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蠶花地

掃蠶花地

掃蠶花地是一種浙江省頗具地方特色的傳統民俗小歌舞,起源於湖州市德清縣,是當地勞動人民在蠶桑生產和民俗活動中形成並發展起來的。清末至20世紀50年代初最為興盛。由於它具有鮮明的地方特色,以及與當地的生產活動緊密聯繫,因此,不僅在德清縣經久不衰,而且藝人的演出活動還延伸至杭、嘉、湖、滬各地。這種傳統民俗活動由來已久,據說與古代蠶神信仰和祛蠶祟的驅趕巫術有著一定的淵源關係,因而保存了十分豐富的中國傳統文化內涵,對於研究蠶桑絲綢民俗有著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掃蠶花地
  • 分類:民俗
  • 地區:浙江省
基本信息,簡介,歷史溯源,藝術特點,表演形式,風格特徵,藝術現狀,藝術傳人,徐亞樂,楊筱天,婁金蓮,

基本信息

文化遺產名稱:掃蠶花地
所屬地區: 浙江 · 湖州 · 德清縣
遺產編號:Ⅹ-95
遺產類別:民俗
申報日期:2007
申報人/申報單位:浙江省文化廳
遺產級別: 國家級(第二批)

簡介

“掃蠶花地”是一種以歌舞表演為主要特徵的傳統民俗事象,主要流傳在德清一帶。後世流變而成為歌舞。通常由一女子化裝邊唱邊舞,邊上有人伴奏。唱詞內容多為祝願蠶繭豐收和敘述養蠶勞動生產全過程,並表演著掃地、糊窗、撣蠶蟻、採桑葉、餵蠶、捉蠶換匾、上山、采繭等一系列與養蠶生產有關的動作。
掃蠶花地主要流傳在德清一帶。舊時當地蠶衣為了祈求蠶桑生產豐收,在每年的春節、元宵、清明期間,都要請半職業或半業餘的藝人到自己家中舉行掃蠶花地儀式。通常由一女子作歌舞表演,並有人在邊上伴奏。唱詞內容多為祝願蠶繭豐收和敘述養蠶勞動生產全過程。舞蹈表演掃地、糊窗、采葉、餵蠶等一系列與養蠶生產有關的動作。這種民俗活動由來已久,據說與古代蠶神信仰和祛蠶祟的驅趕巫術有著一定的淵源關係,因而保存了十分豐富的傳統文化內涵,對於研究蠶桑絲綢民俗有著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掃蠶花地(圖1)掃蠶花地(圖1)
每年寒食清明,蠶鄉家家清掃蠶房,清除塵埃和垃圾,準備“關蠶房門”,開始一年的蠶桑生產。這時就要請民間藝人來蠶房表演“掃蠶花地”,以清除一切災難晦氣,祈求吉利和蠶桑豐收。然後貼上聚寶盆等剪紙,方能“關蠶房門”。

歷史溯源

掃蠶花地起源於德清縣的《掃蠶花地》,是廣泛流傳於湖嘉蠶區的蠶俗之一。
掃蠶花地(圖2)掃蠶花地(圖2)
德清縣是杭嘉湖地區蠶桑主產區之一,有悠久的蠶桑生產歷史。德清縣的民俗活動,“討蠶花”、“搶蠶花”、“串蠶花”等,大多與蠶桑活動有關。
“掃蠶花地”也是這些民俗活動之一。在清末年間至二十世紀五十年代的繁榮時期,“掃蠶花地”大都在春節期間和清明前後表演,演出場合是鄉、村舉行的“馬鳴王菩薩”廟會上,它在巡行隊伍中很突出。
“掃蠶花地”的形成,老藝人們傳說已有一百多年的歷史。據調查統計,德清縣當時“掃蠶花地”就有七種不同曲調,四種不同風格的表演,知名藝人達二十多人。可見那時“掃蠶花地”已相當繁榮,藝術上也較成熟了。

藝術特點

每年“關蠶房門”生產前,當地蠶農為了祈求蠶桑生產豐收,在每年的春節、元宵、清明期間,都要請職業或半職業的藝人到自己家中養蠶的場所,舉行“掃蠶花地”儀式,後來在藝人長期不斷實踐中,掃蠶花地逐漸具有了藝術性和舞蹈性。

表演形式

“掃蠶花地”表演形式多樣,以單人小歌舞為主,由女性表演,另有一個敲小鑼小鼓伴奏;以後發展到用二胡、笛子、三弦等多種民族樂器伴奏。它的唱詞內容,多為祝願蠶繭豐收和敘述勞動的情景。表演者頭戴“蠶花”,身穿紅裙紅襖,高興地鋪著紅綢的蠶匾登場亮相,象徵著蠶花娘娘給人們送來了吉祥的蠶花。然後,表演者載歌載舞,做著“糊窗”、“采葉”、“餵蠶”、“做繅”等各種動作,模擬養蠶勞動,語言充滿了濃郁的吳方言特色。
“掃蠶花地”藝人有半職業和業餘兩種,半職業藝人過去以窮苦農民為多,他們務農尚不能溫飽,靠演“掃蠶花地”補充收入。他們大多以家庭為單位,或三、四人搭班劃一條小船,在農曆十一月開始外出,到清明後回家。每到一個村莊,就挨家挨戶去農民家裡演出,農民也樂意請他們到家中表演,傳承至今仍受歡迎。業餘的演出則帶有極大的自娛性,隊伍全由四鄉農民自願組成。

風格特徵

“掃蠶花地”的風格特徵,體現了江南婦女長期在蠶房勞動所形成的嫻靜、端莊、溫柔的性格及乾淨利落的勞動習慣。其音調古樸,旋律優美,是杭嘉湖蠶鄉最具特色的民歌之一。舞蹈的基本動律“穩而不沉,輕而不飄”,可以用一個“端”字來歸納,較好地表現了江南水鄉蠶花娘子的端莊、細膩、輕巧的性格。舞蹈的道具、服裝特色鮮明,鋪著紅綢的小蠶匾以及作頭飾和道具用的白鵝毛,是蠶鄉特有的生產工具;表演者的頭上、掃帚、蠶匾上插的蠶花,與“西施給蠶娘贈蠶花”的傳說,以及“蠶花會”、“軋蠶花”等習俗相聯繫,再是表演者所穿的紅裙紅襖,這些都是蠶鄉人民心目中最吉祥的事與物,因此,“掃蠶花地”的演出特別受到蠶農的歡迎。

藝術現狀

掃蠶花地於2006年8月進入首批浙江省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2007年5月又被浙江省文化廳推薦申報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作名錄。同時作為浙江省的“蠶生產文化習俗”中的一個子項目申報為人類口頭和非物質遺產代表作。

藝術傳人

徐亞樂

隨著生活生產的變遷,“掃蠶花地”已不復當初的繁榮,但因其濃郁的鄉土特色,而作為一種民俗、一種非物質文化遺產得以保存下來。
“掃蠶花地”能從歌詞、曲子到舞蹈動作得到全面而完整的記錄保存,被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傳承人的徐亞樂功不可沒。
徐亞樂接觸“掃蠶花地”是在1983年,當時她是縣文化館幹部。當年全國開展的民族民間舞蹈調查,是一次對民間藝術的挖掘和搶救。
“掃蠶花地”也被列入此次調查。徐亞樂陪同省里的文化幹部何老師,對能夠進行“掃蠶花地”表演的德清民間藝人進行了全面走訪,這其中有童金榮、周金囡、郁雲福、張林高等人。整理對比中,徐亞樂認為,琴書藝人楊筱天的“掃蠶花地”是最完整最有代表性的。
當時已八十多歲高齡的楊筱天是一位頗有造詣的民間藝人。徐亞樂和何老師一起,一邊觀看楊筱天的表演,一邊對“掃蠶花地”的歌詞、曲子、舞蹈動作進行詳盡的記錄。因為當時嚴謹而細緻的工作,才有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完整的書面材料,“掃蠶花地”也得以先後入選《中國民族民間舞蹈集成》、《中華舞蹈志》等,從而進一步確立了德清縣是掃蠶花地民俗源頭的地位。
那次挖掘和搶救,也讓徐亞樂與蠶文化結下了不解之緣。隨著對“掃蠶花地”的深入了解,徐亞樂從“掃蠶花地”里吸收藝術營養,融入時代元素,創作了許多有關蠶文化的舞蹈作品,多次在省市獲獎——1988年創編了《桑園情》,用虛擬手法抒發了蠶婦對蠶桑事業的熱愛,參加省第二屆音舞節獲創作二等獎、表演三等獎;1990年創作的《蠶娘》參加省第三屆音舞節,獲創作獎;2001年創作的《葉球燈》獲浙江省首屆廣場燈彩舞蹈金獎;所創作的《蠶花祭》獲南太湖第二屆音舞節二等獎。

楊筱天

灘簧著名藝人楊筱天(1913-1984)是“掃蠶花地”的重要傳人。他13歲即向老藝人福囡學習“掃蠶花地”,在傳承的基礎上,楊筱天的“掃蠶花地”還吸收了豐富的戲曲表演手法。音樂在原只有一面小鑼小鼓伴奏的基礎上,發展到用二胡、笛子、三弦等多種民族樂器伴奏。1958年據“掃蠶花地”改編的《蠶桑舞》還參加了浙江省民間音樂舞蹈會演,獲創作、演出獎,並被拍成記錄片《德清蠶桑》。

婁金蓮

現今已經68 歲的婁金蓮老人,仍能極富感染力地演唱和表演“掃蠶花地”。
婁金蓮是鐘管鎮東舍墩人。9歲時,當地一個業餘劇團招收演員,許多人作了充分準備前去應試,婁金蓮是去看熱鬧的,卻被意外地招收了。從此她在劇團演起了“小牛郎”、“武大郎”等角色。
在“百花齊放、推陳出新”年代,婁金蓮所在劇團為了推出具有地方特色的新節目,想到了德清民間歌舞——“掃蠶花地”。
劇團採訪了一些民間老太太后,把“掃蠶花地”推上舞台。婁金蓮被“掃蠶花地”的歌曲曲調和舞蹈動作深深吸引。她暗下決心,一定要學會它,而且要比別人演唱得更好。漸漸地,她演唱的“掃蠶花地”被人賞識。15歲那年,她又拜德清民間老藝人楊筱天為師。當年,楊筱天表演的“掃蠶花地”自成一派,動作細膩端莊,唱腔優美圓潤,廣受好評。從此,婁金蓮的演唱上了新台階。
正當婁金蓮帶著“掃蠶花地”參加各種演出並頻頻獲獎時,“文革”開始了。“掃蠶花地”成了“封資修”的毒草,被迫停演,劇團也解散。文革期間,婁金蓮雖然沒有機會演出“掃蠶花地”了,但是,她在自己家中的蠶室里常常輕輕地哼唱,每當這時,她心裡也是美滋滋的。
1980年前後,婁金蓮帶著“掃蠶花地”再次走上了舞台。自婁金蓮接觸“掃蠶花地”以來,半個多世紀的時間過去了。她見證了這段民間歌舞的發展與傳承。
在浙江省民族民間藝術資源普查中,徐亞樂和婁金蓮一起合作,徐亞樂根據記錄加以補充和指導,婁金蓮表演,《掃蠶花地》被記錄在光碟中永久保存。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