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衣濯足石刻

振衣濯足石刻位於安徽省巢湖市和縣西梁山景區。石刻雖然經一千年風雨剝蝕,但仍清晰可辨,已成為十分珍貴的傳世珍寶,並可作為西梁山地區的水文標誌。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振衣濯足石刻
  • 地點:安徽省巢湖市和縣西梁山景區
  • 主角:王羲之
  • 創作時間:347年(即永和三年)
東晉右軍將軍、會稽內史、書法家王羲之,於永和三年(公元347),傳因友人殷浩(時任揚州刺使)所請,流星州境內山川名景,喜不自禁。他離開治所建康後,足跡遍布大江南北、淮河之濱,大凡名景勝跡,悉數登臨,游到興至,留書不迭。是年五月中旬,他乘興來到歷陽,先後訪對外雞籠、拜六墳、沐香淋,接著又遊覽了項亭、亞父城等名勝古蹟。後在歷陽太守袁耽導此下,乘舟逆江上天門,考究長岸古戰場。時江潮正漲,水位抬高。當他在西梁山磯頭,仰望“怒天閣”時,不禁緬懷“吳楚長岸之戰”來。天晴日朗,他坐在磯頭岩目,看江水東流,浪浪相催,江濤擊岸,聲聲震耳,感到心曠神怡,於是索性脫掉靴襪,就江水洗起腳來。他雙腳左右搖擺泊起浪花一片,頗有情趣,高興地說:“快哉,涼爽,其樂無窮。”洗罷,王羲之與陪伴他的袁耽等人一道步入怒吳閣,即興寫下“振衣濯足”四個大字,落款為“永和三年王羲之”。袁耽見之大喜,即令工匠在王羲之所坐洗腳之磯頭崖上勒石刻碑為記。
如今,西梁山“振衣濯足”之石刻雖然經一千年風雨剝蝕,但仍清晰可辨,已成為十分珍貴的傳世珍寶,並可作為西梁山地區的水文標誌。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