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李藩門下侍郎平章事制 》是唐代李純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授李藩門下侍郎平章事制
- 作者:李純
- 創作年代:唐代
- 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授李藩門下侍郎平章事制 》是唐代李純創作的一篇散文。
《授李藩門下侍郎平章事制 》是唐代李純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授李藩門下侍郎平章事制皇王理本,系於輔弼。內以熙庶績,釐百工;外以撫四夷,式群後。三五已降,崇替繇之。朕祗荷丕圖,思厎於道,夙夜惟厲,登延俊賢。若涉大川,俾作...
李藩(754年—811年),字叔翰,趙郡高邑(今河北高邑縣)人。唐朝唐憲宗時宰相,湖南觀察使李承之子。李藩出身趙郡李氏南祖,四十多歲時,由節度使幕僚起家,唐憲宗時拜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官至華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卒年五十八,冊贈戶部尚書,諡號“貞簡”。史料記載 原文 李藩傳 李藩,字叔翰,趙郡人。
《授李藩弘文館大學士制 》是唐代李純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授李藩弘文館大學士制 朕思欲恢宏大化,登乎洽平,翔聲朔於鬼區,煥日月於黃道,士綱開而萬宇垂澤,太階峻而百神受職。葉於夢卜,天其賁予。朝議大賁守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上柱國賜紫金魚袋李藩,德宇凝粹,神襟超曠。量寬而不入粗...
《李藩守太子府事制 》是唐代李純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 李藩守太子府事制 爰立輔臣,以熙庶績,聿膺其任,是亦難能。至於明用舍之宜,全始終之道,茲惟大體,寧忘予懷。中散大夫守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兼宏文館大學士上柱國賜紫金魚袋李藩,早以學行,聞於縉紳,洎升朝端,克慎素履。頃者拔於...
事後路隨並未被處罰,可見未被視為弒殺敬宗的亂黨。時任承旨的韋處厚在文宗繼位後不久入相,路隨受命接替他為承旨。路隨後任兵部侍郎,仍知制誥。大和二年(828年)韋處厚死後,路隨拜中書侍郎,授同中書門下平章事,為實質宰相,監修國史。路隨領導監修國史任上,捲入了一場修史紛爭。先前韓愈監修唐順宗實錄時...
於琮出身於河南于氏,以門蔭入仕,進士及第,被授為駙馬都尉,尚宣宗之女廣德公主,官至兵部侍郎、判戶部。鹹通八年(867年),唐懿宗拜於琮為宰相,授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累遷至尚書右僕射、同平章事。後被外放為山南東道節度使,因韋保衡進讒,貶為普王傅、分司,再貶韶州刺史。唐僖宗繼位後,於琮被召還,...
不久,朝廷詔令傳至,授鄭畋為司空兼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充任京城四面諸軍行營都統,讓他以宰相身份總領收復長安的戰事。當時,鳳翔已是府庫虛竭,只能減少對軍士的賞賜,軍糧供應亦有不足。鳳翔行軍司馬李昌言正屯兵於興平,趁機煽動士卒作亂,於當年(881年)十月回師襲擊鳳翔府城。鄭畋不願部下自相殘殺,便將...
李固言拜相,授戶部侍郎。三年(838年)正月,授同平章事,擔任宰相,反對安王李溶冊封皇太弟,使得陳王李成美為太子。唐武宗即位,授檢校太尉、門下侍郎山陵使,處事不周,降為太常卿,出任桂州刺史、桂管防禦觀察等使。會昌元年(841年)三月,受到仇士良的彈劾,累貶昭州刺史。五年(845年),遷郴州刺史。唐...
李藩為相 給事中李藩在門下省,制敕有不可行者,即於黃紙後批之。吏請更連數紙,藩曰:“如此,乃狀也,何名批敕!”宰相裴垍薦藩有宰相器,憲宗因門下侍郎、同平章事鄭絪無所作為,元和四年(八0九)二月二十一日,遂罷絪為太子賓客,以李藩為門下侍郎、同平章事。藩敢於直言,深受憲宗信任。李鄘代...
(《授楊綰中書侍郎常袞門下侍郎並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制》)②天不使朕致太平,奪我楊綰之速也!(《舊唐書》引)③性含元和,身齊律度,道光雅俗,器重宗彝。寬柔敬恭,協於九德;文行忠信,宏於四教。內無耳目之役,以孝悌傳於家;外無車服之容,以真實形於代。西掖專宥密之地,南宮領選舉之源。以...
出身博陵崔氏第二房,進士及第,授壽安縣尉,歷舒、洪二州司馬。入為起居舍人。歷吏部郎中、御史中丞、著作郎、中書舍人,處理中書省事務和吏部選才事宜。個性剛直,無所容受。與宰相常袞不和,授太常卿,出任河南少尹。唐德宗即位,拜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後遷中書侍郎。監修國史,封常山縣子。忠貞正直,有...
憲宗遂將李吉甫從淮南召回,再次任命他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加授金紫光祿大夫、集賢殿大學士、監修國史、上柱國,進爵趙國公。他建議裁汰冗雜官吏,減低百官俸祿,以節省國家財政開支。唐憲宗採納了他的建議,最終裁減內外冗官八百餘人、冗吏一千七百餘人。當時,宗室諸王居住在十六宅中,連女兒的婚姻都要由宦官...
唐文宗即位,依附於宰相李宗閔,歷任戶部郎中、給事中、工部侍郎,遷尚書右丞。大和八年,出任華州刺史,歷任吏部侍郎、御史大夫,拜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崇文館大學士,成為宰相。得罪李訓,出任兵部尚書、山南西道節度使。甘露之變後,授戶部尚書、同平章事。開成二年(837年),進階金紫光祿大夫,出任劍南西川...
李絳(764年-830年),字深之,趙郡贊皇(今河北贊皇)人。唐朝中期政治家、宰相。出身趙郡李氏東祖。唐德宗貞元八年(792年),登進士第,又登博學宏詞科。初授校書郎,補渭南縣尉,拜監察御史。唐憲宗元和二年(807年),授翰林學士。任職勤勉,屢有匡補。元和六年(811年),升任中書侍郎、同平章事,...
839年秋,崔鄲以本官加封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成為宰相。隨後加中書侍郎,授銀青光祿大夫榮銜。840年,唐文宗駕崩,弟唐武宗繼位,宰相楊嗣復、李珏被罷撤,李德裕被任命為首相,而崔鄲職務、地位不變,據說李德裕和崔氏兄弟有長期的交情。841年,唐武宗認定楊嗣復、李珏不希望自己繼位,想處決他們。李德裕在杜悰建議下,...
811年,農曆辛卯年(兔年)。中國紀年,唐憲宗昭文章武大聖至神孝皇帝元和六年。在這一年發生的大事有:李吉甫再相;李惟簡為鳳翔節度使;李吉甫奏省官吏、并州縣、定俸祿;李絳拜相;呂溫卒。 歷史大事 李吉甫再相 元和六年(八一一)正月二十五日,復以前淮南節度使李吉甫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旋罷李藩為...
”(《新唐書》卷46《百官志》)主要有“平章事”和“同中書門下三品”等。唐太宗貞觀八年,僕射李靖因病辭去宰相職務,太宗不同意,要求他“疾小瘳,三兩日一至中書門下平章事。”“平章事”之名始於此。唐高宗永淳元年,始以某官(黃門侍郎郭待舉、兵部侍郎岑長倩)帶“同中書門下平章事”銜者為宰相。...
李藩自司勛郎中遷駕部郎中、知制誥,衣綠如故。鄭裔綽自給事中以論駁楊漢公忤旨,出商州刺史,始賜緋衣銀魚。沈詢自禮部侍郎為浙東觀察使,方賜金綬。苗恪自司勛員外除洛陽令,藍衫赴任。裴處權自司封郎中出河南少尹,到任,本府奏薦賜緋,給事中崔罕駁還。上手詔褒獎,曰:「有事不當,卿能駁還,職業既...
唐文宗省察記錄囚徒罪狀,舒元輿奏辨明審,升御史中丞,以本官兼刑兵兩部侍郎、同平章事。時宦官仇士良專權。十一月,李訓、舒元輿和鳳翔節度使鄭注等,密謀內外協勢,剷除宦官勢力。以左金吾衛石榴樹上夜有甘露為名,誘使仇士良等往觀,謀加誅殺。因所伏兵甲暴露,事敗。元輿單騎出走,為神策軍仇士良生擒,...
他為官好直,深得憲宗信任,遷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元和四年(809年),加集賢院大學士、監修國史。裴垍拜相之後,改革稅收弊政,減輕百姓負擔。推薦韋貫之、裴度為知制誥,擢拔李夷簡為御史中丞,知人善任,貶抑庸劣,使政治清明。元和五年(810年),裴垍身患中風,被罷為兵部尚書、銀青光祿大夫。次年,改...
徐敬業在揚州舉兵討伐武則天時,武則天派李孝逸率軍征討,命魏元忠為監軍,班師回朝後,魏元忠被授為司刑正。不久,又被任為洛陽令。此後,魏元忠多次遭到奸臣誣陷下獄,但均未處死,其間依次被流放至費州、嶺南,最後恢復其御史中丞的官職。698年後,魏元忠歷任鳳閣侍郎、同鳳閣鸞台平章事、檢校并州長史、...
大中二年(848年),因善於治軍,入朝擔任兵部侍郎。不久,以本官與馬植同平章事、監修國史。屢進正直之言,以大公無私、直言敢諫、不避權貴、薦賢不避親仇著稱。吐蕃衰弱,朝議河湟(西戎)戰事,不合皇上旨意,遂罷相,出任檢校刑部尚書、御史大夫,出任梓州(今四川三台縣)刺史,兼劍南東川節度使。未及啟程...
舊制遂廢。《新唐書·蕭仿傳》:“大和中,擢進士第。除累給事中。宣宗力治,喜直言,嘗以李璲為嶺南節度使,遣優工趨出追之,未及璲所而還。後以封敕脫誤,法當罰,侍講學士孔德裕曰:‘給事中駁奏,為朝廷論得失,與有事奏事不類,不應罰。’詔可。”又《李藩傳》:“再遷給事中。
(《授韓弘河中節度使制》)韓愈:①司徒東鎮馳書謁,丞相(裴度)西來走馬迎。兩府元臣今轉密,一方逋寇不難平。(《送張侍郎》)②暫辭堂印執兵權,儘管諸軍破賊年。冠蓋相望催入相,待將功德格皇天。(《次潼關上都統相公》)劉昫:①韓、王(王智興)二帥,乘險蹈利,犯上無君,豺狼噬人,鵂鶹幸夜,...
大中十四年(860年)庚辰,葬貞陵(在京兆府雲陽縣界),謚曰聖武獻文孝皇帝,廟號宣宗。哀冊文,由中書侍郎蔣伸撰。謚冊文,由門下侍郎、平章事夏侯孜撰。(《唐會要》)鹹通元年(860年)己亥(十月左右),夏侯孜罷相。(《新唐書》)乙亥,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夏侯孜,充西川節度使。(《資治通鑑》)鹹通...
次年,遷刑部侍郎。貞元七年(791年),遷吏部侍郎。貞元十一年(795年),杜黃裳遭貶官,此後數年曆官不明。貞元末年(785年-805年),拜太子賓客,遷太常卿。永貞元年(805年),唐憲宗以太子身份監國,杜黃裳拜相,為門下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曾預平蜀、平夏、翦齊、滅蔡、復兩河諸役,實啟憲宗...
永貞元年(805年)七月,改戶部侍郎。唐憲宗元和(806年-820年)初年,歷任兵部、吏部侍郎,因事被改授太子賓客,又拜兵部侍郎、太常卿等職。拜相出外 元和五年(810年),權德輿以“陳說謀略多中”,自太常卿,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參與朝政。他為政以寬厚為本。權德輿任相的次年,...
後因戶部侍郎蘇弁蠱惑,遂不再聽從廢宮市的諫言。當時河東節度使李說、華州刺史盧徵都罹患中風,只聽任左右胥吏裁決處事。張建封都一一稟奏,得到德宗贊同;又有金吾大將軍李翰喜歡窺探城中瑣事,加在奏章中稟告,希求恩寵,人們對他既畏且惡。張建封將此事也稟奏德宗,德宗降詔說:“近來朝官有時與各處往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