掃塵,又稱掃屋、掃房、除塵、除殘、撣塵、打埃塵等,是中國民間過年傳統習俗之一。年前忙年主要是以除舊布新為活動主題,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南方稱“掃屋”,北方稱“掃房”。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寄託了中華民族一種辟邪除災、迎祥納福的美好願望。民謠說:“二十四,掃塵日。”此日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撣拂塵垢蛛網,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疏浚明渠暗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掃塵
- 外文名:Sweep the dust
- 類型:春節習俗
- 又稱:除塵、除殘、掃屋、掃房、撣塵
習俗簡介,來由傳說,
習俗簡介
掃塵的傳統風俗 ,由來已久。民謠說:“二十四,掃塵日。”掃塵就是年終大掃除,南方稱“掃屋”,北方叫“掃房”。在年節前掃塵,是中國人民素有的傳統習慣。每逢春節來臨,家家戶戶都要打掃環境,用青竹葉與柚子葉綁在桿上清掃屋頂天花、牆壁上的塵垢蛛網,謂之掃去“窮運”、“晦氣” ,來年清吉。
掃塵

除了掃屋外還要清洗各種器具、拆洗被褥窗簾、灑掃六閭庭院、疏浚明渠暗溝等。大江南北,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氣氛。民俗專家表示,掃塵既有驅除病疫、祈求新年安康的意思,也有除“陳”(塵)布新的含義。此習俗向人們傳遞著過年忙碌氣氛的信號。
年尾廿三/廿四便正式地開始做迎接過年的準備。民間將年尾廿三/廿四稱為掃塵日。每逢春節來臨,到處洋溢著歡歡喜喜搞衛生、乾乾淨淨迎新春的歡樂氣氛。按中國民間的說法:因“塵”與“陳”諧音,新春掃塵有“除陳迎新”的涵義,其用意是要把一切“窮運”、“晦氣” 統統掃出門。這一習俗寄託著人們破舊立新的願望和辭舊迎新的祈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