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概述,黑大蜜蜂,地理分布,外形特徵和生長習性,蜜、蠟產量及品質,大蜜蜂,地理分布,外形特徵,生長習性,套用價值,蜂膠的主要成分,蜂膠的作用,
概述
因為它的蜂巢是單片巢脾,呈排形懸築在樹幹上或懸崖上,所以叫“排蜂”。
黑大蜜蜂
地理分布
黑大蜜蜂別名岩蜂、喜馬排蜂、大排蜂。分布於喜馬拉雅山南麓包括尼泊爾,緬甸西北部,中國雲南西部、西藏南部,海南中西部,是世界上體型最大,蜂蜜品質最高的蜂種。
外形特徵和生長習性
三型蜂體軀均為黑色。工蜂體長15~17.9mm, 吻長6.50~7.00mm。多築巢于海拔1000~3600m離地面較高的避風石岩處,喜集中聚居。蜂巢為單脾,脾寬約60cm,脾長達90cm,三型蜂的巢房分化不明顯。其他習性與大蜜蜂雷同,但較凶暴。
蜜、蠟產量及品質
黑大蜜蜂的蜜、蠟產量及品質與大蜜蜂近似。因該蜂種築巢於懸崖峭壁處,取蜜難度較大。雲南怒江流域德宏黑河老坡、保山怒江壩近10年來發現過3處20窩以上的蜂群。
大蜜蜂
地理分布
大蜜蜂分布於中國雲南省的東南、西南、南部等海拔1000~2000m的山區及海南省、廣西壯族自治區的南部,西藏自治區的南部和東南部。這些地區的年平均氣溫為15~20℃,最熱月為18~28℃,最冷月平均4~15℃。
外形特徵
大蜜蜂工蜂體軀大小與西方蜜蜂的蜂王接近,平均體長15.5mm,吻長5.70~6.40mm,頭胸部黑色,第1~2腹節背板為桔紅色。雄蜂體色全黑。蜂王 平均體長20.10mm;體色與工蜂相同。
生長習性
多棲息於懸岩或高大的喬木上,營單一縱向裸露巢脾,脾長0.5~2.0m寬0.4~1.5m,脾的上部和兩側為蜜、粉圈,中間和下緣是產卵圈,工蜂房與雄蜂房大小相同。流蜜期的群勢可達7萬隻蜜蜂,冬季可保持3~5萬隻蜜蜂。
大蜜蜂具有很強的抗逆性、飛翔能力和防禦敵害能力。喜幾十群甚至上百群聚居在一處。群體有隨季節遷移的習性。
套用價值
一群野生的大蜜蜂每年平均產蜜量35~65kg,僅油菜一個花期可取蜜15~20kg。蠟質優良,含蜂膠較少。此外,大蜜蜂為名貴藥材砂仁等授粉增產作用顯著。
蜂膠的主要成分
蜂膠主要物質中,樹脂和樹香複合物占55%、蜂蠟30%、芳香揮髮油10%、花粉5%。具體成分非常複雜,已知成分有黃酮類、萜烯類、綠原酸等有機酸、芳香性醛類、醇類、甙類、酚類、酶。
蜂膠的作用
抗菌、消炎、抗病毒、抗真菌、抗原蟲;排除毒素,抗脂肪氧化,保肝;快速提升免疫力,降低發病率;抗氧化、淨化血液、改善微循環;強心、增效,降低病死率;外用可止痛和促進皮膚潰瘍處癒合;對病毒性以及細菌等各種腹瀉有神奇的止瀉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