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MP(CHAllenging Minisatellite Payload)計畫是由德國空間管理局支持,GFZ(GeoForschungs Zentrum Potsdam)的科學家於1994年提出的小衛星計畫,主要用以改善地球重力場和磁場模型。CHAMP衛星於2000年7月15日12:00UTC在俄羅斯的Plesetsk(62.5°N,40.3°E)用COSMOS火箭發射升入454km高的第一軌道(圓軌道);並於2001年2月11日實現第一次掩星觀測。經過幾年的運行,現在已經有高質量的數據和分析結果。衛星設計壽命為5年,用戶可以有多年高精度數據流用以地球科學和大氣科學的研究。從2001中期開始,已經以有效且友好的方式向廣大用戶傳送各種觀測類型、各種層次的觀測數據,其中包括:軌道和重力處理系統(SOS-OG)、電磁場處理系統(SOS-ME)、及大氣/電離層剖面系統(SOS-AP/IP)。從事地球科學和大氣研究的用戶可得到連續幾年的高精度數據流。
CHAMP計畫也使用JPL提供的BlackJack GPS接收機,它的後向高增益、螺旋形、多方位天線(相比GPS/MET增加5db)提高了信號的質量,從而使先進的信號跟蹤技術得以套用。從2001年2月11日,第一次接收到了CHAMP衛星的掩星測量數據,到2001年2月底的3000個剖面中,並對438個剖面作了比較(其中55%達到lkm以下的高度)。從反演的結果與相應ECMWF數據比較中看出兩者具有很好的一致性。對流層頂以上的溫度偏差小於1K(標準偏差在1.5左右),高於北緯30°地區12~209m高度上偏差要小於0.5K,目前每天能提供230個左右0~50km的觀測序列,垂直解析度在低對流層為0.5km,到平流層為1.5km,在沿軌跡的解析度為數百千米。目前已經實現地面和空間資料處理,以及德國天氣預報服務同化的自動化處理(Wickea et a1.2001)。從短期上講,CHAMP的數據將有助於改善GPS無線電掩星技術和提高對流層的回歸算法技術;從長期上講,將有利於增強全球氣候變化的研究能力。