午日收蛤蟆,刺取其沫,製作中藥蟾酥;杭州人還給小孩子吃蛤蟆,說是可以消火清涼、夏無瘡癤。還有在農曆五月五日於蛤蟆口中塞墨錠,懸掛起來晾乾,即成蛤蟆錠,塗於膿瘡上可使消散。這種捉蛤蟆製藥之俗。最早的如掛艾草於門,《荊楚歲時記》 :“采艾以為人,懸門戶上,以禳毒氣。”這是由於艾為重要的藥用植物,又可制艾絨治病,灸穴,又可驅蟲。五月艾含艾油最多(此時正值艾生長旺期),所以功效最好,人們也就爭相采艾了。除采艾扎作人外,也將艾扎作虎形,稱為艾虎,《荊楚歲時記》注文:“以艾為虎形,或剪彩為小虎,帖以艾葉內人爭取戴之。”同時也在門上掛蒲束及葛蒲削的蒲劍,蒲束扎的蒲龍。
帝京歲時紀勝》:“(端午)插蒲龍艾虎。”《清嘉錄》卷五:“戴蒲為劍,割蓬作鞭,副以桃梗、蒜頭,懸於床戶,皆以卻鬼。”桃梗是辟邪之吉物,蒜頭被認為是象徵武器銅錘,與蒲劍、蓬鞭相配,以趕卻鬼祟。另外還焚燒艾蒿等以驅趕蚊蠅。在湖南、浙江等地則采葛藤掛於門相上,傳說葛藤是鎖鬼的鐵鏈子,可驅鬼辟邪。明 王鐸《石寓(袁可立子)召自滸墅入大石山登象鼻諸峰》:“牢落江湖客,偏將梵服尋。苟非同採藥,不易有幽心。”與採藥、采艾蒲等相聯繫的有蹋百草、鬥百草等遊戲,是古人在野外舉行遊藝活動的遺俗。後來發展成為插花等裝飾藝術。
中國民間端午節有豐富多彩的習俗,但南北方略有差異,南方一些地區會舉行送瘟神儀式以求祛除疾病,競技類活動也比較多;北方過端午則以家庭範圍為主。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