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中文名:捽引
- 拼音:zuó yǐn
- 注音: ㄗㄨㄛˊ ㄧㄣˇ
- 解釋:揪拉
《孔子家語·五刑》:“其有大罪者,聞命則北面再拜,跪而自裁。君不使人捽引而刑殺……以刑不上大夫,而大夫亦不失其罪者,教使然也。”
捽使跪。 3.又如:小孩兒捽住媽媽的衣服;捽著他胳膊就往外走;捽引(揪拉);捽抑(揪住往下按);捽拽(揪住拖拽);捽挽(揪拉);捽搏(揪打;捕捉) 捽漢語大字...
詞語信息【拼音】zuó hú 【注音】ㄗㄨㄛˊㄏㄨˊ 【釋義】揪住頭頸。出處《漢書·金日磾傳》:“日磾捽胡投何羅殿下,得禽縛之。” 顏師古注引晉灼曰:“胡...
捽兀是一個漢語辭彙,指傲岸貌。 晉 陶潛 《自祭文》。...... 傲岸貌。 晉 陶潛 《自祭文》:“捽兀窮廬,酣飲賦詩。”清 錢謙益 《追和朽庵和尚樂歸田十詠...
井捽: jǐnɡ zuó 1.謂各抱門戶之見而互相排斥﹑抵扞。1 語本《莊子.列禦寇》:"齊人之井飲者相捽也。"成玄英疏:"夫土下有泉,人各有性,天也;穿之...
扭捽,拼音niǔ zuó,揪住。...... 扭捽,揪住。 [1] 《元典章新集·刑部·持杖白晝搶奪同強盜》:柯唐保 欲將本人扭捽,本賊用刀唬嚇,不敢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