捏像

捏像亦稱“捏相”、“塑真”、“捏塑”。漢族民間傳統工藝。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捏像
  • 別名:捏相、塑真、捏塑
流行於全國南北各地,江蘇蘇州等地最為著名,故又稱“蘇捏”。在古代屬泥塑中的一種。至明清時將其從泥塑中分出來,後專指捏塑小型肖像的一種特殊的藝術樣式。其法創始於唐代。捏像材料簡單,但必須有黏性強的磁泥。其法是用手指將小小泥團,在極短時間內,掌握住被塑人的輪廓形態,觀察一瞬間的精神特徵,捏塑出形神逼真的肖像,後以香樟木製為肢體,手足均活動,還可視季節隨時更換衣服。有的用玻璃鑲嵌紅紫檀木匣放置捏像,名曰:“相堂”。並在其中添塑家人僕婦,或美婢侍童,擺列榻椅幾機,以及杯茗陳設,十分逼真(顧祿《桐橋倚棹錄·塑真》)。後形成精緻的藝術品。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