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圍岩破碎,則岩塊易混入岩漿,混入岩漿中的圍岩碎塊可以部分或完全被融化,部分未融化的岩塊。直徑可超過數十米,也可小於數厘米,見於侵入體之邊緣。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捕虜岩
- 外文名:Xenolithic enclave
- 學科:岩石學
- 全稱:捕虜岩包體
概述,產狀,包體群的多樣性,外來包體組成的包體群,岩漿頂蝕作用,岩漿頂蝕作用的重要性,被移位的包體,無位移的包體,構造研究的意義,
概述
在地質文獻中早巳公認,在許多岩體中,有這樣一些岩石碎塊存在,這些岩石碎塊與它們所產於其中的花崗岩或者共生岩石不一致。在花崗岩中所見到的這種岩石碎塊,包括時代較花崗岩老的沉積岩、變質岩和火成岩。從而證明在花崗岩定位時,圍岩曾發生破碎。
索拉斯(1894)提議把這種包體(岩石碎塊)稱為捕擄體(xenolith),而拉克魯阿(1893、1901)提出了異源包體(enclave enallogne)這個名詞。
這兩個名詞都強調這些岩石對於包裹它們的花崗岩來說是外來的,雖然,經過同化作用或花崗岩化作用以後,它們同包裹它們的花崗岩可以是很相似的。這種成因上的外來性,把它們同許多產在混合花崗岩中並與混合花崗岩同源的(congeneric)包體區別開來。在這裡,包裹這些包體的混合花崗岩是由圍岩經深熔作用或同化作用生成,其中這些包體就被看作一些未完全被這種深熔作用或同化作用吸收的岩石碎塊。
按這種狹隘的含義來理解捕擄體或異源包體(enclave enallog~nes),它只能產在侵入岩漿成因的花崗岩中,而混合花崗岩中的那些包體,則具有不同的意義,對它們需要另取一個名字。古茲庇德(1947)說:“捕擄體與殘影體都是成因名詞,應該只有在已獲得了足夠的鑑別資料,分別說明它們是火成的或變質的方式形成時,才能使用。如果在某一特定的例子中,還沒有收集到這樣的證據,就應該使用包體(inclusion)這個描述名詞,而不能稱為捕擄體或殘影體。”
在理論上作上述的區分是容易的(而且這些概念是有用的和有根據的),但是應當經常記住,實際套用這些概念時卻不那么容易。人們常常難以確定一個花崗岩究竟應該劃為侵入的還是應劃為混合質的。其中的包體也許甚至又要帶來一些問題;在某些花崗岩中,捕擄體成因的角岩包體也許會顯示出交代花崗岩化的證據。
深熔作用也帶來一些問題。侵入花崗岩可以使某些包體或岩體邊緣帶熔融,結果出現包體或岩體邊緣帶無論從那方面考慮都表現為受了某種同化作用的現象,當這種作用的規模足夠大時,就會形成一種介於侵入花崗岩與取代大片圍岩而形成原地花崗岩體的深熔作用之間的中間狀態。
產狀
研究過侵入花崗岩中外來包體分布情況的許多作者,都強調它們多位於岩體的邊緣部。這個總的觀察結論,已經得到了證實。
包體群的多樣性
我們必須把不同成因的包體群區分開。包體群常常僅由外部起源的包體組成,可具火成角礫岩的樣子,但是也有由各種成因(外來的與同源的)的包體混合組成的包體群,最後還有全由同源包體組成的包體群。後兩類包體群將在第十章中予以充分討論,這裡只討論第一種類型(全為外部起源者)。
外來包體組成的包體群
這類包體群基本上是位於侵入體的邊部,偶見於較靠近侵入體中心的地方,但這時它們往往代表岩屏的殘餘,這種岩屏位於複合岩體中的兩種不同岩石之間。
最典型的這類包體群類似火成角礫岩。從圍岩到花崗岩表現為下述順序:為花崗岩細脈縫接起來的圍岩一由包體組成的火戍角礫岩(包體呈清晰的稜角狀,為花崗岩膠結)一含有零星包體的花崗岩。
岩漿頂蝕作用
戴里(1908)著名的岩漿頂蝕理論就是建立在如剛才所述的接觸現象以及甚至更大規模的類似關係上。他提出,深戍岩石的定位是通過它們的頂棚逐步被破壞而發生的,當頂棚岩石碎塊向下陷落時,就併入岩漿之中
岩漿頂蝕作用的重要性
岩漿頂蝕理論的反對者們堅持認為,從侵入體頂棚上脫離出來的岩塊,由於岩漿的粘度很高,不可能在岩漿內運移。雖然一塊一塊地吃掉的頂蝕原理已被廣泛地接受,但對這種作用的能力大小還是有爭論的,即頂蝕作用究竟是獨自導致了巨大岩體的定位,還是只不過是一種造成接觸頂蝕作用的局部現象。巴爾克(Balk,1939)指出,頂蝕作用理論與地殼均衡理論是符合的,因為它意味著岩石將按其不同密度垂直運動到不同層位上。
被移位的包體
包體在花崗岩中定向,是一個在地質學者中已經討論得很多的題目,而且據此構想出了一種很有趣的關於花崗岩成因的理論。
第一步,必須把無定向的包體同那些雖然離開了周圍母岩,但仍保存定向的包體區分開來,所謂保存定向,即是在圍岩及其包體中,內部的主要軸向構造或平面構造具有相似的定向。
對無定向的包體就初看的印象所作的解釋,往往傾向於花崗岩的岩漿成因。包體沒有定向,暗示包體是在一種流動的環境(岩漿)中發生運動。馬爾庭.(Martin,1952)的研究表明,在諾曼第(Normandy)著名的弗拉曼維爾(Flamanville)花崗岩中,含有大量由於岩漿的流動而使其移位的無定向的包體,這與隨米歇爾—列維的經典的研究工作而產生出來的傳統觀點相反。
無位移的包體
花崗岩中含有未經位移的包體的一個最好例子,就是庇里牛斯山利凱老艾(Lys—Cai—llaouas)岩體中的實例(Clan等,1963)。這個頗為異常的岩體成岩席產出,岩席間被主要屬古生代的沉積岩層和巨大的層狀包體分隔開來,圍岩岩系中的主要組成岩石都可以在這些包體中找到。
構造研究的意義
構造研究(即岩組分析)可以對花崗岩中包體定向問題的分析作出很有意義的貢獻。登特克斯(Den Tex,1955)曾對澳大利亞新南威爾斯的科西厄斯科(Kosciusko)花崗閃長岩中的一個角岩包體中以及其圍岩中雲母的解理與石英光軸的定向作過測量和對比。二者的構造圖式是相同的,但要使它們成平行排列,則必須將各軸進行旋轉,這說明包體是無定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