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捷運道岔支架法整體道床施工工法》是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完成的建築類施工工法,完成人是王國慶、薛明勝、龔楠富。該工法適用於地下鐵道整體道床道岔施工。
《捷運道岔支架法整體道床施工工法》主要的工法特點是:加快施工速度,縮短工期;精密測量放樣,嚴格控制定位,整體調整,利於保證規範要求、技術標準。
2011年9月30日,《捷運道岔支架法整體道床施工工法》被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評定為2009~2010年度國家二級工法。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捷運道岔支架法整體道床施工工法
- 工法編號:GJEJGF204-2010
- 完成單位:中鐵五局(集團)有限公司
- 主要完成人:王國慶、薛明勝、龔楠富
- 審批單位: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
- 主要榮譽:國家二級工法(2009-2010年度)
形成原因,工法特點,操作原理,適用範圍,工藝原理,施工工藝,材料設備,質量控制,安全措施,環保措施,效益分析,套用實例,榮譽表彰,
形成原因
整體道床軌道工程在21世紀城市軌道交通系統的發展中有著廣泛的套用前景,而整體道床道岔施工技術又是整體道床軌道施工的重點和難點。在施工整體道床道岔時,關鍵是把道岔調整到設計位置,方可澆築混凝土,採用道岔支架法整體道床施工就是把道岔一次組裝好,利用支架的升降、平面縱橫向調整功能,將道岔方向、水平、高低調整到設計位置,滿足施工規範要求、技術標準後,澆築整體道床混凝土。採用支架法施工比傳統的支蹾法施工具有以下的優越性:
一、能一次把道岔拼裝成型,便於檢查和調整道岔幾何尺寸使其滿足技術要求,澆筑前發現問題能及時調整。
二、施工工序較支蹭法簡單。
三、施工便捷,縮短施工周期。
成都捷運號線一期工程軌道工程全線採用無碴軌道,道床形式為短軌枕整體道床。整體道床道岔16組,交叉渡線1組,均為9號道岔,道岔較為集中,其中孵化園站道岔達9組之多。為解決整體道床道岔鋪設技術中精度高,施工難度大的難題,中鐵五局開發並套用了《捷運道岔支架法整體道床施工工法》。通過精心組織,合理安排,單組道岔施工進度為6.5天,多組相連道岔作業施工進度可達2組/10天,縮短了道岔施工工期,保證了正線道床順利通過。經監理、業主、地方質檢站的聯合檢查,完工後的道岔幾何尺寸滿足驗標要求。
工法特點
《捷運道岔支架法整體道床施工工法》的工法特點是:
一、採用支架法施工可以加快施工速度,縮短工期。
二、精密測量放樣,嚴格控制定位,整體調整,利於保證規範要求、技術標準。
三、克服了容易出現空吊板、短岔枕不水平、標高難控制等通病。
四、採用輸送泵泵送混凝土到作業面進行整體澆築,無需澆築支墩,減少了二次澆築工序,節約了時間和勞動力。
操作原理
適用範圍
《捷運道岔支架法整體道床施工工法》適用於地下鐵道整體道床道岔施工。
工藝原理
《捷運道岔支架法整體道床施工工法》的工藝原理敘述如下:
利用支架把拼裝成型的道岔支撐起來,成為一個成型框架的整體,按照工序施工順序進行各道施工工序,直到完全符合澆築要求,利用支架法可與其他工序平行作業,而其隨時糾偏,達到規範要求、技術標準。
施工工藝
- 工藝流程
《捷運道岔支架法整體道床施工工法》的施工工藝流程見下圖。![捷運道岔支架法整體道床施工工法 捷運道岔支架法整體道床施工工法](/img/1/62b/ETOhFzY1czYhJTNzATNlZmNkhDN1ETNmBDM2IWOzUDZzQmNzU2Y1ETYlhz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捷運道岔支架法整體道床施工工法 捷運道岔支架法整體道床施工工法](/img/1/62b/ETOhFzY1czYhJTNzATNlZmNkhDN1ETNmBDM2IWOzUDZzQmNzU2Y1ETYlhzYvMWaw9SbvNmLz9mYlNmYu4GZj5yZtl2ai9yL6MHc0RHa.jpg)
整體道床道岔支架法施工工藝流程圖
- 操作要點
《捷運道岔支架法整體道床施工工法》的操作要點如下:
一、支架設計加工
1.荷載分析
支架的設計主要通過計算道岔、扣件、軌枕的重量,加上施工人員施工過程中有可能增加的荷載,根據道岔鋼軌最小撓度的計算,確定出支架間距;根據支架布設間距、支架上承受的荷載確定支架各部件的規格。
2.支架的加工製作
支架加工製作要考慮支架的強度和剛度滿足施工時荷載的要求,升降方便、安裝方便,為便於升降,支架的豎向支撐桿件採用圓鋼車絲構件,水平橫向連線用“工字鋼”構件,主要用於支墊鋼軌底部,豎向支撐桿件與橫向連線之間採用螺栓連線。
二、支架的安裝、調整
道岔扣件、軌枕組裝成型後開始支架的安裝,支架安裝時先安裝橫向連線部件於道岔鋼軌下,支撐起鋼軌軌底,然後把豎向支撐桿件套入橫向連線的螺栓孔內,往下旋轉豎向支撐桿件,支架形成。所有支架安裝完畢後,讓每個支架均處於受力狀態時開始旋轉豎向支撐桿件,使豎向支撐桿件升高,橫向連線跟著升高,道岔鋼軌隨之升高,逐個旋轉豎向支撐桿件,達到整組道岔被升高的狀態,高度升高到(或降低)標高時停止升高。精調時採取升降豎向支撐架,達到技術標準要求。
三、道岔鋪軌基標測設
根據設計院交付的基標進行複測,並將覆核資料上報監理工程師覆核,審批後進行道岔基標的測設。道岔基標測設為:在岔前、岔心各設一個,按照5米間距布設。基標測設完成,對道岔框架進行放樣,放樣完後再設岔前岔後直曲股的線路中心基標,基標樁採用衝擊鑽眼,打入鋼筋埋設,然後在樁頂測設標高和中線,用於調整道岔的參數控制。
四、基底處理
在道床施工前,先對土建單位施工的隧道基底面進行鑿毛處理,利於新老混凝土更好的銜接。基底鑿毛的要求:鑿毛採用風鎬,鑿毛面不得低於80%,深度以風鎬鑿毛產生的深度為宜,先清理混凝土垃圾裝袋後,再用高壓風管沖刷,混凝土道床澆筑前澆水,保證接觸面濕潤。水源方便的情況下可用水沖洗,但不得留有積水,確保混凝土灌注的質量。
五、支承架架軌、鋼軌連線
在鋪軌基地利用龍門吊將道岔鋼軌、配件、短枕、鋼筋等材料及支承架吊裝到運輸汽車上,由汽車運輸到道岔鋪設地就近車站,通過土建單位預留的通風井口或盾構端頭井,用汽車吊吊裝下洞,在洞內採用簡易輪胎運輸平板車將道岔料運輸到施工作業面。按測量定位的鋪軌基標樁位擺放道岔轉轍器、連線部分鋼軌、轍叉心,用起道機把道岔鋼軌起高后下塞墊木支墊,鋼軌縱向用夾板連線接頭,橫向用特製的軌距拉桿將道岔鋼軌連線成軌排框架,安裝道岔支承架(軌距拉桿、道岔支承架具體安裝位置詳見下圖1、下圖2所示)。利用支承架調節螺栓調節軌排架高度,初調時以調整到略高於短軌枕高度1~3厘米為宜,便於安裝道岔短軌枕。
六、安裝道岔短枕、調整枕木間距根據設計圖紙要求,在道岔鋼軌上按照設計的間距進行劃分,按劃分好的間距進行短枕安裝。當連線段短枕遇到結構縫或伸縮縫時要進行調整,枕木間距調整範圍為0~25厘米,如果轉轍器、轍叉心部分遇到土建結構縫時,則按施工圖要求於道岔下支墊鋼板,道岔短枕不進行調整。
七、支承架初調
當道岔短枕安裝完畢後,可利用支承架調節螺栓調節整組道岔高度至設計標高。調節道岔高度時可用起道機配合,加快起道速度,起道時要均勻起道,以免造成單個支承架受力過大。在初調時每個支承架可基本起到設計標高,利用撥道或支撐的方式調整道岔的水平位置,達到設計要求。
八、鋪設道床鋼筋網、安設防迷流銅排
當支承架初調到位後,用水管沖洗乾淨道岔道床範圍內的殘碴後,將作業場加工好的道岔鋼筋運到作業面開始鋪設道床鋼筋。按設計圖紙鋪設道岔鋼筋,鋪設過程中要注意鋼筋的型號和間距。
1、鋼筋綁紮過程中要控制好綁紮間距誤差,誤差在±20毫米,綁紮的鋼筋套用扎絲捆綁成“8”字形或“十”字形。
2、縱向鋼筋接頭必須採用焊接,布設鋼筋時要注意鋼筋的搭接接頭長度和同一截面的接頭數量,鋼筋搭接接頭的長度為:單面焊接10天,雙面焊接5天,同一截面的鋼筋搭接接頭數量不得超過50%,軌枕底下必須有一根縱向鋼筋與每根橫向鋼筋都焊接,且不得漏焊,伸縮縫處的橫向鋼筋與縱向鋼筋採用雙面焊接。在伸縮縫處斷開的道床鋼筋處焊接防迷流銅排,銅排焊接時要控制好焊接銅排的位置,保證銅排距軌枕邊距離不小於5厘米,保證銅排高度露出澆築後道床頂面10厘米,且相鄰銅排保證在同一高度和同一平面,便於下一工序的施工。
九、安裝模板和伸縮縫
由於道岔採取提前施工,除了安裝水溝模板外還要安裝端頭模板,以便於兩端整體道床銜接,模板的安裝可以採用在基底埋設鋼筋頭,固定模板底部不跑模,然後採用拉、撐的方式固定好模板,模板安裝好後進行調整和加固,保證安裝正確、模板平順、沒有錯台、誤差在規範允許範圍內;伸縮縫採用塑膠泡模,安裝時要保證平直、上下貫通,在結構縫處保證伸縮縫與結構縫重合,為保證伸縮縫平直和上下貫通,可採用模板或鐵板夾持泡模,待混凝土澆築到伸縮縫的位置後才拔掉夾持的模板或鋼板,以保證伸縮縫的平直。
十、檢查、調整、確認道岔幾何尺寸
模板安裝完畢後,對道岔的幾何尺寸進行,複查,檢查道岔的結合尺寸是否滿足規範要求,檢查時以直股為準。根據設定好的鋪軌基標,利用直角尺、支距尺、萬能道尺按照驗收技術標準進行軌道精調,道岔軌頂可用調整支承架高度,軌距可用軌距拉桿進行調整。檢查調整按照先水平、後軌距、先調鋪軌基標部位、再調基標之間的部位,反覆調整,直到滿足規範要求標準,調整時也要注意模板尺寸及位置,防止多次精調後模板跑位。在精調的過程中還要仔細檢查道岔的扣配件,檢查是否有空吊板,有滑床板段用塞尺進行檢查,各類配件是否齊全,螺栓是否擰緊,用扭力扳手檢查。
十一、泵送混凝土進行澆築
經過道岔作業工班對鋼筋綁紮、防迷流焊接、模板安裝、道岔幾何狀態自檢合格後,上報質檢員檢查,經過復檢合格後上報監理工程師檢查,經監理工程師簽認合格後方可進行整體道床混凝土澆築。
道床混凝土澆筑前,將施工的浮渣和雜物清理乾淨,條件許可時可用水沖洗,沖洗乾淨後把水抽乾,施工現場不得留有積水,也可用高壓風管吹乾淨後灑水把基底潤濕,以保證新舊混凝土很好的銜接。當模板有縫隙和空洞時,應予採取填充措施,不得漏漿。道床混凝土採用商品混凝土從地面泵送至澆築部位,商品混凝土澆築時按照規範要求做現場坍落度試驗。坍落度控制在120~150毫米範圍內為最佳。澆築時按照規範隨機取樣做混凝土試塊,同一強度等級混凝土做兩組,一組同條件養護,一組標準養護。澆築過程中為防止軌道幾何尺寸發生變化,應派專人進行複查,發現變化,及時調整。灌注過程中還要注意混凝土不得分層、離析,間隔時間不能太長,一般不應超過3分鐘,防止堵管,在等料的過程中為避免堵管,應隨時開動泵機做間隙性泵動。澆築過程中要加強搗固,不能漏搗、超搗,搗固採用插入式搗固器,過程中採用“快進慢出”,移動間距不得大於作用半徑的1.5倍,振搗點間間隔不得超過60厘米,每點振搗時間以40~60秒為宜,直觀判斷混凝土不再沉落,不再出現氣泡,表面出現浮漿為宜。應加強軌枕底部和周圍混凝土搗固使軌枕和道床結合,避免出現翻漿現象。混凝土應當連續澆築,有搗固間隙時,間隙時間不得超過允許間隙時間,否則應按澆築中斷處理,同時應留置施工縫。
混凝土澆築完畢後應及時對鋼軌、扣件、軌枕上殘留的混凝土進行清理,加強混凝土表面平整度的控制,不能有積水和出現反坡,高程允許偏差為±10毫米,因此,澆築完畢後要進行混凝土的抹面工作,不得少於次抹面。混凝土澆築過程中要及時做好詳實的混凝土灌註記錄。混凝土灌注終凝後及時進行覆蓋並灑水養護,當日平均氣溫低於5攝氏度時應採取保溫養護,不得澆水養護,當日平均氣溫高於5攝氏度時進行澆水養護。保持混凝土具有足夠的濕潤狀態,養護時間不少於7天。混凝土強度未達到設計強度的70%時,不得行駛車輛和承重。
材料設備
《捷運道岔支架法整體道床施工工法》無需特別說明的材料,採用的機具設備見下表。
序號 | 名稱 | 單位 | 數量 | 備註 |
1 | 全站儀 | 台 | 1 | 配套 |
2 | 水準儀 | 台 | 1 | 配套 |
3 | 衝擊鑽 | 台 | 1 | / |
4 | 空壓機 | 台 | 1 | / |
5 | 風鎬 | 把 | 1 | / |
6 | 汽車吊 | 輛 | 1 | 租用 |
7 | 架子車 | 輛 | 4 | / |
8 | 起道機 | 台 | 6 | / |
9 | 軌矩拉桿 | 套 | 18 | / |
10 | 正線普通起道大支架 | 套 | 11 | / |
11 | 正線普通起道小支架 | 套 | 12 | / |
12 | 撬棍 | 根 | 5 | / |
13 | 直角道尺 | 把 | 1 | / |
14 | 萬能道尺 | 把 | 1 | / |
15 | 支距尺 | 把 | 1 | / |
16 | 扭力扳手 | 把 | 1 | / |
17 | 鋼筋調直機 | 台 | 1 | / |
18 | 鋼筋彎曲機 | 台 | 1 | / |
19 | 鋼筋切斷機 | 台 | 1 | / |
20 | 電焊機 | 台 | 1 | / |
21 | 插人式振搗器 | 台 | 2 | / |
22 | 搗固棒 | 根 | 3 | / |
23 | 鐵鏟 | 根 | 6 | / |
24 | 泵車 | 台 | 1 | 租用 |
25 | 泵管 | 根 | 根據實際 | 租用 |
質量控制
《捷運道岔支架法整體道床施工工法》的質量控制要求如下:
一、施工質量標準
質量標準參照《地下鐵道輕軌交通測量規範》、《地下鐵道工程施工及驗收規範》、《鐵路軌道施工及驗收規範》等標準,並根據《60kg/m鋼軌9#單開道岔整體道床鋼筋布置圖》、《60kg/m鋼軌9#單開道岔4.075間距道床圖》、《60kg/m鋼軌9#單開道岔通用圖》等施工。
二、施工質量保證措施
1、堅持“質量第一”的指導思想,加大對施工人員的培訓力度,使之對各作業工序及施工方法能熟練掌握,確保施工能順利進行。
2、嚴格執行計算、覆核的“雙核制度”,確保技術資料準確無誤。
3、嚴格執行崗位責任制,明確員工的工作職責,充分發揮員工的主觀能動性。
4、嚴格把好原材料質量,進場復檢,不合格的材料或半成品不準使用。
5、嚴格執行工序“三檢”制度和報監製度。確保工程質量。
6、嚴格控制混凝土的澆築過程,出現意外情況應按照規範要求採取緊急處置措施。
7、澆築過程中嚴禁重物碰撞鋼軌、枕木,避免因碰撞發生尺寸變化。
8、認真做好質量標準和作業指導書交底,並嚴格執行。
安全措施
採用《捷運道岔支架法整體道床施工工法》施工時,除應執行國家、地方的各項安全施工的規定外,尚應遵守注意下列事項:
一、建立健全各級安全責任制,責任落實到個人,充分發揮各級監督作用,及時發現和排除安全隱患。
二、搞好安全教育培訓和安全交底,對特殊工種必須堅持培訓合格後持證上崗。
三、認真搞好三級教育和崗前教育培訓,未經崗前培訓和三級教育的人員一律不得上崗。
四、堅持班前講話制度,提高員工安全防範意識,提醒員工注意當天的安全注意事項。
五、進入施工現場必須正確佩戴安全帽,並正確使用勞動保護用品。
六、施工用電嚴格執行三級配電二級保護,“一機一閘一箱一漏”,嚴格執行電源管理制度並對現場電氣設備加強檢查,出現故障應有電工專門維修。
七、裝吊作業必須由專人指揮,操作人員嚴格按照作業程式和操作規範辦理,嚴禁違章作業和違章指揮,嚴查“三違”現象;堅持班前班後機具設備檢查,並按期進行保養,確保設備正常運轉。
八、嚴格執行“三上崗、一講評”制度,加強檢查,查重大隱患,對查出的問題嚴格執行“三定”制度整改落實。
環保措施
《捷運道岔支架法整體道床施工工法》的環保措施如下:
一、嚴格執行工完料清制度。
二、施工現場按規定要求設定施工銘牌和文明施工告示牌。銘牌(告示牌)規格按規定要求製作,內容均按規定要求填寫。
三、各類材料、設備、預製構件等堆放位置與施工總平面布置圖相符,工地現場機具、料具和施工材料堆放整齊,並懸掛有名稱、品種、規格等標牌;施工場地飛揚顆粒建築材料應密閉存放或採取覆蓋。
四、施工場地進行封閉隔離施工,不得把馬路、交通和社會運行區域與施工區域混在一起,並設立安全警戒標,施工區域與非施工區域進行分隔志,與施工無關人員不得進入施工區域。
五、嚴格按規範施工,對施工便道要經常灑水,防止塵土飛揚並做好施工用水的處理工作。施工用車輛駛出施工場地之前要用水清洗,垃圾運送車輛駛出施工場地要加蓋。
六、施工過程中按環境保護要求採取措施控制揚塵。施工現場車輛出入口處設定車輛沖洗及沉澱池,對進出車輛採取沖洗等措施確保車身、輪胎不帶泥土,防止污染道路和環境。
七、按環境保護要求嚴格控制噪聲。需夜間施工時,先到有關部門進行申請並得到批准後方能進行,並向社會進行告示,同時,在規定的作業時間範圍內,合理安排作業內容,使用低噪聲、環保型的施工機械設備,把施工產生的噪聲降低到最小限度。
效益分析
《捷運道岔支架法整體道床施工工法》的效益分析如下:
一般捷運道岔整體道床的施工常採用支墩法施工,採用支架法施工除操作簡便,更保證質量外,通過支架法與支墩法施工工序流程比較不難發現,支架法比傳統道岔支墩法減少了四道主要工序,具體區別如下表1、下表2。
序號 | 主要施工步驟 | 施工時間(天) | 勞動力配置(工日) | 輔助機械或工具 | 備註 |
1 | 基底鑿毛、清洗 | 1 | 3×1 | 風鎬、抽水機、空壓機 | / |
2 | 安裝枕木、調整枕木間距 | 1.5 | 6×1.5 | 壓機、扳手 | / |
3 | 起道、安裝支頂、拉桿 | 0.5 | 6×0.5 | 壓機、扳手 | / |
4 | 調整支頂、拉桿 | 0.5 | 6×0.5 | 壓機、扳手 | / |
5 | 布設道床鋼筋網、安設防迷流銅排 | 1.5 | 5×1.5 | 電焊機 | / |
6 | 安裝支墩模板 | 1 | 3×1 | 木工工具 | / |
7 | 檢查、調整、確認道岔幾何尺寸 | 1 | 5×1 | 壓機 | 合格後方能進人下道工序 |
8 | 澆築支墩混凝土 | 0.5 | 4×0.5 | 搗固棒 | / |
9 | 支墩混凝土養護 | 2 | 1×2 | 水桶(抽水機) | / |
10 | 拆除支墩模板 | 0.5 | 2×0.5 | / | / |
11 | 重新復檢道岔幾何尺寸 | 0.5 | 5×0.5 | / | 復檢合格進入下道工序 |
12 | 泵送混凝土進行澆築 | 0.5 | 15×0.5 | 搗固棒 | / |
合計 | 10 | 48.5 | / | / |
序號 | 主要施工步驟 | 施工時間(天) | 勞動力配置(工日) | 輔助機械或工具 | 備註 |
1 | 基底鑿毛、清洗 | 1 | 3×1 | 風鎬、抽水機、空壓機 | / |
2 | 安裝枕木、調整枕木間距 | 1.5 | 6×1.5 | 壓機、扳手 | / |
3 | 起道、安裝支架、拉桿 | 1.5 | 6×1.5 | 壓機、扳手 | / |
4 | 布設道床鋼筋網、安設防迷流銅排 | 1.5 | 5×1.5 | 電焊機 | / |
5 | 檢查、調整、確認道岔幾何尺寸 | 0.5 | 5×0.5 | / | 合格後方能進人下道工序 |
6 | 泵送混凝土進行澆築 | 0.5 | 15×0.5 | 搗固棒 | / |
合計 | 6.5 | 38.5 | / | / |
從以上兩種施工方法的主要工序對照表可以得出,採用支架法可以比支墩法節約3.5/組,每組道岔節約10工日。從整個項目道岔總量來看,節約的成本如下:
(1)16組單開道岔共節約的人工工費:16×10工日×50元/工日=8000元。
(2)交叉渡線1組,一般按4.5組單開道岔拆算,節約人工工費:4.5×10工日×50元/工日=2250元;共節約的工費支出為:8000+2250=10250元。
(3)縮短的施工時間:16組×3.5天/組+4.5組×3.5天/組=72天。
從整個項目來看,節約直接工費10250元雖不算多,但從縮短施工時間的意義來看就明顯,整整提前了72天。如果道岔的數量再增大,效果就更顯著。
註:施工費用以2009-2010年施工材料價格計算
套用實例
《捷運道岔支架法整體道床施工工法》的套用實例如下:
成都捷運1號線一期工程軌道工程第Ⅱ標段正線總長度21.813千米,鋪軌總長度22.824千米。整體道床道岔17組(其中P60-1/9單開道岔16組,5米間距P60-1/9交叉渡線1組),均採用支架法施工。該工法縮短了道岔施工工期,保證了正線道床順利通過,確保了工期和質量目標,通過監理、業主、地方質檢站的聯合檢查,該工法施工的道岔質量評定為“合格”(驗收標準只有合格與不合格),滿足驗收標準要求。
榮譽表彰
2011年9月30日,中華人民共和國住房和城鄉建設部審定《2009-2010年度國家二級工法名單》,以建質[2011]154號檔案公布,《捷運道岔支架法整體道床施工工法》被評定為中國國家二級工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