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形態特徵,棲息環境,生活習性,分布範圍,繁殖方式,該屬種類,種群現狀,保護級別,
形態特徵
捲尾猴屬的物種體型大小差別很大,體長300-550毫米,尾長與身長相同,體重1100-3300克。頭頂生有簇狀毛,看上去像成一項帽子,全身毛髮為灰褐色。其尾端部捲成一圓圈,因而得名。
除了用四肢在樹上攀緣外,有一條長長的、能纏繞的尾巴,將身軀牢牢懸掛在樹枝上,這些都與蜘蛛猴十分相像。但是它的形態卻不同於蜘蛛猴。頭頂毛較長,臉上也有毛,四肢長而細。眼睛雖小,但炯炯有神。
所有種類均為36枚牙齒;無頰囊和臀胼胝;指和趾細長,具有扁的或彎曲的指甲,有的拇指退化,有的高度發育;鼻孔朝向兩側;尾毛大多密而長,在尾端下部有一無毛區,皮膚厚實,可抓握東西;毛色有暗灰、褐、赤褐和黑色。
棲息環境
喜歡棲居於濕潤的森林中,分布區的最高海拔為2700米。生活在熱帶森林的樹上,除飲水外很少到地面。
生活習性
在生態方面,捲尾猴有許多獨特之處。首先是它的敏捷性。捲尾猴完全行樹棲生活,從生下來那天起,它們就在樹枝間竄跳不止,因此鍛鍊了一幅以敏捷性為特點的攀緣本領。捲尾猴能在兩樹之間一躍而過。在樹間跳躍時,它們用後肢大力一蹬,身軀便在半空中呼嘯而起,瞬間它就穩落於幾米下面的樹枝上。特別是它在跳向一簇密葉藤蔓上時,能夠迅速的把四肢和尾巴全部伸開,以便在又亂又脆的目標中抓住一把。捲尾猴能夠從一棵大樹跳到3-5米外的另一棵小樹上,其上下間距離競達14米。
通常在白天成群活動,以家族式集群生活,每群有自己的領域。每群有10隻左捲尾猴右,猴群內的雄性個體多於雌性,但雄猴為群體的首領。性機敏,善跳躍和游泳。主要以植物為食,取食嫩枝和樹葉。
分布範圍
分布於中、南美洲,哥倫比亞東部、委內瑞拉、蓋亞那、秘魯東部、巴西、玻利維亞、巴拉圭等國家和地區。
繁殖方式
全年都能繁殖,但多數幼仔在旱季至雨季初期出生,妊娠期180天。雌性個體4歲性成熟,雄性個體8歲才成年。每胎產1仔,猴群內的所有成員都參與照料幼仔的安全。
該屬種類
中文名稱 | 學 名 | 命名者及年代 | |
1 | 厄瓜多白額捲尾猴 | Cebus aequatorialis | J. A. Allen, 1914 |
2 | Cebus albifrons | Humboldt, 1812 | |
3 | 棕帽捲尾猴 | Cebus brunneus | Allen, 1914 |
4 | Cebus capucinus | Linnaeus, 1758 | |
5 | 盔冠捲尾猴 | Cebus cuscinus | Thomas, 1901 |
6 | 凱奧波爾捲尾猴 | Cebus kaapori | Queiroz, 1992 |
7 | 黑紋捲尾猴 | Cebus libidinosus | Spix, 1823 |
8 | 聖瑪爾塔白額捲尾猴 | Cebus malitiosus | Elliot, 1909 |
9 | 黑捲尾猴 | Cebus nigritus | Goldfuss, 1809 |
10 | Cebus olivaceus | Schomburgk, 1848 | |
11 | 雜毛白額捲尾猴 | Cebus versicolor | Pucheran, 1845 |
12 | Cebus xanthosternos | Wied-Neuwied, 182 |
種群現狀
該屬物種雖然分布範圍較廣,但它發生的密度低,是塊狀分布。適度數量少,有限,被認為有一個適度數量減少的趨勢,下降的原因是因為棲息地喪失、降水量減少、旅遊影響、道路發展、農耕種植,致使生存環境發生改變。全部被列為生存近危以上的物種。
保護級別
全部列入《世界自然保護聯盟》(IUCN) 2015年瀕危物種紅色名錄ver 3.1。
極危(CR)——3種;瀕危(EN)——3種;近危(NT)——2種;無危(LC)——4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