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介紹
- 書名:三國演義
- 又名:The Romance of Three Kingdoms,三國志通俗演義,三國志演義
- 作者:明)羅貫中 原著,(清)毛綸/毛宗崗 評註
- 出版時間:版本流變繁冗,主要以明嘉靖壬午本(“羅本”)、清康熙毛宗崗本(“毛本”)為主
故事典故,赤壁之捉放曹,
百科名片
京劇-捉曹放曹
(捉曹放曹)
"捉曹放曹"又名"中牟縣",出於《三國演義》。描寫漢末董卓專權,曹操謀刺未成,逃出長安。董卓下令畫影圖形捉拿。曹操逃至中牟縣,被人識破,解至縣衙。縣令陳宮聽曹操說明大志,十分敬重,便棄官和曹一同逃走。路遇曹父老友呂伯奢,呂邀曹、陳進莊稍息用飯。正當殺豬待客之際,曹操忽生疑心,殺了呂氏全家;陳見曹如此殘暴多疑,深悔和他共事,最後決定離開曹操,投奔呂布了。
這幅畫正是陳宮棄官與曹操改裝同逃的一幕。圖中左為曹操,中為陳宮,右為兩個門吏。京劇曹操一般戴風帽,穿紫箭衣,外罩藍褶子;陳宮戴高方巾,穿藍褶子,系黃絲絛。這是譚派老生的唱工戲,余叔岩、言菊朋都精於此戲。
故事典故
三國時,曹操刺殺董卓未遂, 改裝逃走,至中牟縣被擒。公堂上,曹用言語打動縣令陳宮,使陳棄官一同逃走。行至成皋,遇曹父之故友呂伯奢,盛邀曹、陳至莊中款待。曹聞得磨刀霍霍,誤以為呂存心加害,便殺死呂氏全家,焚莊
逃走。陳見曹如此心毒手狠,枉殺無辜,十分懊悔,宿店時;趁曹熟睡後獨自離去。
《三國》中的陳宮與曹操
《演義》的第四回和第五回:在“孟德獻刀”之後,接下來敘述曹操東歸,路過中牟縣,為守關軍士所獲,押解著去見縣令陳宮。陳宮認出是曹操,在夜裡暗把曹操從監牢中提出,進行盤查。曹操說:“吾將歸鄉里,發矯詔,召天下諸侯興兵共誅董卓。”陳宮為曹操的忠心所感動,棄官與曹操同行。行至成皋地方,投宿於曹操父親的結義弟兄呂伯奢家。伯奢吩咐家人殺豬款待,自己騎驢到西村去沽酒。曹操忽聞莊後有磨刀之聲,與陳宮潛入草堂後竊聽,聽到有人說:“縛而殺之,何如?”曹操疑心是要殺他和陳宮二人,便先下了手,殺了呂家男女八口。搜至廚下,卻見縛一豬要殺。陳宮說:“孟德心多,誤殺好人矣。”二人急出莊上馬而行。在路上遇見呂伯奢沽酒回來,曹操又把他殺了。陳宮大驚說:“適才誤耳,今何為也?”曹操說:“伯奢到家,見殺死多人,安肯罷休?若率眾來追,必遭其禍矣。”陳宮說:“知而故殺,大不義也!”曹操說:“寧教我負天下人,休教天下人負我。”二人夜行數里,在一客店投宿。陳宮知道自己是看錯了人,原先認為曹操是個好人,原來是個狠心之徒。便乘曹操正睡時,離開了他,自投東郡去了。
1.此事與陳宮無乾
這次曹操東歸的事,史書上有記載,但內容與《演義》大有出入。首先,這個釋放曹操的縣令不是陳宮,陳宮也不是這樣跟隨曹操的。這件事《三國志》和《世語》都有記載,內容基本上沒有出入,而以《世語》為詳。前者說:曹操出關,過中牟縣,為亭長所疑,把他縛送到縣裡。後者說:這時縣裡已經接到董卓捉拿曹操的文書,但沒有人認識曹操,只有功曹心裡知道是曹操,認為世事方亂,不應拘捕天下英雄,便勸說縣令把曹操釋放了。綜合二書所記,都沒說縣令是陳宮,也沒說縣令與曹操同行。那么,陳宮是什麼時候追隨曹操的呢?《三國志》沒有記載,只有魚豢的《典略》記載說:“及天下亂,(陳宮)始隨太祖。後自疑,乃從呂布。”這裡並沒有說明開始追隨曹操的具體的時間、地點。根據史書記載:初平二年(公元191),曹操在東郡擊敗了黃巾軍,袁紹表曹操為東郡太守。第二年,青州黃巾軍攻入兗州,兗州刺史劉岱戰死,州中無主,濟北相鮑信與州吏萬潛等到東郡迎接曹操領(兼任)兗州牧。而據《世語》記載,這次曹操被迎立為兗州牧,陳宮在其中起了很大的作用。看來在這以前,陳宮已經追隨曹操了。曹操逃出洛陽後,在陳留郡的己吾縣起兵,距這時已經三年了,大約陳宮就是在此期間,即中平六年(公元189)到初平三年(公元192)之間追隨曹操的。到了興平元年(公元194)春,在曹操征徐州期間,陳宮又和陳留太守張邈叛應呂布,又成為呂布的謀士。總之,《演義》把釋放曹操的那位無名的中牟縣令改換成陳宮,又讓陳宮隨曹操走到成皋,在客店中離他而去,便和史書上的記載有了許多牴牾之處,這是我們必須首先辨明的。
2.曹操未殺呂伯奢
曹操殺呂伯奢一事,也是與史實大有出入的。曹操投宿呂家所發生的事,《三國志》上沒有提到,而其他書上卻有不同的記載。以下所引的諸書,都見於裴松之為《三國志》所作的注中。《魏書》說:曹操帶領數騎到成皋,拜訪故人呂伯奢。伯奢不在,其子與賓客共同搶劫曹操,掠取馬匹和財物,曹操手刃擊殺數人。《世語》說:曹操拜訪呂伯奢。伯奢出行,五子皆在,極盡賓主之禮。曹操自以為背棄董卓之命,懷疑他們要謀害自己,在夜裡手提寶劍殺死八人而去。孫盛《雜記》說:曹操聽到食器聲,以為要謀害自己,便在夜裡殺害了呂家人。既而悽愴地說:“寧我負人,毋人負我!”三書所記,可以概括為兩種說法。按照《魏書》所記,曹操在呂家殺人是因為呂伯奢的兒子劫奪了他的馬匹和財物,過錯不在曹操;而按照後二書的說法,則是曹操因為疑心而殺人,呂家盛情款待曹操,好心沒得好報,實在太冤枉了。哪種說法是對的,現在已難考訂,而前者似乎是合於情理的。但無論是哪一種說法,都沒有殺呂伯奢之事,因為呂伯奢不在家。看來《演義》是採用《世語》和《雜記》的資料改編的,又加上了殺呂伯奢的情節,目的在於極力渲染曹操的奸惡殘忍,但卻嚴重地違背了史實。
赤壁之捉放曹
赤壁之戰大家都知道吧,當初曹操敗走華容道,關羽以當年曹操收留了關羽,仁義地放走了曹操。《三國》都要記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