振動(生物學效應)

本詞條是多義詞,共4個義項
更多義項 ▼ 收起列表 ▲

振動是一種生物學效應

(1)衛生標準 使用振動工具或工件的作業,工具手柄或工件的4h等能量頻率計權振動加速度不得超過5m/s2。
(2)流行病學 我國砂輪磨光工振動性白指發生率,接振4000h以下為9.1%,4000-6000h為17.4%,6000-12000h為37.5%,12000-16000h為50%。日本發生振動病一期平均接振時間為5.8年,二期為6.3年,三期為10.8年。調查證明手臂振動的職業危害存在著劑量-反應關係。
(3)發病機理 局部振動的急性和慢性作用,首先是對外周循環的影響。振動性白指被認為是血管的過度收縮反應,由於局部組織壓力的增加,損傷血管內皮細胞,產生收縮因子,通過軀體感覺-交感神經反射使手指血管運動神經興奮性增加,可損傷α-腎上腺素能受體導致血管舒張功能減退、血管內膜增厚、狹窄至阻塞,可能使血液粘度增加。其次可引起中樞和外周神經的功能和病理改變,特別是出現肢端感覺障礙,提示多發性周圍神經病的存在。植物神經功能紊亂與病程進展有一定相關,腦電圖也可發生異變改變,部分可出現肌力降低或肌肉萎縮。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