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授呂諲同平章事制》是唐代李亨創作的一篇散文。
基本介紹
- 作品名稱:授呂諲同平章事制
- 作者:李亨
- 創作年代:唐代
- 作品出處:《全唐文》
- 作品體裁:散文
《授呂諲同平章事制》是唐代李亨創作的一篇散文。
《授呂諲同平章事制》是唐代李亨創作的一篇散文。作品原文授呂諲同平章事制出納絲綸,是稱喉舌,調和鼎飪,必在鹽梅。況艱難之際,擇賢必資於選眾;密勿之地,論道固期於得人。兵部侍郎呂諲,閒氣挺生,宏才迥發,訥言敏行,強識博聞。謀...
呂諲(yīn)(712年~762年),字子敬,蒲州河東縣(今山西省永濟市)人。唐朝時期宰相。開元末年,進士及第,授寧陵縣尉,先後進入韋陟、哥舒翰的幕府,遷太子通事舍人。個性靜慎,勤總吏職,遷殿中侍御史。唐肅宗即位,拜御史中丞,遷武部侍郎。乾元二年,九節度攻打鄴城兵敗,擢黃門郎、同平章事,管理門下省...
甲午,以兵部侍郎呂諲同平章事,乙未,以中書侍郎、同平章事苗晉卿為太子太傅,王璵為刑部尚書,皆罷政事。以京兆尹李峴行吏部尚書,中書舍人兼禮部侍郎李揆為中書侍郎,及戶部侍郎第五琦並同平章事。上於峴恩意尤厚,峴亦以經濟為己任,軍國大事多獨決於峴。於是京師多盜,李輔國請選羽林騎士五百以備巡邏。李揆...
李揆與呂諲同為相,不相悅。諲在荊南,以善政聞,揆恐其復入相,奏言置軍湖南非便,又陰使人如荊、湖求諲過失。諲上疏訟揆罪,癸未,貶揆袁州長史,以河中節度使蕭華為中書侍郎、同平章事。史思明猜忍好殺,群下小不如意,動至族誅,人不自保。朝義,其長子也,常從思明將兵,頗謙謹,愛士卒,將士多...
後來荊南節度使呂諲、淮西節度使王仲昇等人都說:“來瑱千方百計收買人心,不能留任,”唐肅宗便改任來瑱為鄧州刺史,山南東道六州節度使。不久,王仲昇和叛軍在申州作戰,兵敗遭擒。起初,王仲昇遭圍數月,呂諲在江陵生病,當時來瑱身在襄州,非常怨憤王仲昇,於是按兵不救。到來瑱率軍出發時,王仲昇已遭叛軍...
以前西川節度使、同平章事夏侯孜為左僕射、同平章事。(《資治通鑑》)鹹通五年(864年)七月,延資庫使夏侯孜奏。(《唐會要》)八月丁卯,夏侯孜為司空。(《新唐書》)十一月戊戌,寘夏侯孜罷。(《新唐書》)冬,十一月,以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夏侯孜同平章事,充河東節度使。(《資治通鑑》)貶夏侯孜太子...
乾元二年(759年),朝廷下制說:“李峴在朝中德高望重,在宗室里又是忠誠之臣,可任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即為宰相,當時的宰相還有呂諲、李揆、第五琦等人,但李峴名望最高,所以軍國大事,諸公不敢多言,都由李峴決斷,呂諲等人對此都有怨恨。制衡閹黨 起初,宦官李輔國判行軍司馬,暗中派官員...
李藩出身趙郡李氏南祖,四十多歲時,由節度使幕僚起家,唐憲宗時拜門下侍郎、同平章事(宰相)。官至華州刺史兼御史大夫,卒年五十八,冊贈戶部尚書,諡號“貞簡”。史料記載 原文 李藩傳 李藩,字叔翰,趙郡人。曾祖至遠,天后時李昭德薦為天官侍郎,不詣昭德謝恩,時昭德怒,奏黜為壁州刺史。祖畲,開元時為...
唐宣宗即位後,出任淮南節度使、同平章事,受封清河郡公。大中四年(850年),去世,時年七十一,追贈司徒。人物生平 歷任要職 崔鄲,字晉封,清河東武城(今河北故城縣)人。關於其早年經歷,《舊唐書》、《新唐書》與墓志銘的說法不一。墓誌說,貞元十九年,參加了權德輿主持的科舉,考取了進士,授秘書省正字...
大和九年(835年)九月,官御史中丞,兼判刑部侍郎,以本官同平章事。李訓、鄭注謀誅宦官,事泄,舒元輿與訓等同死於甘露之變。舒元輿以文才自負,曾上書文宗,自陳其文“鍛鍊精粹,出入今古數千百年”,為韓愈、柳宗元之後重要古文家。《問國學記》《錄桃園畫記》《長安雪下望月記》《養狸述》等是其名篇。舒...
揆在相位,決事獻替,雖甚博辨,性銳於名利,深為物議所非。又其兄楷自有時名,滯於冗官,竟不引進。同列呂諲,地望雖懸,政事在揆之右,罷相,自賓客為荊南節度,聲問甚美。懼其重入,遂密令直省至諲管內抅求諲過失。諲密疏自陳,乃貶揆萊州長史同正員,揆既黜官,數日,其兄楷改授為司門員外郎。後...
唐宣宗大中二年(848),以兵部侍郎、判度支,遷中書侍郎、同平章事,監修國史。直言敢諫、不避權貴。會吐蕃微弱,朝議河湟戰事不稱旨,罷為御史大夫、劍南東川節度使,尋拜檢校右僕射。大中五年(851),卒於任上,享年五十九,追贈司徒。周墀工於小篆,見稱一時,字畫頗佳,聯合崔球、張次宗、孔溫業等校讎經籍...
乾元二年, 拜李峴為中書侍郎、同中書門下平章事。也就是做了宰相,當時的宰相還有呂諲、李揆等人,但李峴名望最高,所以軍國大事,諸公莫敢言,都由李峴決斷。但此時,宦官李輔國亂政,殘害忠良。李峴直言上書彈劾李輔國專權亂政,肅宗半信半疑,只下令制敕歸中書省管,李輔國因此與他結怨。後來,李峴又因為直言...
牛仙客(675-742年),涇州鶉觚(今甘肅省平涼市靈台縣)人。唐朝時期宰相,涇州刺史牛意仁之子。牛仙客起家鶉觚縣吏,出任隴右營田使佐吏,後歷任洮州司馬、河西節度判官、河西節度使。開元二十四年(736年),拜朔方行軍大總管、隴西郡公。入為工部尚書、同平章事,進爵豳國公,遷檢校侍中、兵部尚書。凡事...
此事之後,李棲筠聲譽日隆,超過了朝臣呂諲、崔器。經多次升遷,他被授為吏部員外郎,判南曹事務。當時遭逢大亂之後,大盜後,銓選官吏的簿籍亡失,多有偽造冒名之事,李棲筠加以判析,條理分明,使小吏為之氣衰,號稱神明。後調任山南防禦觀察使。此時,李峴被罷相貶謫,李棲筠受此牽連,被改調為太子中允,迫於輿論...
陳叔達(?-635年),字子聰,吳興長城(今浙江長興縣)人。陳宣帝子,陳後主弟。唐代詩人,宰相。陳叔達少封義陽王。在陳歷任侍中、丹陽尹、都官尚書。隋煬帝時,任內史舍人,出為絳郡通守。後歸唐,授丞相府主簿,封漢東郡公,與溫大雅同掌機密,軍書詔誥多出其手。唐高祖時,歷任黃門侍郎、納言、侍中等...
唐憲宗元和(806年-820年)初年,歷任兵部、吏部侍郎,因事被改授太子賓客,又拜兵部侍郎、太常卿等職。拜相出外 元和五年(810年),權德輿以“陳說謀略多中”,自太常卿,拜禮部尚書、同中書門下平章事(宰相),參與朝政。他為政以寬厚為本。權德輿任相的次年,李吉甫和李絳又先後被拜為宰相。兩人...
後韓瑗上表高宗,為貶任潭州都督的褚遂良訟冤,將其赦免,高宗不聽,韓瑗憂愁悲憤,上表請求辭職,回歸故里,詔令不許。顯慶二年(657年),許敬宗、李義府秉承武則天的意旨,誣奏韓瑗令遂良遷居桂州,實想圖謀不軌。因此被降授韓瑗為振州刺史。顯慶四年(659年),韓瑗卒于振州刺史任所,終年五十四歲。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