挑花(望江挑花)

挑花(望江挑花)

挑花(望江挑花),安徽省望江縣傳統美術,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之一。

望江挑花是在漁耕並存的農業社會環境中由祭祀供品發展轉化而來的,它源於唐代,最早時人們用毛髮和麻布為材料挑制敬神的敬褡,以後逐步發展成為日常家居的點綴。望江挑花具有針法獨特、做工精細、技藝含量高、難以仿冒複製的特點,其構圖優美,變化有序,色彩對比強烈,正反相映成趣,富有觀賞價值。

2008年6月7日,挑花(望江挑花)經中華人民共和國國務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遺產編號:Ⅶ-25。

基本介紹

  • 中文名:挑花(望江挑花)
  • 遺產級別:國家級
  • 遺產類別:傳統美術
  • 申報地區:安徽省望江縣
  • 遺產編號:Ⅶ-25
  • 批准時間:2008年6月7日
歷史淵源,文化特徵,圖案內容,紋樣組織,造型特徵,色彩特徵,套用範圍,製作工序,材料工具,主要工序,主要針法,題材作品,傳承保護,傳承價值,傳承狀況,傳承人物,保護措施,社會影響,

歷史淵源

始於唐代的望江挑花,起源於望江百姓的祭祀活動。當時,望江設定縣治不久,陸地面積狹小,集中在古雷池東、南、西三方環護的大雷岸。望江當地人以捕魚業為主,僅有少部分地區可供耕織。由於古時人們抵禦災害的能力差,也無法科學地解釋自然界的一些現象,只有將幸福和安康寄託於神,祈求上蒼的庇護。最初的望江挑花就是基於一種虔誠之心,專為敬神之用。望江人從少男少女的頭上剪下一縷長發,擰成發線,在麻上挑織出日、月、星、辰、神、佛等,作為祭祀的供品,這種供品又被稱為“敬褡”。
晚唐時期,文學家羅隱隱居於望江的香茗山蓮花書院內讀書著述,並時時在鄉間走訪,與當地人研討文學、工藝、地理、樂律等。在這種交流中,千姿百態的挑花製品引起了他的重視。羅隱精心設計圖案,並改進了挑花的技術,引導望江百姓用棉紗代替毛髮,用棉布代替麻布,將挑織出的圖案飾於衣、巾之上。挑花工藝也因此逐漸從祭祀活動中脫離出來,演變為衣飾及其他裝飾用品。農家婦女常常在勞動之餘學習挑花等針線活,她們創作出來的挑花製品不僅可以裝飾自己,還可以敬獻長輩、饋贈親友,同時也能成為男女談婚論嫁時的定情物或姑娘婚嫁時的陪嫁品。
挑花(望江挑花)
望江挑花
明末清初,古雷池退化成為沙洲、草澤,大量移民進入望江定居,望江人創作的望江挑花很快為外來移民所接受。
清代,望江挑花已成為望江當地農家日常生活的必需品。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受土地國有化、集體化及棉花統購統銷政策的制約,直接用於挑花創作的手工織布機生產的“老布”(土布)也沒有足夠的原材料可供應,望江挑花被迫中斷。
20世紀70年代後期,“老布”的紡織在後山部分村莊的個別農戶家恢復,傳統的挑花藝術才再度出現。
早期的望江挑花主要用於女性頭巾、衣、褲、圍裙及小兒襁褓、圍兜、抱裙、鞋帽的裝飾,後套用範圍逐漸擴大,亦取以裝飾男性的汗巾、腰帶、車辮、褡褳等器物及帳檐、桌圍等室內器具。再發展到後來,望江挑花成為沙發靠墊、扶手、窗簾、壁掛、地毯等家居用品的重要組成部分。

文化特徵

圖案內容

望江挑花常用的圖案有萬字紋、雙喜、鳳、蝴蝶、牡丹、梅花瓜果、燈籠花、向日葵、蓮花等。也有生活中常見的事物,如“雙福捧壽”“蜂追木瓜”“鯉魚跳龍門”等,還有人物、花卉、飛禽以及文字(青年婦女多用喜字,老年多用福、壽字,少兒多用長命百歲)等,幾乎所有圖案都被賦予美好幸福的寓意,並有許多常用語意雙關的題材內容和採用比喻象徵、借用諧音的構思,如“連年有餘”“平(瓶)升三級”“鳳穿牡丹”“龍鳳呈祥”等。

紋樣組織

望江挑花構圖嚴謹,組織形式變化多樣,其紋樣組織大體可歸納為團花、折枝花、角花、邊花、幾何形四方連續紋樣。
團花是一種外形呈圓形、橢圓形、方形、多邊形的紋樣。凡大件繡品,大多採用團花格式,各種構圖或是以中心主花為軸,左右均衡分布,或是間隔對稱,或是通體布局自由適合,無不主題鮮明、結構和諧而又醒目。再加上一條花邊陪襯,整體效果落落大方。團花的骨骼形式,常用均齊式輻射狀和迴旋狀等基本骨骼。由於基本骨式和陪襯花邊的變化,使得同一主題內容的意境、趣味卻各不相同。有的團花是以平衡狀骨式取勝,平衡狀骨式組織比較自由活潑,帶有動感,紋樣聚散適宜對比處理容易得當,同樣達到主題突出而形式自由的視覺效果。團花也常用於枕巾、手帕等中小飾件,通常是中心一個主體團花四角配置相應的角花,加上邊緣“狗牙邊”針法的封邊,整體效果精巧清爽。
挑花(望江挑花)
望江挑花
折枝花是一種結構上不受外形嚴格約束的平衡式單獨紋樣,比較柔和舒展,具有較強的韻律感,常與邊緣紋樣共同形成構圖。有的還在折枝花紋與邊緣紋樣之間點綴飛蝶、禽鳥等圖案,形成結構上的互相穿插,效果活潑生動。
角花是一種角隅紋樣。在挑花的手帕、枕巾、包袱布等繡品上,常用角花在四角配合中心主體團花進行構圖。
邊花是一種二方連續的帶狀圖案。常用作頭巾、袖口、圍裙、手帕等的周遍花紋。
幾何形四方連續紋樣的組織比較素淨大方,常用於老年婦女的用品。

造型特徵

望江挑花主要用小十字針法構成圖案,用這種針法塑造圖案造型更為容易、更為自由,可以任意發展、適合性強,可以充分套用平面圖案造型的基本規律,概括地使用“加法”和“減法”。寫意或寫實地表現作者的匠心和美好願望,容易取得良好的視覺效果。挑花的人物、花卉、飛禽等造型簡潔、誇張,變形稚趣可愛、大膽生動,不以外形的逼真摹擬為目標,而把物像作平面化處理,形成了一種程式化的變形處理方式。在構圖上也擺脫了空間立體觀念,有些結構上的互相穿插,使得效果更加活潑生動,情趣盎然。
挑花(望江挑花)
望江挑花

色彩特徵

望江挑花的色彩和其豐富多樣的紋樣組織形式相比是十分單純的。它的基本色調和西南少數民族的挑花迥然不同,而多是用土布染成靛藍、土紅色再用,具有明暗對比的白線或其他色線來挑繡。和民間的藍印花布的色彩效果相比較,有異曲同工之妙。望江挑花的色彩單純樸素,注重明度上的對比,花紋清晰醒目,色彩鮮明沉著,飽和而協調,同時又具有耐洗、耐髒的色彩實用效果。

套用範圍

望江挑花的套用範圍很廣,一般是自繡自用,不僅婦女、兒童使用,連男子的汗巾、褲腳、披肩等,也都綴飾挑花。根據不同用途,大體可以分為以下幾個品類:床上用品:如床圍、帳檐、枕巾等;衛生用品:如手帕、小孩圍嘴圍裙等;服飾:坎肩式馬甲(背褡)、褲腳、袖口、緣領;雜件:香囊、荷包、包袱布等。不論是服飾還是日常用品,凡是易磨損的地方多用挑花裝飾。既美觀又深含吉祥祝福等寓意,同時還能增強衣服的強度,使用與審美得到緊密的結合。

製作工序

材料工具

望江民間挑花使用的材料和工具較為普通,一是家織土布,白、藍或土紅色,二是家紡大粗線,藍、黑或白色,三是特製的大木繃子,四是繡花針。

主要工序

設計圖紙:按照寓意創意構圖,根據圖案設計針法,製作針法示意圖。
挑花(望江挑花)
望江挑花
精選棉花:精選上等優質棉花,以潔白絨長的為好。
軋花:去籽成絨。
搓條:將棉絨搓成棉條。
紡紗:用自製紡車,手工紡紗。
織布:用自製織布機,手工織布。
染線:用藍靛染出青線,也有將白布染成青布的。後期增加了女兒紅、女兒綠,豐富了挑花的色彩。
挑繡:根據圖紙和針法示意,用相應的色線,從布的中間向四周挑繡,每一針每紗都不能錯,嚴謹規範,不能隨意而為之。
成品:整理、熨燙、成形。

主要針法

望江挑花的基本針法大致可以分為四類:
1.“十字挑花”,望江當地叫做鑽花。它的針法是每針拉一對角線,嚴格按平紋布的經緯紋路,每兩針架成一個十字(小十字花)。用這種針法塑造圖案造型更為自由、可以任意發展、適合性較強。這種針法流行地區廣,遺留實物最為豐富,它與緞面繡花的各種針法是根本不同的。
2.“游花”,也稱“編花”“撤花”“密針子鋪花”,它類似編織法,因婦女們在農閒把它當作一種遊戲而得名。它的特點是利用密集的底面針腳能挑出和正面相反的花紋,正面是白底藍花,反面則是藍底白花。這種針法用在袖口、邊飾較為合適。婦女在勞動幹活時捲起袖口,反面是另一種花飾,異樣美觀,頗有變化。
挑花(望江挑花)
望江挑花
3.“兩面花”,也叫“單針子折線花”“纖花”。它的針法是採用單線來回挑繡,繡得好的,正反兩面花紋一色一樣。此外還有類似浮面繡針法,線的排列密集不露底,但不同於緞面繡花,它仍是按平紋布的經緯紋路,挑成近似經線起花的提花布,紋樣作折線幾何形狀處理,並有用五彩絲線挑繡,常見於袖口、緣領邊飾。
4.小三角鋸齒紋的針法,俗稱“狗牙邊”,是為了克服布邊脫線而在布的四邊使用的形如鋸齒的針法,既封邊又美觀大方。
在四種針法中“十字挑花”較為普遍,因工具簡便,製作靈活,美觀實用,故受到廣大勞動人民的喜愛。

題材作品

望江挑花的代表作品有:《萬事如意》《福壽雙全》《和諧有餘》《“牛”轉乾坤》《四神護乾坤》《九龍盤旋》《歲歲端陽》《和諧大團圓》《四和團圓》《唯善呈和》《鳳戲牡丹》《百鳥朝鳳》《四喜娃》《六喜娃》《八喜娃》《五福捧壽》《徽州民居系列》《青瓷系列》《生肖系列》等。

傳承保護

傳承價值

研究價值
望江挑花流布範圍較小,受外地文化影響較少,始終保持著古樸、典雅的面貌,散發出濃郁的鄉土氣息,為安徽西南部地域文化的研究提供了材料。
歷史價值
望江挑花起源於唐代,始於老百姓的宗教行為,後來,才逐漸演變為人民生活衣飾及裝飾用品,是直接折射望江古文化的載體,可以幫助人們進一步了解唐宋以前望江人民的生產與生活方式。
藝術價值
望江挑花色彩比較單一,對比強烈,有高雅、清淡而古樸的韻味,看似笨拙,實則清秀,單純而不單調,於粗曠中見大方,它又是一種即興創作、內容豐富、內涵深厚的工藝製品,具有較高的藝術價值。
挑花(望江挑花)
望江挑花
經濟價值
望江挑花集觀賞與實用於一體,具有較高的經濟價植。
一種是資源的直接轉換,在望江挑花基礎上發展起來的廬陽花布、廬陽玉綢、廬陽提花,已成為眾多企業生產的專利品牌,快速進入國際市場。
一種是在繼承原始工藝的基礎上的材料、產品的拓寬,用望江挑花生產的沙發扶手、靠墊、窗簾、門帘、壁掛、地毯、床單、床罩、枕巾、枕套、以及圍巾、腰帶、女性背包、圍兜等產品是一種實用的藝術製品,具有廣闊的市場空間。

傳承狀況

20世紀50年代以前培養出的挑花能手都已是高齡老人,加上望江當地女青年熱衷於外出務工,很少有人願意學習繼承望江挑花這一優秀民間藝術,望江挑花前景堪憂,亟待保護。

傳承人物

王世福,男,漢族,第五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項目代表性傳承人,項目名稱:挑花(望江挑花),安徽省望江縣申報。

保護措施

望江縣為了保護望江挑花已採取了以下措施:
走訪挑花老藝人,開展傳統挑花工藝的調查整理;編纂瞭望江挑花工具書,全方位介紹挑花工藝及其經典圖案;舉辦了挑花技藝培訓班。
2019年11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望江縣文化館獲得“挑花(望江挑花)”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2023年10月,《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代表性項目保護單位名單》公布,《挑花(望江挑花)》項目評估合格,望江縣文化館獲得該項目保護單位資格。

社會影響

榮譽表彰
1992年,望江挑花作品《歲歲端陽》在中國黃山工藝品博覽會中獲得優秀設計獎。
1992年,望江挑花獲得中國黃山工藝美術品博覽會名、特、優、新產品獎。
重要展覽
1999年,望江挑花參加了廣州工藝品博覽會。
2000年,望江挑花參加了蕪湖國際旅遊工藝品博覽會。
2009年3月30日,望江挑花在澳門展出。

相關詞條

熱門詞條

聯絡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