挫折攻擊論

挫折攻擊論是指西方犯罪心理學有關犯罪原因的理論。最早由美國耶魯大學心理學家多拉德和米勒等在《挫折與攻擊》一書中提出,其理論來源於弗洛伊德關於人滿足其基本欲望的行為一旦受挫,攻擊便成為最原始、最普遍的反映這一觀點。多拉德等認為挫折必然導致攻擊,但攻擊的強度則受制於如下因素:攻擊意識的強度與受挫的程度成正比;抑制攻擊性活動的作用與預期該活動可能受到的懲罰的程度成正比;如果挫折的強度是一定的,那么,對攻擊活動所預期的受懲罰的程度越重,則產生該攻擊行為的可能性越小;如果預計受懲罰程度是固定的,那么,攻擊行為則與挫折的強度成正此。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挫折攻擊論
  • 定義:西方犯罪心理學有關犯罪原因的理論
多拉德等還認為人的犯罪是一種受挫後的攻擊行為,它與挫折和懲罰的關係如下:雖然預計受懲罰的程度低,但挫折程度也同樣低,犯罪便不會發生;雖然挫折程度高,但預計的懲罰程度也非常高,犯罪仍不會發生。預計的受罰程度如果下降,犯罪的可能性就隨挫折與懲罰兩者之間的差距的加大而相應增加。據此他主張刑罰應更加嚴厲,以抑制犯罪行為的發生。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