掇球壺(掇球)

掇球壺

掇球一般指本詞條

掇球壺( duō qíu hú),是紫砂壺的一種,簡稱掇球。掇,落起來的意思;掇球,落起來的球。邵大亨首創,是由蓮子大壺轉變的壺型,把蓮子把下的耳朵去掉了。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掇球壺
  • 拼音:duō qíu hú
  • 創始人邵大亨
  • 起源壺:蓮子大壺
掇球壺簡介,工藝特點,典型風格,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壽珍掇球,館藏大亨掇球壺,

掇球壺簡介

紫砂壺的一種,簡稱掇球。掇,落起來的意思;掇球,落起來的球。邵大亨首創,是由蓮子大壺轉變的壺型,把蓮子把下的耳朵去掉了。

工藝特點

“掇”有拾取、選取、獲取之意,也通“綴”即連線之義,因此掇球,實際上就是將選取若干球狀體並將其按一定規律,美學法則連線起來,中華民族,我們的祖先雖然數學方面的成就不及希臘,羅馬那些人,但在藝術方面的創造絕對是高人一籌的,掇球壺就是其中一例。
從整體造型來看似乎並不象球,但細細分解無不取之於球!壺身就是一個大球,當然有的壺適當將其形體壓扁一些,這也是為了整體美的需要,壺蓋是半個球,蓋的又是一個球,而壺嘴及壺把則是截取球上的一個弧,然而,假如僅僅是憑藉這幾種全球、半球,球中一段而隨意拼拼湊湊的話,那又成了一個怪體,我們的先人卻異常聰明,他們是在拾取之後進行加工,改造,然後進行美的更迭。
來看壺身,若是一個滾圓的球,那按照透視學的觀點來看它的最亮點應該是球體的中間,這個亮點至上而下左右應該是等距離的,然而,掇球壺卻將壺腹稍稍往上移一點,這就使壺身更顯挺拔俊秀,也就是以壺身扛起了壺嘴與壺把,這種幾何學上的比例,我們的制壺先輩雖然說不出道道兒來,可他們知道必須這樣,否則的話,這壺做出來就太醜相了。
壺肩至壺口必須有一個直挺的過度與銜接,壺口與蓋的相接要有線條承載,否則那壺蓋就沒有一個根
掇球壺
基所在,壺蓋雖為半球,但又不是絕對的,它可以根據需要作適當的切割,那蓋的也是如此,但必須從整體上看是球形,換成橋形,扁形,方形都將不倫不類。
壺流必須一彎半,而其口小根大,與壺面的連線應該很自然的,仿佛從壺體上轉折過去。壺把要從壺肩開始,逐漸由粗變細,引至壺下腹而收,這樣整個壺看上去猶如行雲流水,非常暢達。
壺流必須一彎半,而其口小根大,與壺面的連線應該很自然的,仿佛從壺體上轉折過去。壺把要從壺肩開始,逐漸由粗變細,引至壺下腹而收,這樣整個壺看上去猶如行雲流水,非常暢達。
掇球壺是一身素氣,光滑可鑑,完全是讓簡練形體來展示其美的內蘊,假使在其壺身壺蓋上刻上字畫,那就會顯得畫蛇添足了。有人也這樣做過,但是歷史上的就留不住足跡,必須被淘汰出局。所以當今的大畫家宜興籍人士吳冠中先生就不主張在紫砂壺上書刻字畫,它曾對顧景舟先生說“紫砂壺造型古樸雅致,線條簡潔流暢……時代氣息主要靠造型來表現,並不需要外加什麼東西,”蜿蜒謝絕欲請其為紫砂壺作畫之託,當然吳冠中的觀點不無偏頗,一概排斥字畫裝飾不一定對,但對掇球壺之類的造型我是堅決反對書刻字畫的。

典型風格

宜興陶瓷博物館的名人名作展廳里,陳列著三把掇球壺,分別是大亨掇球、友廷掇球、壽珍掇球。這三把造型有別的“掇球壺”,由紫砂歷史上三位名匠所作,代表著三個不同時期的三種風格。
掇球壺

大亨掇球

由清代嘉慶道光年間的川埠上袁村(現丁蜀紫砂村)邵大亨創作。壺體渾圓碩大,渾厚華滋,壺嘴短小前沖,曲線優美;壺把自由舒展,飄逸放達;壺口略小,壺蓋略呈拱形,壺鈕呈圓球狀。整件作品雍容大度,氣韻生動。大亨其人心高氣傲,不畏權貴,不媚俗。民間傳說他的壺千金難求,但他為了救一個權貴家的丫環,這個丫環因摔破權貴喜愛的大亨壺而要被打死,大亨拿出一竹籃十幾把大亨壺,送到這個權貴面前,分文不取,救下人後揚長而去。大亨掇球,壺如其人,明月清風,昂揚挺拔。

友廷掇球

是清代同治光緒年間的上袁村制壺高手邵友廷所作。友廷掇球秉承了“大亨掇球”壺身勢雄氣沉的特點,但對大亨掇球進行了大膽的再創作,在壺身與壺蓋的連線部拉高成壺頸,壺嘴微曲略直,顯得衝力之勢更為突出,壺口設計放大,壺蓋抬高成三分之一的半球狀,壺鈕球形更圓,與“大亨掇球”相比,整體壺形更貼近“掇球”之名。從審美角度欣賞,應該說:“友廷掇球”是“大亨掇球”的再創造和再發展,在“大亨掇球”與“壽珍掇球”之間起著承上啟下的歷史作用。

壽珍掇球

是清末至民國年間著名紫砂藝人程壽珍所作。程壽珍號冰心道人,他在“大亨掇球”與“友廷掇球”的基礎上更大膽地三度創新,壺身更圓更豐滿;壺口再放寬,壺頸再度拉高更顯精神充沛;壺蓋極度誇張,呈飽滿的半圓球;壺鈕圓珠適度放扁,在視覺上讓壺蓋的張力充分展開;壺嘴增加曲線的彎度;壺把飄逸舒展中見好就收,形成了一個 “耳朵”形曲線的優美空間,各部比例協調,多一分則累贅,少一分則缺憾。整體造型古樸敦厚、秀美醇和,壺鈕、壺蓋、壺身在視覺上形成了三“球”重疊之勢。從某種意義上來說,“掇球壺”在壽珍手中才達到了真正的“名副其實”和完美的審美效果。“壽珍掇球”在民國初年曾參加美國“巴拿馬國際賽會”,這件工藝精湛、形態優美、有著濃郁中華民族文化氣息的作品,在該賽會上榮獲唯一的“特別優等獎”,為中華民族工藝在世界上增了光。

館藏大亨掇球壺

【名稱】大亨掇球壺
【類別】紫砂壺
【年代】清代
【製造人】邵大亨
【文物原屬】民間收藏
【文物現狀】此壺現藏宜興陶瓷博物館
【尺寸大小】高10.9厘米 口徑6.5厘米
【文物簡介】此壺泥質細密,紫氣瑩潤可愛。造型簡練、大方,球腹,矮頸,短流,把如肥耳,流把勻稱自然,口蓋直而緊縫,蓋上設小球鈕。壺形突出掇,素心素麵,樸拙渾厚,造工精細,美妙絕倫。蓋內有“大亨”楷書瓜子印。這是一件幾何形圓器中的傑作,深受古今鑑賞家好評。清代高熙《茗壺說·贈邵大亨君》稱:“其掇壺,頸項及腹,骨肉亭勻,雅俗共賞,晌者之譏,識者謂後來居上。嘴注把胥出自然若生成者,截長注尤古峭。口蓋直而緊,雖傾側無落帽憂,口內厚而狹,以防其出。氣眼外小而內鉅,如喇叭形,均無窒塞不通之弊。且貯佳茗,經年嗅味不變。此皆前人所未逮者。”其製品在當時即十分貴重。顧景舟大師也認為“大亨壺各式傳器堪稱集砂藝之大成,刷一代纖巧糜繁之風”。並說他仿製大亨的作品第一件就是掇球壺,仿製之後,使他的壺藝水平產生了飛躍。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