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寒一詞最早見於《素問》,記發冷時顫抖的症狀。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振寒
- 外文名:shivering
- 拼音:zhèn hán
- 釋義:全身振戰的同時感到有股寒氣襲來
- 出處:素問·寒熱病
振寒,病證名,
振寒
指全身振戰的同時感到有股寒氣襲來。
振寒 ,證名。發冷時全身顫動。出《素問·寒熱病》。《證治準繩·雜病》:“振寒,謂寒而顫振也。”《靈樞·口問》:“寒氣客於皮膚,陰氣盛,陽氣虛,故為振寒寒慄。”《張氏醫通·寒熱門》將振寒分為三種:陽明熱,陽盛而陰氣加之,灑灑振寒者,治當瀉陽,用白虎加人參湯、竹葉石膏湯;陰盛陽虛,振振寒慄者,治當補陽,用黃芪建中湯;真陽虛寒慄不振,或兼風寒則振,治當溫補,用桂枝加附子湯。參見戰條。
病證名
即寒慄(栗)、振寒寒慄,因寒冷而打冷戰(顫),或皮膚因冷戰起粟粒狀雞皮疙瘩。多屬陰寒盛而衛陽虛,陽虛則外寒。
⑴《靈樞·口問》:“黃帝曰:人之振寒者,何氣使然?岐伯曰:寒氣客於皮膚,陰氣盛,陽氣虛,故為振寒寒慄(栗)。”
張介賓《類經十八卷·疾病類七十九》:“振寒者,身怯寒而振栗也。”
張志聰《靈樞集注》:“此言陽氣之在外也。諸陽之氣,主於肌表,故寒氣客於皮膚,借陽氣以化熱。若陰氣盛而陽氣虛,則為振寒戰慄。”
⑵《素問·調經論》:“陽受氣於上焦,以溫皮膚分肉之間,今寒氣在外,則上焦不通,上焦不通,則寒氣獨留於外,故寒慄。”
王冰註:“栗,謂振栗也。”
吳昆《素問吳注》:“寒慄,振寒也。”
張介賓《類經十四卷·疾病類二十》:“寒氣在外,阻遏陽道,故上焦不通,衛氣不溫於表,而寒氣獨留,乃為寒慄,此陽虛則外寒也。”
森立之《素問考注》:“案:皮上惡寒謂之寒,心內惡寒謂之栗。”
⑶《靈樞·寒熱病》:“振寒灑灑,鼓頷,不得汗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