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丹麥戰爭,1182年,坎紐特繼承丹麥王位,開始他20年執政生涯。
基本介紹
- 名稱:挪威丹麥戰爭
- 參戰方:挪威、丹麥
挪威丹麥戰爭,1182年,坎紐特繼承丹麥王位,開始他20年執政生涯。
挪威丹麥戰爭,1182年,坎紐特繼承丹麥王位,開始他20年執政生涯。神聖羅馬帝國皇帝腓特烈一世唆使伐德美爾主教與挪威國王率兵進犯,但他們的軍隊被丹麥人打敗。...
丹麥戰役,是指二戰期間德軍在1940年入侵丹麥的一場戰役,為德軍威瑟堡行動的一部分。此戰揭開了挪威戰役的序幕。戰役過程 1940年4月9日,德國展開“威悉演習”(Weserübung)奪取丹麥和挪威。丹麥僅抵抗了4個小時就宣布投降。戰役目的 德國占領丹麥是為了把它作為侵略挪威的跳板。希特勒占領這兩個國家的目的是保護鐵礦...
丹麥編有2個陸軍師,預先未進行戰爭動員。挪威僅有6個缺編步兵師,企圖依靠英法的支援抗擊德軍入侵,直到戰前幾小時才實施動員。戰役過程 9日5時50分,德軍在挪威沿岸的各主要港口實施登入,同時出動800架作戰飛機和250架運輸機,從空中壓向挪威。挪威軍隊還沒充分動員,倉猝抵抗。在納爾維克,當10艘德國驅逐艦向...
炮艦戰爭(Gunboat War)是 拿破崙戰爭 期間,一場丹麥-挪威與英國之間的戰爭,戰爭得名于丹麥在戰爭中的策略——丹麥僱傭小型炮艦來對抗正規的英國皇家海軍。衝突背景 當炮艦策略採用前,英國與丹麥的海上衝突已經在1801年哥本哈根海戰中爆發。當時霍雷肖·納爾遜率領其屬於帕克上將艦隊的海軍中隊,攻擊了丹麥首都哥本哈根,...
戰爭事件 里加和納爾瓦 丹麥-挪威國王弗里德里克四世率先向丹麥以南的瑞典同盟荷爾斯坦因-戈托普發動進攻。1697年,丹麥軍隊已經摧毀了戈托普的幾座要塞。1700年3月,一支丹麥軍隊再一次侵入並圍攻特寧。與此同時,強人奧古斯特的軍隊也向瑞屬立窩尼亞進軍,奪取了杜納明德並圍攻。之前對里加的圍攻早在1699年12月已經開始...
哥本哈根海戰,是一場發生於1801年4月2日的戰鬥,海德·帕克爵士率領的英國艦隊和丹麥-挪威艦隊在哥本哈根附近交戰。此戰丹麥多艘艦艇被俘獲。事件的起因是英國為了打破波羅的海國家對英國的貿易封鎖行動。戰鬥 1801年初,英國面臨一個由法國策劃的北歐國家聯盟,聯合起來對英國這個北方邦聯保持敵對中立。這些國家是俄羅斯...
丹瑞戰爭,丹麥和瑞典為在波羅的海地區爭霸而進行的一系列戰爭。在丹麥女王瑪格麗特(1353~1412)策劃下,丹麥、挪威和瑞典於1397年在瑞典的卡爾瑪城結成以丹麥國王為共主的卡爾瑪聯合(或稱卡爾瑪聯邦)。後來,瑞典一直尋機脫離卡爾瑪聯合,同丹麥、挪威不斷發生衝突。瑞典實現獨立後,雙方為爭奪波羅的海地區的霸權發生多次...
利沃尼亞戰爭(Livonian War),是由於俄國沙皇伊凡四世(伊凡雷帝)為爭奪波羅的海出海口和波羅的海東岸土地而與利沃尼亞騎士團、波蘭、立陶宛(1569年合併為波蘭立陶宛聯邦)和瑞典、丹麥-挪威聯合王國進行的戰爭。持續時間從1558年開始,至1583年以俄國的最終失敗告終。事件背景 立窩尼亞(今愛沙尼亞和拉脫維亞大部地區)...
瑞丹戰爭 瑞丹戰爭,歐洲三十年戰爭中瑞典與丹麥進行的戰爭。1643年丹麥、挪威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乘瑞典軍隊深入德意志南部時期,對瑞典宣戰。瑞典軍隊回師北上,從陸、海兩路圍攻丹麥。1645年丹麥求和。8月雙方訂立《布勒姆瑟布魯條約》,戰爭結束。
戰役起因 1389年丹麥、挪威、瑞典女王瑪格麗特打敗瑞典國王阿爾布雷希特(梅克倫堡的)的戰役。戰役背景 約1363年,由於瑞典國王馬格努斯二世安排子哈康(即挪威國王哈康六世)與丹麥國王瓦爾德馬四世之女瑪格麗特結婚,引起反瓦爾德馬四世的瑞典貴族不滿,他們宣布廢黜馬格努斯二世,立梅克倫堡的阿爾布雷希特為瑞典國王。
北歐戰役 北歐戰役(Nordic Battle) 是納粹德國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向挪威和丹麥發起的攻擊,德軍代號為威瑟堡行動(德語:Weserübung),意即“威悉河演習”。德國在1940年4月9日當地時間04:15小時偷襲挪威和丹麥,其對外聲稱是為了要從英法手中保護兩國中立。
1535年平定挪威人民為反對他強迫推行基督教新教而舉行的暴亂。但克里斯托弗伯爵仍然固守哥本哈根。後來,克里斯蒂安封鎖哥本哈根,迫使克里斯托弗伯爵在1536年7月投降。克里斯蒂安王子加冕,稱克里斯蒂安三世(1536~1559年在位)。君主政體成為世襲,宗教改革運動在丹麥-挪威得到確認,挪威的自主地位大大削弱。
丹麥征服瑞典,丹麥完成對北歐諸國聯合的一次決戰。1387年瑪格麗特女王統治丹麥和挪威後,企圖進一步將北歐諸國結成一個國家,她利用瑞典國記憶體在的派系鬥爭。1389年2月,調集丹麥、挪威聯軍,在瑞典的東南部地區,與瑞典國阿爾布勒克交戰。結果瑞典軍隊大敗,國王被生擒。不久,瑪格麗特登上瑞典王位。三國聯合事實上已經...
挪威-瑞典聯盟(Norwegian-Swedish League),聯盟建立於1814年。1814年1月14日,丹麥與瑞典簽訂《基爾條約》,丹麥將挪威割讓予瑞典。挪威乘機宣布獨立並頒布了憲法。瑞典對其發動戰爭,在瑞典武力威脅下,挪威被迫接受的兩國聯盟(1814年-1905年)。1905年10月26日,挪瑞雙方代表在瑞典的卡爾斯塔德舉行簽字儀式,宣布...
挪威農民起義 挪威農民起義,為了反對丹麥人的統治,挪威爆發了多次農民起義。規模最大的一次是由克努特·阿爾夫遜領導的起義,它從1501年開始一直堅持到1507年。起義者多次打敗前來鎮壓的丹麥人軍隊,並攻占一些城堡。最後,丹麥統治者採用欺騙手法,誘捕了阿爾夫遜,使失去領袖的隊伍陷於瘓散,遭到鎮壓而完全失敗。
而此時1670年登基的丹麥國王克里斯蒂安五世認為這是奪回之前失去領地的絕好機會。1676年6月,克里斯蒂安五世聲東擊西,率領14000人由挪威進入博胡斯蘭,到6月29日,丹麥的天主教軍隊以赫爾辛堡為基地,迅速控制了斯坎納的大部分,只有重兵把守的馬爾默抵抗住了丹麥人的進攻。許多殘留在瑞典境內的天主教力量也加入了...
在與漢諾瓦、大不列顛、布蘭登堡-普魯士和丹麥-挪威分別達成和議後,瑞典希望維也納派和法國的反俄情緒最終可以幫助它恢復俄占得東部省份。但是由於大不列顛和法國的內部,這沒能實現。戰爭最終在瑞典與俄國於1721年8月30日簽訂《納斯塔德條約》後正式結束。芬蘭歸還瑞典,而瑞屬愛沙尼亞,立窩尼亞,因格里亞,凱克斯霍姆...
1625年,華倫斯坦出任神聖羅馬帝國低地國家最高統帥,招兵2.4萬。同時,丹麥軍隊開始向德意志巴伐利亞進軍。三十年戰爭進入第二階段,即丹麥戰爭時期(1625—1629)。1626年4月25日,在德紹戰役中,丹麥軍隊被帝國軍隊打敗。丹麥、挪威國王克里斯蒂安四世在沒有得到荷蘭和英國配合情況下,率軍向哈布斯堡的神聖羅馬帝國進攻...
1560年國王古斯塔夫一世-瓦薩(1523—1560在位)去世,其長子埃里克十四世(1560—1568在位)繼位,他使用“三頂王冠”作盾徽,以表示瑞典有權要求統治已不復存在的斯堪的納維亞聯盟,並成為丹麥、挪威的宗主國。瑞典和西班牙結盟,兩國就征服和瓜分丹麥問題達成了秘密協定。丹麥在伯爵之戰結束後的復興時期實力有了恢復...
至此,斯堪地納維亞除了瑞典以外,挪威與丹麥都不可逆轉地開啟了基督化的進程,從這一角度來看,斯沃德海戰與君士坦丁大帝的米爾維安大橋戰役有著些許相似之處。雖然斯沃德之戰之中挪威人是戰敗者,或許是出於英雄之間的惺惺相惜,或者是出於撫慰挪威人的英雄情結,斯韋恩並沒有抹殺奧拉夫的記錄。在維京領主的大廳內,吟...
威瑟堡行動是納粹德國在二戰時向挪威和丹麥發起的攻擊,德軍代號為威瑟堡行動(德語:Weserübung),意即“威悉河演習”。 德國在1940年4月9日當地時間04:15偷襲挪威和丹麥,據其稱是為了要從英法手中保護兩國中立。簡介 相關背景 自1939年春,英國皇家海軍總部便將斯堪的那維亞視為將來與德國開戰時的潛在戰區...
德軍閃擊丹麥、挪威的空降作戰,是戰爭史上第一次大規模的空降作戰。德國於1939年10月即開始進行入侵作戰的準備,代號是"威塞爾演習"。這一入侵計畫的要點是“以陸軍採取欺詐、 突襲的手段”,越過丹德邊境占領丹麥,同時以登入兵和空降兵奪取挪威的重要港口和機場,爾後向內地發動進攻,占領挪威全境;以航空兵對付英、...
伯爵之戰,丹麥王國內部爭奪王位的一次戰爭(1533—1536)。1532年,原丹麥-挪威國王克里斯蒂安二世受其叔父、丹麥-挪威國王弗雷澤里克一世的誘騙而被囚禁於森訥堡(Sφnderborg,一譯南堡)。1533年弗雷澤里克一世死,由天主教徒貴族控制的政務會議不願讓信仰路德派新教的弗雷澤里克長子、霍爾斯坦伯爵克里斯蒂安繼承王位。同...
“哥本哈根式打擊”主要指英國皇家海軍於1801年對丹麥—挪威艦隊發起的先發制人式打擊。而這種引發國際社會對所謂“戰爭道德”爭論的作戰方式,對後世的軍事思想發展和戰略布局起到了潛移默化的影響。歷史源頭 歐洲局勢緊張 19世紀初期,由於拿破崙統治下的法國在歐洲大陸上的節節勝利,以英俄等國為首的反法同盟(...
卡爾馬內戰,斯堪的納維亞三國爭權戰爭。斯堪的納維亞三國組成卡爾馬聯合,首領是丹麥和挪威的國王克里斯蒂安二世。他在1520年,率軍入侵瑞典在烏普薩拉戰役中打敗對手、瑞典攝政王斯坦·斯圖勒,迫使瑞典議會承認克里斯蒂安為國王,11月5日在斯德哥爾摩登基。3天后,克里斯蒂安借舉行宗教儀式,對全國獨立運動領袖進行大屠殺,...
腓特烈哈爾德之戰 腓特烈哈爾德之戰,丹麥-瑞典戰爭期間,1718年12月初,瑞典國王查理十二世率軍包圍了挪威要塞腓特烈哈爾德,12月11日,查理十二世中彈身亡,瑞典軍隊隨即解除包圍,撤離該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